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当如何与孩子沟通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对孩子一生的发展十分重要。因此家长与孩子的沟通至关重要。我就如何与孩子沟通说以下几点:
一、身教重于言教
家长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修养,树立自己的威信。一个不爱学习只顾自己吃喝玩乐的家长,一问三不知的家长,品行恶劣、行为庸俗、自私自利、不孝敬老人的家长是不会培养出好孩子的。
二、要注意亲子教育
孩子非常在乎父母是否全身心投入关注他们成长,有的父母虽然与孩子常年在一起,但不一定经常沟通。大多数父母都是以忙为理由,忽视亲子教育。父母的亲子教育应走在孩子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前面,所以父母应全身心地投入孩子的教育,不断学习,提升教子能力,方可赢得孩子的尊重和爱戴。
三、营造一种良好的知识环境
孩子学习要有一个好的小环境,不求高档,但求氛围,学生学习的时候要避免不必要的家庭闲谈,朋友聚会等等尽量地包容缺点,用放大镜看孩子,要知道世界上没有完美的孩子,再完美的孩子都有自己的缺点的。父母无条件信任自己的孩子是与孩子沟通交流的重要基础。
五、多赞美、少批评
恰到好处的赞美是父母与孩子沟通的兴奋剂、润滑剂。家长对孩子每时每刻的了解、欣赏、赞美、鼓励会增强孩子的自尊、自信。切记:赞美鼓励使孩子进步,批评抱怨使孩子落后。
六、纠正孩子的关键性缺点时一定要注意考虑成熟,选择最佳地点和时机
最后请家长们记住以下几句话: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赏识才能成功,抱怨导致失败。
如何与孩子沟通:
如何培养好自己的孩子,如何能与自己的孩子畅通无阻的沟通交流,是每个家庭、每位家长所热心关注的问题,而这也是现今社会环境下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家长在与孩子沟通时,首先需要调整自己的心理,应该暗示自己:我有这样一个可爱的孩子,我们要一起成长,我们要一起面对很多问题,我们会比别人生活的更幸福,更有乐趣。这样才能为和孩子有效的沟通建立良好的基础。
坦然面对沟通难的困境
现在的孩子是伴着“声光电”诞生并成长的,与他们家长年幼时候的接收系统完全不一样。如果家长还只用嗓子单声道地告诉自己的孩子应该怎么做,他们就会感觉特别枯燥没意思。好多孩子在今天可以一边看电视,一边听音乐,而又一边写作业,因为他自小就在一个拥有各种各样的家电的家庭环境里长大,因而产生了这种多点接收的习惯和技能。这样的系统刺激远比单纯的语言符号刺激要强烈的多,有效的多,所以家长如果固步自封,仍然用原来自己受教育的模式来教育自己的孩子,必然不可能引起孩子的兴趣,相反,甚至在孩子的眼里,家长往往都成了厌烦的符号;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高科技产品,深刻地影响着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思维习惯;今天的孩子还有了接受国际超前意识的能力,比如说对于性知识的认识,家长可能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难以启齿,而孩子却实际已经懂了很多。沟通的困境是每个家长必须正视的现实前提。
学会设计启发式问题
很多家长对于沟通问题的认识往往处于一个误区,就是认为只要家长说的话孩子听了,这就是沟通。家长由于他们成长年代的各种因素的限制,使得他们教育自己孩子的语言和思维是很贫乏的。比如有个孩子抱怨说自己的母亲一天就和自己说六句话:早晨说“快点快点,要不就上学迟到了”;第二句是“早餐怎么也得吃点,要不上午的课顶不住”,第三句是“过马路要小心,看着点车”,第四句是“到了学校你千万努力”,第五句是“中午学校的饭不太好吃,但你正在长身体,一定要多吃点”;第六句“放学回家先写作业,别着急看电视”。这样日复一日的说,作为孩子自然而然的会感到厌烦,结果反倒事与愿违。所以作为家长应该注意和孩子沟通的方式方法,学会设计问题,用问话的方式来和孩子沟通,尽量不要用陈述句,而要尽可能的让孩子说。“问”在今天是一种高级的交流形式,父母的提问也应该是具有很强的技巧性的,家长在这方面应该加强。
沟通的问题要具化
