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是我在怀孕期开始关注的一个教育理念,也真正地因此而受益匪浅。所以想在此做一个分享。
蒙氏教育是由意大利女性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名字命名的,而这一教育理念就是由她提出并直到今天仍然被世界各国的众多幼儿教育机构推崇。
蒙氏教育强调的是要以幼儿,而非父母和老师为中心的教育方式。里边提到的一个名词是“精神胚胎”,其实就是“带着思想的孩子”,这也强调了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他从出生时内在就有一个精神指引,会引导他在相应的时间去发展自己相应的品质。
正是在这样的理念指导下,蒙氏幼儿园与传统幼儿园有着非常大的差别。目前我的儿子就在这样的幼儿园,我来说说主要的不同之处。
首先,教师扮演的角色更多的时候是一个观察者,而不是一个照顾者。
例如,孩子在操作蒙氏教具(他们称之为“工作”)时,教师需要做的是在旁边观察不要打扰到他,只有孩子提出帮助的需求时才能进行协助和帮忙,不然就被认为是打扰孩子的工作,不允许的。并且孩子可以决定他操作教具的时间,因为这样才更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专注力。
而在传统幼儿园需要按照每日流程走,玩玩具的时间到了就需要放回玩具,进行下一项活动,孩子经常会玩得正专心的时候被打断,这样不利于孩子专注品格的培养。
其次,蒙氏教育提倡“爱和自由,规则与平等”,孩子可以在充分的爱和适度自由的环境下,被平等地对待,同时建立相应的规则意识,这样可以帮助孩子明确地建立起界限,他们知道自己的边界在哪里,不会反复地与成人进行试探而消耗能量。
例如,儿子的幼儿园有几点最重要的规则需要遵守:
1.不能打扰别人
2.不能有粗野的动作或语言
3.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拿
4.谁先拿到的谁先玩,后来者需要等待
5.使用完的教具或玩具等要归位
而这些规则的建立过程是最让我受触动的,不是三令五申,苦口婆心地大道理说教。
我曾经见过儿子刚刚去幼儿园是建立规则的过程,当时儿子坐在操场上玩几辆小火车车厢,那个不是他的,老师和我在交谈,发现了之后走过去,蹲下来,问“桐桐,你很喜欢这俩小火车是吗”,儿子点头,还继续玩。老师继续问,它是你的吗?儿子抬头看了看老师没有回答。
接着老师轻轻地伸出手挡在了火车的前边,温柔地提醒他,“桐桐,这个火车不是你的,你不能玩儿它”。儿子的手缩回去了,抬头又看了老师。老师也把手收回了。
不一会儿,儿子又要去摸那辆车,老师再次重复上边的动作和语言。我记得大概经历了三四次,最后儿子不再伸手了。老师说,这个是别人的,我们需要把他放回失物招领处,我们一起去,还是你自己去?
儿子最后和老师一起把小车送回去。就是这样的过程反复进行几次之后,就会在孩子的头脑中形成“别人的东西不能随便玩”的规则了。
前几天我去接他,他手里拿着一个很小的塑料珠子,告诉我,“妈妈,我发现了这个,我把他送回失物招领处”,于是自己开开心心地放回去了。
现在儿子四岁八个月,他内心的力量已经很强了,并且清晰界限,也能执行我们之间的约定。
比如,昨晚读英文绘本时,说到野人Stanly和别人不一样,喜欢种花,画画,对别人和动物都很友好,但是其他野人不喜欢他这样,还阻止他这样做。
结果儿子突然说“妈妈,这是Stanly自己的事情,她有权利这样做,别人不能那样阻止他”。
那一刻,我真的很惊诧于蒙氏教育给与孩子的力量和规则,界限感。
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有可能,真的建议一定要让孩子接受纯正的蒙氏教育,因为六岁之前的教育可能会决定孩子的一生,而蒙氏教育的理念就是可以在早期帮助孩子奠定一生的优秀品格。
我是成长型宝妈“一枚有墨香的书签”,感谢关注,见证成长。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