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由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懋德中心特邀头条心理内容创作专家志愿者:宋振辉老师编写,头条号:愿与你同行SZH,欢迎关注。
分享对于呀呀学语的孩子来说并不是一件很情愿的事情,需要家长或监护人耐心细致的加以呵护和引导。比如,有好玩具能够让别的小朋友玩,别的小朋友也会把自己的玩具让你玩儿,有好吃的能够仅让长辈吃,小朋友在长辈的赞誉声中,也获得快乐。
分享,看似是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但是,对孩子的影响却不可小觑。因为,分享的过程就是互动的过程,一个分享的小小举动,很可能无形中影响孩子一生的互动能力。互动能力强的人,较为常人信息量会成倍增加,人际互动和交往能力也都较强。
在起初的分享中,要让孩子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或回报,从而增强孩子分享的兴趣。同时让孩子体会到关注他人、帮助他人、助人为乐的意识。孩子终究会成为一个社会中的人,萌芽中分享的意识培养,很可能对他们的生存能力是一个莫大的帮助。与人分享的良好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可能会成为终生享用不尽的行为习惯。
分享,本身就是一种信任,孩子在充分相信他人的时候,才会去分享,在这种信任基础上的分享,实际上就是一种良好社会关系的确立。
分享意识的形成不能太晚,就是在孩子似懂非懂的时候,有意识的加以培养。即便是孩子不情愿,做家长的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耐心细致的加以说服引导。孩子在经历了许多分享以后,必将得到他人的赞许和夸奖,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分享的好习惯。
分享对于孩子来说,虽然是一件不经意的小事,但是在这件不经意的小事背后,却已经暗示着一种人际关系,对于孩子来说互相理解、互相尊重、彼此信任、平等互利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都将会终生受益的。
头条心理内容创作专家志愿者宋振辉老师简介:儿科主任医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会员,北京市房山区医院主任医师。
本文版权归作者本人及以上机构联合所有,未经允许严禁转载,违者追究法律责任。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妇专委&懋德中心已经推出“心郎心娘伴成长”微信群公益课,每周一次,适合心理爱好者和从业者,欢迎加入,详询请发私信或留言,并加心郎心娘小助手微信,进群参与。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