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的人生之旅,总需要有人替他点燃知识和信念的灯盏。于是教师便以孜孜不倦、挑灯伏案的背影定格在每一个学子心中。教师是淡薄的、清贫的,但正是这淡薄而清贫的人生才显得生动、灿烂、辉煌!自从做了一名幼儿教师,才真正明白了教师的苦与累、平凡与无私。没有鲜花陪伴,没有掌声共鸣,没有丰厚的收入,没有豪华的享受,有的只是生活的忙忙碌碌,有的只是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从此,我打算用左肩担着爱我的孩子们,用右肩担着我爱的课堂,执著而坚韧的挑起我深爱的幼师这一行。那么,怎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价值,作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呢? 首先,我认为在“素质教育”广泛推进的今天,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儿童是工作的重中之重。当今世界,竞争日趋强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处于基础地位,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人们的素质,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这就对培养和造就一代新人提出了更加迫切的要求。为此,要以提高人们的素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强调把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又要求重视学生的个性多样化。开展素质教育,培养开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已是当前幼教事业的主流。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是指: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洞察力、活跃的灵感、新颖的表达以及求异性和潜在性的特点,它与一般思维的区别在于它有新颖性、独创性及突破性。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和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有趣的内容能够激发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求知欲。如:让幼儿根据一幅图片,一段生活经历或见到一组情景,发挥自由想象,讲述内容,这些内容应该是幼儿熟悉的,又不是单一、呆板的,才能让幼儿去比较、选择各种可能、讲出与之不同的情节。例如:看图讲述《勇敢斗劫匪》,我设计了许多个情节,让幼儿展开丰富想象,启发幼儿思维的求异性、独特性,讲出不同情节。而教学内容首先要创新。因此,在这个基础上我又自编了一组情节“单独在家陌生人敲门怎么办?”让幼儿想象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讲出不同的内容。幼儿的构思各自不同,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另外还要利用各种机会不断刺激幼儿的思维。对幼儿游戏、活动、生活中发生的一些问题,让幼儿来讨论解决办法,例如:《司马光破缸》、《手帕这样用》等活动中,设计提问“孩子掉进水缸怎么办?”“手帕可以用来做什么?”等,让幼儿自由想象,帮助幼儿学会多角度看问题。我还一些设计问题,如“上幼儿园时自己乘坐的车坏了怎么办?”“六一到了我们怎样布置教室?”……帮助幼儿活跃创造思维。
第二,要想作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是我们工作的核心部分,课堂是老师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前沿阵地,也是老师发挥才智、谱写青春事业华章乐彩的立体大舞台。为什么我们有时满腔热忱的给孩子上课,有的孩子听讲有的孩子却提不起精神?为什么有时我们花大力气去备课、教课,尽力去完成教学任务,而效果依然还不理想?为什么我们把自己以为好的东西塞给孩子,毫无保留,孩子的能力却依然平平?这其中固然可以找到很多原因,但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恐怕是我们所教的内容、所采用的方法,还没和幼儿心中的弦对准调,没能在幼儿心中弹奏。教师是孩子心灵的耕耘者,教学就要教到孩子的心上,如果我们不去研究孩子的心理和需求,不去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怎能在孩子心中留下深深的痕迹呢?怎能培养高素质的孩子呢?为了改变上述现象,需要我们做的,首先是要丰富自己、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不断探索和学习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教师的专业水平是创造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关键。那么,怎样在教育实践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呢?那就应该加强自己的理论学习,以先进的理论为指导,研究自己的教育实践活动。