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基本态度、行为模式、人格结构,在婴儿期的亲子互动过程中早已奠定基础,再经其后的儿童期、青年期等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逐渐形成个人的独特人格。亲子关系直接影响子女的生理健康、态度行为、价值观念及未来成就。
让孩子树立乐观向上的心态1.接受现实是走向乐观的第一步2.培养乐观的性格,让孩子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3.让孩子保持一颗平常心4.孩子把大量的精力耗费在焦虑上,就不能发挥其固有的能力5.幽默感看似“小伎俩”,实则“大本事”。
教育学主要内容有什么?
1、教育学
本课程4学分,课内学时72,电视课6,5学时,录音课4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教育基本原理,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小学生的特点与教育,我国中小学的课程,中小学教学,中小学思想品德教育,中小学课外教育,班主任工作,中小学教师,学校、家庭、社区教育,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2、管理概论
本课程5学分,课内学时90,电视课2.5学时,录音课9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管理者、管理职能、管理对象、管理方法的基础知识,以及中外管理思想举要等。
后续课程:学校管理。
3、学校管理
本课程7学分,课内学时126,录像课2学时,录音课10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主要以阐明学校管理职能和实务为我国中小学管理者提供具体的管理规范、方法和手段,提高其管理水平;以可操作的技能训练规范并强化中小学校管理者的基本功,全面而有效地提高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管理中小学校的能力。它的主要服务对象是我国广大的基层中小学校管理人员和地方教育行政干部。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学校管理一般理论、学校管理实务和学校管理技能三大部分。设为25个学习单元,主要内容包括:学校管理思想,学校管理组织机构,学校管理组织制度,学校管理目标和目标管理,学校管理过程,学校管理原则和方法,学校领导与班子建设;学校教学工作管理,学校德育工作管理,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管理,教师工作管理,学生工作管理,教育科研管理,总务工作管理,学校公共关系;学校领导决策,学校工作计划、总结,考察与考察报告,领导听课与评课,组织与主持会议,领导沟通与协调,信息技术与学校管理等。
先修课程:教育学、管理概论。
后续课程:学校管理心理、教育行政概论。
4、学校管理心理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录音课10学时,电视课4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比较系统地获得学校管理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理解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规律,学会并掌握学校管理心理学的方法,培养学员具有运用心理学规律分析与解决学校管理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为:个性心理与管理;教师积极性的激励;教师心理与管理;学校群体心理;学校人际关系;学生心理与管理;学校领导心理;学校组织与组织文化。
先修课程:教育学、管理概论、学校管理。
后续课程:教育行政概论、教育法制基础。
5、教育行政概论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录音课1学时,电视课2学时(4个25分钟的标准本)。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教育行政概论中所阐述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等有关知识。能理解教育行政概论中所概括的对教育管理实践的指导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教育行政概论中所揭示的原理初步分析和解决教育管理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包括:绪论、教育行政体制、教育行政机构、学校教育制度、课程行政、教育人事行政、教育财政、教育设施、教育立法与执法、教育规划、教育督导、教育评估、教育行政的国际比较。
先修课程:学校管理、学校管理心理。
后续课程:教育法制基础。
6、教育法制基础
本课程6学分,课内学时108,其中电视课4学时。
本课程是教育管理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能够掌握教育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能够初步运用法律武器解决教育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为使学校管理步入法制建设的轨道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课程的主要内容:导言、教育法概述、教育行政机关、学校、教师、学生、教育法律救济、学校管理中的法律问题等。
先修课程:学校管理、教育行政等。
7、教育研究方法
“教育科研方法”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和教育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和必修课,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课程开设次序在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之后。本课程5个学分,计划课内学时90,录音课10学时,IP课程4个,开设一学期。
教育研究方法的课程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意识,了解教育科研的一般原理,基本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的一般步骤和主要科研方法、基础知识及应用技能,初步具备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
本课程主要内容:确定研究课题的方法,教育科研的设计,文献法与内容分析法,调查法,观察法,实验法,研究结果的定量描述,研究假设的统计推断,研究结果的解释和研究报告的撰写和研究的评价。
本课程的文字教科书采用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8.《英语I(1)》
课程性质:必修、统设,3学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一定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 具备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能掌握1,100词左右的常用词汇(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600词)和相关的常用词组;能听懂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教学用语和日常生活用语;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日常交谈;能读懂所学词汇和语法范围内的故事、短文及通知、便函等;能够用便条转达具体信息,写出简短的私人信函。同时,本课程通过提供一些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增强学生对这些国家的了解,帮助学生提高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