心理教育的“朋辈督导”
保证与提升心理教育有效性的条件之一,便是科学而有序地实施心理教育的督导工作。把专家督导与“朋辈督导”很好地整合在一起,把区域性督导与校本督导很好地整合在一起,以此引领中小学心理教育健康地发展。
心理教育做的是“心”的工作,它需要知心、交心、动心。知心,必须准确;交心,应该科学;动心,方显实效。知心的准确性,交心的科学性,动心的实效性,一方面依靠心理教师的自我反思、自我把握;另一方面则需要专业的督导。
心理教育的专业督导,目前,通常实施的是专家督导模式:一位或多位专家就心理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进行检查、分析、评估、引领。心理教育的实践证明,单一的专家督导模式远远不能适应心理教育工作发展的需求。于是,我们探索出了一种“朋辈督导”模式。
“朋辈督导”的含义
“朋辈督导”是主体性督导。在朋辈督导中,中小学心理教师既是心理教育督导的对象,又是督导的主体,他们以主体角色参与心理教育督导的全过程。“为了我们”、“我们督导—督导我们”,凸显朋辈督导的特色。
“朋辈督导”是分享性督导。老师们相互交流心理教育经验,从行家的经验中反思自己的心理教育实践,体验心理教育,提升自己心理教育的理念。
“朋辈督导”是互助性督导。“一人帮大家,大家帮一人”。在一种场合,朋辈群体集中大家的智慧,评析一位心理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在另一种场合,这位心理教师又融人朋辈督导群体中,去督导其他心理教师的心理教育工作。相互评析,相互提醒,相互支持,相互帮助。
“朋辈督导”是情境性督导。考察心理教育现场,参与心理教育活动,会诊心理教育个案。整个督导工作都置于学校心理教育真实而又自然的心理教育情境之中。
“朋辈督导”是成长性督导。通过督导,心理教师得以成长,最终惠及的是学生的心理成长和学校心理教育工作。
“朋辈督导”的内容和形式
从内容上讲,“朋辈督导”不仅包括对心理咨询工作的督导,而且包括对心理教育活动的督导、对心理教育课程的督导、对心理教育研究的督导和对心理教育管理的督导。一些高级中学开设了心理教育选修课程,“朋辈督导”的教师们就心理教育选修课程的目标涉及、内容安排、资源利用、组织管理、教育策略以及效果评价等方面展开专题督导。督导的过程成了心理教育选修课程的完善过程,成了心理教育课程实施和经验的交流过程,成了心理教育课程建设难点的攻关过程,成了心理教育课程资源的再开发过程。“中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中心”定期采集与分析学生的心理信息,向学校、向家长、向媒体发布。为了保证采集与分析的效度和信度,我们在定期进行专家督导的基础上,定期开展“朋辈督导”,由参与和未参与信息采集与分析工作的心理教师共同组成“朋辈督导”组,就调查问卷的涉及、样本的选择、数据的统计与处理、采集方式的确定、采集过程的调控以及凡是涉及采集与分析工作的诸多要素,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分析与评估,使中小学生心理信息采集与分析工作不断得到完善。
从策略上讲,“朋辈督导”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我们通常常用的是主题沙龙式、活动评析式、个案会商式和现场检讨式。
主题沙龙式的“朋辈督导”。心理预警是目前大家所关注的心理教育创新实践。于是,我们组织了“心理预警专题督导”。在督导中,我们提出了下列问题:你的心理咨询室开展心理预警了吗?你是怎样实施心理预警的?心理预警的内容正确吗,方式恰当吗。时间适宜吗?心理预警取得了哪些积极的成果?心理预警还有那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围绕这些问题,“朋辈督导”组的心理教师们一个学校一个学校地收集信息、分析信息,然后再以沙龙的方式阐述自己的督导评估意见。
活动评析式的“朋辈督导”。南京市孝陵卫小学以心理教育短剧而闻名,心理教师们多次到这所学校观看心理短剧表演,参与心理短剧创意。同时对该校的心理短剧逐一地评价、分析。每一短剧的涉及意图、教育目标、文本、展演方式、学生参与度以及心育效果,都被纳入到了“朋辈督导”的视野之中。