教师的学习也和儿童的学习道理一样,不是靠外部的灌输,而是在自己原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究、研究、发现,不断吸收同化各种信息,从而构件“自己的”教育理念,形成教育能力的过程。我们平时也要开拓自己的视野,多方面去捕捉、去学习,从各种媒体上、书刊上、报纸上、电视上、网络上、从身边优秀教师的身上找出可学的地方,努力去学习,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工作之中。另外,还要下功夫学好、学透《教育学》和《教育心理学》等专业课,经常研读幼教专家的著作特别是当前幼教先进理念,虚心学习,在幼教工作中大胆实践,悉心研究并不断总结积累,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三,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还必须坚持正确的施教原则,强化教学方法的艺术性。使幼儿在学的过程中得到全面发展。幼儿园的教育是由“教”和“学”双边因素同时交互作用构成的教育活动。在教育实践中,我认为要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应重视如下问题:1.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
目前,在我国幼教领域的改革中,教育观念的更新越来越受到重视,观念决定人对事物的价值取向,只有更新观念,革除教师包办一切,注入式、填鸭式的传统教育方法的影响,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幼儿为主体的新的儿童观、教育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的问题,充分认识教育活动的价值,提高教育活动的质量。2.尊重幼儿学习过程的规律随着对幼儿学习过程的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幼儿学习过程反映出这样的规律,即从感知—探索—深究—应用,形成了一个循环往复的封闭回路。所以,不能把成人的主观意识强加于幼儿不甚熟悉的技能技巧的基础上,而让幼儿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该满足幼儿不同兴趣,不同发展水平的需要,让幼儿发挥潜能,不强调他们按老师预定的要求进行操作,这样就符合尊重了幼儿学习的规律,孩子们没有压力,不感到拘束,才能大胆根据自己的意愿讲述。3.活动设计游戏化“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游戏为每个幼儿提供了能显示自己的能力和水平的最佳方法,幼儿通过身心多方面的活动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在活动过程摆脱预定计划的束缚,会对教育过程的实际情况进行整合,可以说,游戏是带有教育艺术性质的随机教育,它使师生之间的互动出现一种默契。幼儿的大脑不是能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点燃的火炬。科学的激发,可使幼儿大脑的巨大潜能迸发出来。在教育活动中,我们改变了过去单纯由教师讲解、演示、示范来灌输知识的状况,通过游戏化方式,让幼儿充分动脑、动手又动口,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充分调动幼儿参与的积极性,发展思维能力。例如,为了培养幼儿对各种事物的兴趣,我们均把活动设计为“一个有趣的故事”、“到XX去旅行”等等,使幼儿学习不显的枯燥乏味,不成为负担,以认识种子为例,在认识种子活动的开始,我们把它设计为到“知识宫探索秘密”的游戏形式,为幼儿提供感性材料,让幼儿在各自操作材料中,了解这些事物的性质、形状,差异和彼此之间的关系。幼儿在操作中不仅可以观察得更细致,而且可以使多种感官参与活动,让幼儿在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活动中,认识和理解教师提供的认识对象。因此说,教师的“教”寓教于幼儿愉快的游戏之中,遵循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使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各项活动,为他们提供了展现才华,实现了自我机会的“学”。4.巧妙运用引导语幼儿的内在潜力很大,由于知识初浅,生活经验不足,这种潜力的发掘、展现需要一个过程,教师切忌操之过急,当幼儿回答不出问题或答得不对时,老师应给予适当的鼓励性点拨,千万不可妄加训斥、泼冷水,说一些诸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为什么不动动脑”等讽刺性的语言评价,应该主要着眼于幼儿的长处,发现并赞赏他们的进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不应注重追求是否正确、完美,而应着眼于他们是否动了脑筋,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即使极其微小,也要给予表扬、鼓励,用热情洋溢的语言给予评价,教师只有理解、尊重、激励幼儿的发现,才能使幼儿在学习中具有成功感,并不断增强强烈的兴趣和自信心。如:在认识种子中,可以这样引导幼儿:“知识宫里有很多秘密”,“你们发现了这么多秘密,我也发现一个秘密,你们想知道我的秘密是什么吗”,“我们发现了有土能使种子发芽、生长的秘密,但无土能不能使种子发芽、生长呢?能,还是不能,下次我们再到知识宫里探索这个秘密等等。给幼儿留下一个悬念。他们会带着这个问题问父母、老师、同伴。提高了探索科学的兴趣。