家长有一种习惯就是容易语重心长,但是说出的话却又特别空洞。比如“你可得努力学习”。这种语言表达在今天对孩子的教育是无效的,也是无益的。因为这些话缺乏明显的可操作性,作为孩子基本把握不住,反倒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紧张焦虑。积极的方式是要以一种具体的问话,通过鼓励的方式渐进式的与孩子沟通。就比较容易调动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能够把握住孩子思考、行动的方向。将孩子的行动目标分成许多的小台阶,每一步都具体而又相对容易的能够达到目标,让他们每一步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开拓孩子的生活范围
值得家长注意的一点是不能过分的溺爱孩子,这样只会缩小孩子的生活半径。这样的孩子心理素质必然很差,承受能力被大大的弱化,无法承受更多的压力,承担更多的责任。单一的环境缺少很多的体验,造成太多的人生空白。心理学上提倡“共情”,只有处于同样的情况境遇下才能感同身受。很多沟通都必须有过相应的体验,才能够理解,才会有效果,只讲道理孩子是很难听进去。
创造多元化的沟通渠道
家长不能仅仅立足于语言的沟通,应该采取多种方式。孩子比较喜欢音乐,那就采取音乐的方式,要循循善诱。心理学上有“对立违抗”的说法,就是孩子首先会将攻击面设定为他最亲近的人。家长需要认真思考一下,作为一种符号的出现,是否有些东西是不能为孩子接受的。家长的语言符号用多了,往往容易引起逆反心理。而多种新颖的沟通方式,比如生日蛋糕,可以插一面小旗子,写着“孩子我爱你”,容易增加情趣。常规的沟通方式往往引不起孩子的兴趣和能动性。
充分认识人格类型
作为家长既要认识到自己的人格类型,也要充分理解孩子的人格类型。比如有的孩子内向,有的孩子比较外向,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是与生俱来的,很难更改。因为他就是这样一种类型。人格类型大体可以分为四类:驱动型人格,这样的人有思想,有主意,比较适合做领导;分析型人格,像陈景润一样的比较扎实,能够坐下来认真研究事物的人;表现型人格,自身有一些优势,善于利用各种机会来展示自己;亲切型人格,以自己的品质取胜,但不懂的要求别人,培养孩子的时候也往往不会要求孩子,所以有这样人格的孩子比较容易出问题。但是所有的这些同样离不开人的成长环境影响,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读书的好习惯,从中获得熏陶。
抓住人生关键期
人一生是有几个关键期的,孩子一般2岁学语言效果很好,3-4岁是树立权威的关键期,如果在关键期内不能充分的把握,那过后对于孩子的培养就会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家长在相应的关键期内应注意强化孩子相应的能力,这种强化应该通过鼓励的形式,培养孩子的自觉意识。
家长生活的情趣化示范
家长首先自己需要活得比较有模范性,孩子希望自己的家长生活的非常有品位,不是落伍的。他们那对外来的物质、精神的影响特别敏感。家长自己表现的有追求,有品位,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的生活设计好,比如穿很好的衣服去听音乐会,告诉孩子只有到自己的年龄这样的生活条件才能接触到高雅的东西,给孩子形成一种心理的触动。
追求做人的高度与目标
家长培养孩子的目标不要集中在对孩子的技术学历教育上,现在的社会,高学历教育随时都可以获得,而未来真正具有竞争力的是孩子自己的人格,在于“人品制胜”,在于孩子是否懂得关心别人、关注别人。重视自己给别人的感觉,首先自己的心里要有别人。好多孩子得到过多的物质享受,往往对别人没有感觉,变得麻木而自我,在成年以后便不可能塑造良好的人格,实际上已经自小就淘汰了自己。
如何与孩子沟通
中国的家长一般很少向孩子透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只习惯 于做道貌岸然的训导,但反过来却要求孩子向自己暴露一切。 这种不平等的要求,当然不可能取得好的效果。
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在同孩子交谈时所用的语调?孩子有 时会向:“您是不是生气了?”你绷着脸说:“没有。”然而你脸 上的表情和语调表示出你在生气,在愤怒。孩子是非常敏感 的,他们能很快地分辨出你在讲话中所要传达的真正意思和态 度。而我们成年人却往往并不敏感,没有意识到自己在同孩子 讲话时运用了不同的腔调,更没有考虑这种语调对孩子的行为 所起的独特的作用。