个案会商式的“朋辈督导”。一名心理咨询教师遇到一个棘手的个案,心理教育“朋辈督导”就以这个个案为中心展开研讨,好比多名医生参与集体会诊,各位心理教师提出自己的辅导意见,然后汇总大家的意见。提出一种或多种方案。该个案的心理咨询教师根据大家的意见,选择其中一种方案,进行初步实践。之后,再把实践情况反馈给“朋辈督导”的教师们,教师们再通过面谈、信函、网络等方式进行分析与交流。
现场检讨式的“朋辈督导”。南京十二中进行“高中生选科心理辅导”系列教育,心理教师们亲历心理辅导现场,就学生们提出的选科心理困惑和心理教师辅导的策略,开展现场督导,不仅从经验上、理论上去督导心理教师辅导策略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且以学生的现场反应为实证性资料,评析辅导策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朋辈督导”的组织形式与专业保障
心理教育的“朋辈督导”,可以以学校联合的方式组织。南京市玄武区十多所学校的心理骨干教师自发地组成“朋辈督导小组”,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督导活动,多位心理教师轮流主持“朋辈督导”,既提升了各校心理教育水平,又促进了一批专家型心理骨干教师的成长。
心理教育的“朋辈督导”,也可以在一所学校内部实施,我们称之为“校本督导”。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实验小学有一个心理教育教研小组,这个小组的职责之一就是“朋辈督导”:一方面,对小组内的心理教师进行心理教育督导;另一方面,对班级心理教育进行督导。一些班级开展了一些心育活动,他们就对这些班级的心育活动进行督导。许多班主任实施了个别辅导,他们经常就这些个别辅导进行“朋辈督导”。这样的督导不仅增强了班主任心理教育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水平,而且可以引领班级心理教育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心理教育的“朋辈督导”虽然有别于专家督导,侧重于实践,但是,“朋辈督导”仍然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所以,我们通常采用两条措施,保证与提升“朋辈督导”的专业性:
一条措施是打造心理教育品牌教师,形成一支心理教育“朋辈督导”的骨干队伍。品牌教师在某一专题、某一技能、某一领域有比较深入的研究,有比较多的研究成果,有比较丰富的心理教育专业经验,我们的目的是让他们成为“朋辈督导”的某一方面的“专家”和某一方面的领军人物。玄武区的江群老师在“儿童感统训练”方面有较深的造诣,涉及“朋辈督导”有关儿童感统的内容时,她就成了核心人物。她是教师,同时又有一定的心理专业特长,这样的教师能起到大学教授、科研专家等心理专业人员起不到的作用。
另一条措施是在每次督导之前。组织“朋辈督导”的教师进行专题的学习。这样做可以不断充实心理教师专业理论与经验背景,使参与督导的教师既能完成督导任务,又能得到专业成长。
心理教育的督导是一项规范性很强的工作。通过实践探索,我们制定出一些心理教育督导韵规则、方案。比如,我们制定了学校心理教育有效性评估六要点:心理教育目标是不是明确?心理教育重点是不是突出?心理教育活动是不是恰当?心理教育阵地的功能有没有得到发挥?学生有没有参与热情?学生有没有在心理教育中获得成长?其中,每一要点又分为若干操作细则。比如。如何评估一次心理教育活动中学生有没有获得心理成长呢?我们提出了九条操作细则:
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状态:
学生懂得一点心理知识;
学生理解一种心理调控方法;
学生经历一次心理体验;
学生产生一些心理感悟;
学生形成一种新的认知;
学生发展一个新的行为;
学生改变一种不良心态;
学生校正一种不良行为。
目前,心理教育正在广大中小学轰轰烈烈地开展着,在这样的时候,特别强调一下心理教育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尤为紧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