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乐中心学校产坡小学 语文科 王文孔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不仅仅是工具性的体现,还应该是人文性的体现。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并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也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由此可见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机械割裂。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根本。语文教学传授学生知识,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归根到底是为了学生的发展。当然,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哲学课,离开语言文字的运用,人文教育就成了空洞的说教。同样,忽视人文精神的语文教学,便成为没有灵魂的文字游戏。注入了人文精神的语文才会成为最具生命活力的学科;在读写听说训练中渗透人文教育,方能起到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可偏废而应有机结合,使之相得益彰。
一、诵读中教育学生的语言能力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指的是让语文是可以达到目的地的事物。那么古诗教学则是让语文达到目的地的精华。古诗的目的地,首先是语言。
要知道,中国古代,甚至解放前的私塾,先生教育学生的首要任务是诵读,所诵读的都是语言精炼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幼学琼林》、《唐诗三百首》、《朱子家训》等,并一律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目的就是要求学生在熟读中积累语言,在熟读中领会慢慢意思,在熟读中渐渐体会文章的思想。
能够流传下来并被编入语文教科书的古诗,它不是呆板八股文,它是表情达意、状物写景的明理工具,它具有丰富的情意性、思想性,充满了人文关怀。所以,老师在教学朗读古诗中要抓住古诗的用韵、平仄、句式、味道、感情,还有重点词语,优美的语言特色,让学生在朗读中品位,琢磨,理解;还要求学生数读中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感情。
古诗几乎都押韵的,读起来都是琅琅上口的。除了要求学生读准确,古诗的韵味最重要。毕竟,小学生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还没达到一定的水平,因此老师在范读中,透过文字,注入感情,让诗歌是用以达到目的地的事物。利用古诗的工具性能,教育学生文字的美、语言的美、思想的美,所以,优美的朗读首当其冲。
例如,《静夜思》、《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游子吟》、《赠汪伦》、《晓出净慈送林子方》、《泊船瓜洲》等古诗表达的是浓浓友情、亲情、乡情等,老师`范读的时候,用深情,稍微慢的语气。如《晓出净慈送林子方》、《绝句》、《江畔独步寻花》、《咏柳》、《菊花》等写自然景物美丽的诗歌,用清快明朗的语气来读。又如《春种一粒粟》,《蚕妇》《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江上渔者》表达了诗人对穷苦劳动人民不幸的生活的深切同情,所以用缓慢的、有点低沉的语气来读,把重要的词重音读。农夫犹饿死这句,饿死要读出那种控诉的语气来。
所以说,朗读好古诗,成为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工具性可见一斑。
二详说中训练学生语文动手动口的工具性
语文做为工具学科,作为工具,首先有他的形成过程。详说古诗的方方面面,是达到效果的最好的途径。
古诗年代久远,是那个时代特定的产物,诗句多受格式,字数的限制,非常精炼,句中常有省略成分,还有诗中所涉及的人和事物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是无法理解的。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发挥古诗的工具性,让学生自己动手,搜集材料,在课堂上发言,如诗人的小传,年代背景,诗句中的字词的解释,或者诗的结构和现代课文的区别,内容在现代如何理解学生就会通过各种方式无搜集,比如查字典,问父母家人,到书店或图书馆翻资料,更多的城市学生通过网络去寻找。
这正与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时间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让学生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新课程标准相呼应。
三表演中培养学生的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
作为演员,必须理解剧本的意思,体会剧中的意境,方可表演出色。可是入选课文古诗文字凝炼,跳跃空间大,短短几句,蕴含的意思丰富,让习惯形象思维儿童来理解会有一定的难度。
表演的过程就是让全班学生参与理解的过程。为了表演,每个学生都要拿起文字的工具来自己演或者评价别人的表演。。
小学的古诗不外是写景、抒情、记人、状物、叙事。诗的角色也不外两类,一是诗人,例如《闻官兵收河南河北》里的诗人,学生会用仰天长笑,边笑边抹眼泪等行为表达诗人的喜欲狂。而是诗人所写的人,例如《古风》里的哀叹的农夫,《蚕妇》里的边哭边回家的养蚕妇女等让学生表演,他们最感兴趣的事情。这,不正是新课程标准里面要求的,让学生参与,以学生为主体的标准相符?
如何让学生充分理解解剧本(即诗的意思)?教师要充分挖掘诗歌中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素材,创造性地把语言材料活化成生活情景或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通过演诗歌中的事仿佛就发生在学生的身边,那些深奥的诗句,被学生工具化。教学目标、学习任务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学生易于接受易于理解,学生兴奋,有亲切感,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语文教学两大重点,一是对文字的了解能力和对生活的表达能力。对古诗的演,是对文字理解的能力最高标准了。每首古诗就那么简洁深奥的几十个字,学生却能想象出那么多动作、表情、语言,这不充分体现了古诗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如果对古诗这么难把握的工具性都可以利用,那么对普通的白话文的阅读教学就显得容易多了。
四、"改写"中实现古诗的人文性、工具性
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那么,通过古诗的改写,让学生展开想象力,运用文字的能力,这不仅仅实施古诗教学中的工具书性。一箭双雕的是,让学生在古诗学习古诗的改写,让古诗教学的人文性得到充分的发挥。
前面的读、说、演,学生对古诗表面的意思已经理解了,那么第四环节的改写,就是对古诗表达的人文性来个高度提升。
又如《春种一粒粟》学生不仅明白丰收的年景农夫依然饿死的悲惨;《蚕妇》里养蚕的妇女看见穿着绸缎的,都不是养蚕人诗中的意思,还根据这些意思联想起平时用眼睛仔细观察生活并记录下来。例如《古风》的改写,有学生这么写:我是新住宅区,屋子旁边有很多长年累月到各个城市去建造新居的民工,为什么他们天天在盖房子,受尽日晒雨淋的辛苦,住的是破旧不堪的工棚?而永远没住上新的房子?和犹饿死的农夫是不是想象?还有《蚕妇》的改写有一个女同学这样写:很多妇女到城市里帮人看孩子照顾老人,可是自己的孩子变成电视上说的留守儿童?自己的年迈的父母在乡下没人照顾?和蚕妇也有相同的地方啊!看,这些大人都不能回答的问题,学生已经在改写中表达出来了。这都因为诗歌的熏陶,因为诗人对不平的呐喊,诗中种植的善良的种子,已经在学生的心中萌发。因此,改写古诗,让古诗的人文性,自然而然地存放在儿童的思维深处。
对内容固定的古诗进行改写,是让学生自由发挥,遵循新课程标准里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点。
学会了运用语言,是教学的工具性的体现;写出真情,是是古诗的人文性在闪现。改写,也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的最好训练,做到让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了。
所以说,古诗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相互依存的,二者是统一的。我认为不能偏重某一方面。古诗教学不仅学到知识,进行人文教育更是古诗的个性任务。通过古诗教学培育学生的人格是不能忽视的。古诗的性质既有语言形式,又有语言内涵,语言形式和文化、思想、情感内涵,是一个统一体,所以古诗教学历来讲求文道统一,即语言形式和内容的统一。本人还认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古诗教学着眼于文的形式,但是并不是抛弃内容,语言所载负的人文、思想、情感内涵,是寓于语言之中的,也就是必须寓教于文;在理解、感悟语言的同时接受文化。情感的陶冶,体现古诗的教学特色。
如何有效地进行古诗文教学
文章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