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个表弟,初一开始就是班里第一,到了初三下学期开始稳居全校第一。之前我和他聊到过学习,颇有感受,也希望这篇回答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很多老师都喜欢强调这样一句话:初一齐头并进,初二两极分化,初三天上地下!
初一的时候大部分学生只要学了,就能跟上老师的节奏,看不出太大差距,因此齐头并进;
到了初二,所学课程难度开始增加,尤其是数学的函数部分和新增加的物理,都会给学生带来不小的挑战。而且学生也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多少会给学习造成些困扰。因此初二可以说是整个初中的分水岭!把握好初二,初三就会如鱼得水,而把握不好,到了初三只会更加吃力。
进入初三之后,学习的不再是零散的知识,而是所有知识的综合运用,整个试卷的难度也不是初一、初二能比的,这个时候才是真正考验学生水平的。
那么到底该如何做呢?我想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认真对待家庭作业这一点很容易被忽略。
很多人总是认为作业是老师的手段,是老师自己能力不足才靠作业保住教学质量。
其实不然,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作业正是复习巩固、查漏补缺的好机会。
不会的题目即时去问老师,做错的题目找出原因而不是改个答案就万事大吉。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正是平时点滴的积累,才能换得一个好的分数。
当然也不排除有些老师布置作业不合理,比如作业量太大、重复布置相同的题目等等。这个时候就需要敢于取舍,做到对自己负责,而不是为了完成作业而完成作业。
二·假期预习这一条主要针对数学、物理、生物等逻辑性强的科目。因为前面听不懂,后面基本也听不懂了。
为什么要强调假期呢?因为周一到周五晚上有作业呀,作业的重要性第一条已经讲过了吧。作业相当于复习,记住,复习永远排在预习前面。
假期包括周末和寒暑假,预习则要有自己的规划。
三·抓住课堂这一条和第二条结合起来,听课的时候就会发现重点在哪里,哪些知识点需要记笔记,哪些知识点就在课本上,这样既节省了记笔记的时间,以免错过老师讲的内容,又能提高听课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学生以为自己学会了就不听课,殊不知很多知识点是预习所无法接触的。课本知识基础,拓展还需要老师。
要记住,预习永远不能代替听课。
四·多和老师沟通很多人以为老师认真讲课我好好听课就行了,这种观点不能说不对。
其实这一条更多的是起到辅助作用(我更愿称之为“开挂”)。
在和老师沟通的过程中,哪怕是闲聊,也会不经意间聊到知识点(老师和学生总不能聊八卦吧),而往往这个时候的印象是非常深的,比自己单调地看课本深得多。
而且,和老师聊得多了,学生和老师的关系也在默默地改变,学生会更加接受老师,老师也会讲得更有激情,听课效率跟着也就上去了。
五·注意劳逸结合家长不要给孩子太大压力,家长要做的是给孩子平台,给孩子营造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不要因为几次表现不好就加以斥责,而应该给予鼓励,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背后永远有支持自己的家长。这样孩子才能在学校心无旁骛,纵横驰骋。
六·注重语文和英语的积累到了初三以后,分给语文和英语的时间少之又少,而且临近中考,积累的知识不能完全消化。
所以说,初二正是积累知识的关键时期,这个时候没有中考的压力,可以放下心来一点一滴的积累,正好到了初三可以加以检验。
语文和英语都属于厚积薄发的学科,只有知识储备上去了,成绩才能上去,是不能急于求成的。
目前就想到这些,如果还有其他问题,欢迎评论区留言,我都会尽心解答。
码字不易,如果有帮助到您,还麻烦您赏个赞再走呗[玫瑰][玫瑰][比心][比心]。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