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小学生主要的德育原则如下:1、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的原则。3、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4、严格要求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5、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6、正面教育和积极引导相结合的原则。7、教育与学生年龄特征相一致的原则。8、教育影响连续性和一致性的原则。9、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0、循循善诱的原则。
小学生德智体美劳内容
德智体美劳指的是:
德:德育。是指学生的德行、品德。
智:智育。是指学生智力发展,具体到学校,就是指学生学习情况。
体:体育。是指学校的体育活动。
美: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质的教育。
劳:劳动。在学校里面,知道是学生参加劳动情况。
扩展资料
结合我国的实际教育状况,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法纪的中小学生是摆在我们面前函需解决的重大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法律素质教育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却经常被忽视的阶段,我国的德育教育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作用。历史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生动的教材。
深化德育,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的德育功能。金老师认为历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需要:加强史论结合,突出爱国主义主线;发掘教材中两类德育因素,加强德育渗透;运用教材的彩图、插图、警世名言、练习题,深化德育教育;使用乡土历史教材,有机渗透德育教育。
利用校外德育资源,搞活爱国主义教育。由此,可以举一反三,在德育渗透方面积极探索、努力实践,任课老师可以根据各学科特点、学生年龄特点以及学校各年级传统美德特色教育主题,各自形成了一套渗透德育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