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与孩子沟通?家长无法跟孩子沟通,在当今社会是很普遍的现象。怎样才能很好地跟孩子沟通呢?亲子沟通“六要”要经常为孩子找出优点,并能具体表扬孩子的优点。要时常对孩子表示信赖,并告诉他:“你一定行!”要尊重孩子的感觉,积极倾听孩子的需要,并能真诚表达父母自己的感受。要让孩子有发泄情绪与谈论感受的机会。要观察孩子的需要与期待,使他常处于愉快和满足的状态中。要与孩子一起商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亲子沟通“六不要”不要在双方情绪激动甚至失控的时候,急于与孩子沟通。不要把工作、生活中的消极情绪转嫁到孩子身上。不要太过急躁的想要解决问题,否则容易使问题更加严重,令亲子关系紧张对立。不要专注于判断是非对错,或与孩子互相怪罪,因为这于事无补。不要用批评、指责的语气,以粗暴的言语甚至体罚来管教孩子。不要说出“你真笨”、“你不好”、“你很傻”、“你真没用”等否定性话语。龅牙兔的儿童情商老师告诉我们,与孩子沟通有六大秘诀;给他机会;能进能退;潜移默化;缩短距离;疏导情绪;知足常乐。
孩子应如何与父母沟通?
当今的社会家庭都是一个孩子,父母双方都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今天一个兴趣班,明天一个舞蹈班....恨不得第二天一睁开眼自己的孩子就是个明星,搞的孩子们弱小的心灵早早的背负了承重的压力,其不然天下有多少个童星就能撞到我们的头上,到头来家长们还不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可是就这样我们一些家长还是义无反顾的执着的去逼孩子做这做那,却忽视了孩子幼小的心灵需要的是什么?做为家长的您与孩子心语心的交流过吗?虽然他们是孩子但毕竟他们也是有思想的...殊不知父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
父母与孩子进行经常的、有效的沟通,有利于父母改进教育方式,为孩子提供情感上的支持,有利用于消除、缓解儿童的焦虑、紧张、苦恼及孤独压抑的心理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有助于孩子避免形成胆怯、缺乏自信、情绪暴躁等不良心理特征。
父母对孩子的合理要求与适度期望有利于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略高于孩子现有水平,但又是孩子通过努力能够达到的期望,可以使孩子的心理处于积极向上的健康状态。
对孩子要求和期望过高,使他们总不能达到目标,很容易使孩子形成自卑、怯懦、退缩、焦虑、压抑等消极心理。对孩子要求、期望过低,会使孩子缺乏上进心和自信,阻碍他们正确认识和发挥自己和潜能。
和谐的家庭关系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家庭气氛愉快轻松,有利于松弛青少年的紧张和不安。
父母之间的良好婚姻关系为孩子提供了平稳的生活环境。父母之间一致的管教方式,使儿童有正确的行为规则。
家庭成员彼此尊重和信任,相互关心和支持,有利于孩子摆脱消极情绪的影响,保持愉快、乐观、积极的心境。对孩子专制、溺爱、放任的家庭均不利于青少年心理的健康发展。
在专制型家庭里,家长是绝对权威,子女要绝对服从。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很容易形成被动、胆怯或反抗等不良心理行为。
在溺爱型家庭里,孩子是家庭的中心,一切以孩子为重,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有求必应。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中,儿童很难真正长大成熟,往往依赖性较强而独立性较差,任性、自我中心、人际交往差,很难适应社会生活。
在自由型家庭里,父母由于各种原因而无暇或无力顾及孩子,许多事情要靠子女自己面对和处理。在这样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一般说来独立性和适应性较强,但由于缺乏家长的关心、帮助与监控,也容易出现意志涣散、人际交往过于随便、自由散漫、难以抵御不良影响等问题。
今天我与较小的那位小学生的父亲在一起闲聊时,他的几句话深深的触动了我,他说:”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复杂的工程,犹如人生一样需要计划和培养的,但是孩子的自主性也是相对独立的,他们的思想也是有的,不管是成熟与否,总是要独立思考的,如果家长给孩子都安排了,按照自己的思想想了,那孩子的思想呢?长大后他们会独立思考吗?我的教育原则是:爱但是不溺爱!尊重但是不纵容!关心但是不完全左右!信任但是不放纵!监督但是不专制!要孩子自己学会思考,让孩子自己学会分辩,家长要及时和孩子沟通,尊重他们,引导他们,给他们一个好的环境和氛围。"
综合上述、各位博友在这博海之中我们大多数人都已为人父母,可是您想过这些问题了吗?您还会用自己的思维来指导孩子吗?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心来与孩子沟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