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钢琴,即使最快乐的学钢琴,要达到一定演奏水平,琴是一定要练的。但必须循
序渐进,科学合理的练琴。特别在学琴之初,练琴习惯的养成和质量远远重要于练琴时
间和数量。在学琴之初家长最重要的就是通过 1—3 月努力让宝贝养成练琴的习惯,而如
何正确引导宝贝养成练琴习惯,方式方法很重要。
13 / 22
A、对学琴之初的家长来说要给宝宝创造一个好的练琴环境,有固定的练琴区域和时
间长短的设定,根据年龄段一周内立定具体的练琴时间。
B、要多鼓励,及时奖励,适当地批评。80%的鼓励+20%的批评。
C、逼迫孩子练琴只会让他痛恨练琴。但不爱练琴是人性中懒惰的体现,每个人都不
可避免,因此父母要帮助孩子克服人性中的弱点。此外,家长应该让孩子清楚知道家长
的底线,并坚守底线,才能真正塑造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和性格。没有底线或底线轻易改
变的家长,是不会有一个认真练琴的孩子的。
什么是卢梭的“自然后果法”,名词解释定
自然后果法是基于少年儿童的理智尚处于所谓“睡眠”状态的观点,卢梭反对对这一年龄时期的儿童进行说理教育,也反对对他们施以严酷的纪律和惩罚,而是主张让儿童通过体验其过失的不良后果去认识错误,吸取教训,学会服从“自然法则”,自行改正。
这样儿童所受到的惩罚,只是由其过失所招来的自然后果。
扩展资料:
自然后果法注意事项:
1、自然后果法是安全的放养,而不是不计后果的放养。最好在孩子青春期之前运用,尤其在学龄前使用是最安全的时期。这段时期孩子面对的大多是生活琐事,没什么危险。
2、家长要做的,不是拿各种条件和后果“胁迫”孩子,阻止孩子做某些事情。而是“告知”孩子这么做可能有哪些后果,然后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自然后果法的使用态度很重要,一定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姿态,才会发挥足够大的效力。
3、自然后果法重视的是后果的发生给孩子带来的内心感受,如果父母本着不让后果发生的想法,那就失去了自然后果法对孩子的珍贵意义。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