作为家长应当尊重孩子,与他们交流而不是训导。而不能 以教训的口气,哄人的口气,引诱的口气来赢得他们的合作。 如果家长以平等的。像与朋友谈话的口气,来与孩子交谈,而 不是对他们训话,多数憎况下,家长都能顺利地与自己的孩子 交流思想。
父母总是希望能利用一切机会向孩子灌输道理,有时态度 可以说是友好的,但因为灌输的成份,孩子并没有听进去。与 孩子的交流应从幼年时开始。如果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家长就 有意识地培养与孩子间的一种和谐的交流关系,这种交流的大 门会敞开的。这个交流取决于家长是不是尊重自己的孩子,即 使在与他们的意见不统一的时候。他们有自己的思想世界。而从小由于某些原因没有和父母在一起相处,或者没有那种经常 交流的习惯,那么今后这扇大门有可能永远关闭。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性,每个孩子都会对他遇到的 事情作出反应。每个孩子都在努力塑造自己。
作为父母的责任是引导孩子,要正确引导孩子,就对他们 有细致的观察,了解他们的行为目的。情感愿望。如果家长感 觉到他们想什么,就对他们有了更深的理解。这个并不难,因 为孩子们从幼儿时期起就在无拘无柬地表达自己。如果家长总 在批评他们、教训他们。告诫他们。挑他们的毛病,他们会由 此加深苦恼,认为是父母不爱他们,讨厌他们,无形中和父母 之间有了距离,这样的话,慢慢地交流的大门就关上了。 如果家长自由地接受孩子们的思想,与他们一块讨论,研 究可能的结果,经常问“那样的话将会有什么发生?”“你会有 什么感觉?”“别人会有什么感觉?”这样的话,孩子就会想到, 在解决人生疑难的问题上,他有了同伴。另外,父母常向孩子 问一些相关的问题乃是传播思想的好办法。许多人在他们成人 之后仍然认为最灯的朋友就是他的父母,和义母的父母使他们 受益菲浅。
父母向孩子敞露内心,表现了对孩子的尊重与信赖,加强 了与子女的情感联系。这种交流在孩子逐步成熟时尤为重要。 十几岁的年龄是孩子们黄金年华,但也是多事之秋,父母与子 女问在感情上有这样的密切联系的,就容易沟通,从而有效地 避免少年期容易遇到的问题,使孩子顺利成长,而父母与子女 间的这种的密切关系是需要长期。有意识培养的。当孩子们开 始方问:“爸爸你为什么不高兴呀?是不是工作上有了麻烦?” 的时候,做家长的就该认真考虑一下是否该与孩子认真谈一 谈。那么谈多少,怎么谈?如果我们一语搪塞说:“没有什么, 很好。”或“不关你的事,去玩你的吧广我们就很随便地将孩 子对父母的关心推开,等于将一颗关怀他人的心挡在门外,孩 子所得到的信息便是父母如何不关我们的事,正是父母不让孩 子有爱心和责任心,日后我们也就没有理由抱怨我们的孩子不 关心父母。
和孩子们总结自己的成功与失败,表述自己的计划与展 望,这本身就是对孩子最生动的人生教育,反过来也是对父母 自身的鼓励。生活中人人有坎坷,有些人终生不得志,同孩子 一起口顾分析自己的经历,承认自己以往的失败,回顾自己的 终身憾事,对做父母的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可能会耽心 孩子会看不起自己。事实上这样做有许多益处,将自己的实践 积累。经验教训传授给孩子,对他们是最珍贵的礼物。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做到:
少讲为妙
父母一厢情愿的老生常谈,往往使得孩子默不作声,你唠叨完了,他不但无动于衷,而且产生反感。
冷静理智
当你想要发脾气时,别忘了提醒自己:他只是个孩子,尽是保持冷静理智,避免讲伤心的话。
耐心地听
要给孩子一个平等的发言机会。有时孩子感到委屈,自尊心受到了伤害,他希望别人能听听他发自内心的倾诉,以得到情感上的安慰才平衡。
听话听音
孩子的语言是高度情感化的,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听孩子说话得学会听话听音。我们应尽可能避免站在成人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语言,那样可为你减少许多麻烦和烦恼。
恰如其分
无论是赞扬孩子还是批评孩子,一定要就事论事,恰如其分。
不随意指责或草率评论
一次本来很有意义的谈话,往往因为父母草率的评论、随意的指责而中止,使得双方都不愉快。为了鼓起孩子说出心理话的勇气,你得尽力避免自己可能使孩子感到不快或扫兴的反应,以消除孩子的心理顾虑,这样才能打开感情交流的大门,密切心灵的接触。
充满慈爱的话语
慈爱是一种温柔、心平气和的沟通方式。不要假定你的孩子知道你们爱他,爱需要表现出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