这样,教师通过巧妙地运用导语的“教”, 真正发挥了指导作用,让每个幼儿都能在自己原有的水平获得发展的“学”,提高幼儿学会学习的能力。5.灵活运用电教手段二十一世纪将是以现代化教育手段为载体的信息时代,多媒体的运用是幼儿教育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过去的教育过程中教师用简单间的陈旧的教学手段向幼儿进行强制性的“教”,而忽视了幼儿只是接受知识的容器,实际上这只是教师主动地“教”,而没有幼儿主动地“学”,二者间的相互作用变成了主要由教师向幼儿发号施令,幼儿只是被动地执行和服从。因此,应高度重视教育过程手段的改革,满足幼儿多样化的发展需求,而电化教育具有直观、形象、新颖的特点,是孩子们最为欢迎的手段。如在认识青蛙的生长过程中,用投影手段放大和突出了幼儿需要看清的卵、后腿、前腿、尾巴消失等部位,便于幼儿观察繁殖、退化、生长全过程,孩子们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沉浸在他们所注意的对象中,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感受某种事物或从事其种活动上,把单调、静止的注意对象变为新颖、活动的注意对象,保持幼儿注意的稳定性,培养幼儿对注意对象的好奇与兴趣,从而保持注意的长久,使其轻松愉快地活动中获得知识。因此,在教育活动中恰当地运用电教手段,增加了趣味性,提高幼儿“学”的积极性,特别是幼儿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的发展,起到了其他手段不可替代的作用。第四,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还要做好家园联系工作,做到家园互动。家庭是幼儿来到世界上的第一个活动场所,是他们最温馨最有安全感的港湾,父母是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老师,是他们最可信赖的亲人。正是因为这样,家长就成了我们开展幼教工作不可缺少的合作者。家园合作是幼儿园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有效保证之一。近年来,“大教育”观念深入人心,新《纲要》提倡幼儿园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家长的角色定位也由此发生了变化。家长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家长与教师不再是教育与被教育的关系,而应是平等合作的关系。1.家长是指导者。家长有着不同的知识、知识背景,可以为幼儿园提供广泛的信息来源。利用家长开展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内容,同时也为家长、教师、幼儿提供了交流的机会。2.家长是支持者。准备课程资源光靠老师和幼儿园的精力和财力显然不够,但如果能获得家长的支持,就可以解决一些问题。3.家长是参与者。家长的参与,为幼儿提供了交往的机会,激发了幼儿的热情,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但是,如何才能与家长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呢?我的体会有以下几点:1.以诚相待,以身作则。2.让家长体会到家园合作的快乐。3.借助家长间、孩子间的相互影响,让不太愿意合作的家长体验到家园合作的快乐。总之,只有相互理解,懂得包容,愿意合作,教师和家长才可能相处愉快,家长才有可能充分发挥在家园合作中的主动性。第五,作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最根本的是要有无怨无悔的为幼教工作献身的精神以及对孩子的爱心和耐心。 教师的职业角色是多样化的,幼儿教师更是如此,既是勇敢强健的爸爸、温柔慈祥的妈妈、又是善良可亲的姐姐、博学多才的智者、还是和他们一起嬉戏的同伴、朋友……法国作家雨果这样写道:比陆地更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不是吗?当我们心中充满了对孩子的爱,我们会觉得,我们的工作正在发出动人的光彩!幼儿园的孩子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独立性、生活性都比较差、是非感薄弱,所以我们不仅要担负起教学工作,还要担负保育工作,工作中有时也觉得累、觉得苦,但无怨,我的目的是上好每一节课,带好每一个孩子。想象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思想家、事业家陶行知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国家栋梁之材,儿童教育学家陈鹤琴先生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为社会培养英才,为国家培育栋梁。他们把毕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人民的教育事业,是值得我们每一个教师学习的。古人曰: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塑造灵魂这一神圣的历史使命是金钱所无法衡量的,我庆幸自己拥有的这份职业。数年之后,那些走出幼稚成熟起来的孩子们如桃李芬芳一样的时候将证明这一点。教师的天地虽然狭小,但非常辉煌;教师的日子虽不富裕,但非常充实;教师的心绪虽然凝重,但并不难懂;让青春作证,让岁月诠释,无悔青春,把自己的所有奉献给教育事业!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