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幼儿家庭德育关注的重点是对家庭内部关系的协调,通过对幼儿进行家庭伦理的教育,使幼儿形成尊重长辈、礼貌、谦让等道德品质,为将来融入家庭生活打下德行修养方面的基础。《论语·学而》中孔子论述道:“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他把培养年轻人的在家孝顺、出门谦逊、为人恭谨诚信、博爱亲等这些伦理道德品质置于教育的首位。《孟子·滕文公上》将孔子思想更进一步推广:“人之有道也,饱食暧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圣人有忧之,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李毓秀存《弟子规》中承孔子之言提出:“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中国传统家教的核心思想。王庖麟在《三字经》中归为“十义”:人之伦、父母恩、夫妇从、兄则友、弟则恭、长幼序、友与朋、君则敬、臣则忠,此十义,凡训蒙,需讲究。这是对幼儿道德品质的最基本要求,也是道德情感培养的逐步扩展和深化过程。概括起来,传统幼儿家庭道德教育可以归结为孝悌、谨信和亲仁,核心是构成以“仁、义、礼”为主的伦理体系。它不仅是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规范,同时,也扩大到社会生活中,成为今后走向社会生活的伦理规范。而现在的幼儿大都是独生子女,父母工作比较忙,不能够长时间的陪在孩子的身边父母都倍加疼爱,有的是让爷爷奶奶或是外公外婆带着,而所谓的”隔代宠“通常是长辈们是比较宠孩子的,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所以使幼儿养成了以自我中心倾向,使幼儿养成对待任何事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缺乏与人分享、合作等意识。幼儿家庭品德教育的价值观倾向从总体上讲普遍存在着重智轻德的心态,并忽视对幼儿基本行为习惯、传 统美德等的培养教育。如缺少严格的行为规范、过分满足物质欲,忽视自立态度及协作精神的培养等,这对幼 儿的身心健康及全面发展来说是不利的,应引起家庭教育的重视。
关键词:幼儿分享、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
园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最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人类最初的教育是家庭承担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一项责任逐渐转移到幼儿园。幼儿教育发展到现今,还需要送“还幼儿一个政策的社会生态”的观点出发,家庭的重要性必须又要重新受到重视,在当今社会幼儿,幼儿园并不能代替家庭,同时家庭教育也是离不开幼儿园,必须两者兼具,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做努力。
瑞典的贝肯罗斯博士曾经说过:“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歹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等。例如我偶尔从网上看到的事件:一个人去医院,在抽血窗口的那个地方,一位母亲拉着她大概6岁左右的女儿来到这里.家庭是幼儿生活、学习的第一个场所,也就是说幼儿首先接触的社会生活来自家庭,家庭的气氛,家庭成员的德育素质,道德水平及言行举止,都影响着幼儿今后生活中的品德和行为习惯。其中家庭成员对幼儿的态度、教育方式、方法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通常情况下,老人会在幼儿的饮食起居上关怀备至,父母则在智力方面给以较多关注。而在道德品质培养方面,长辈们也会因多种原因的差异而不同,大致可分为:溺爱合自立两种。这就要求家长在对幼儿品德及行为习惯的培养方面要协调一致,都要以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为最终目的,使幼儿身心健康成长。家庭的气氛也影响着幼儿,温馨、和睦的家庭,人人互爱互助、微笑待人易养成幼儿谦和、友爱、礼貌自信的品格;反之,每天吵闹不休,父母离异,甚至存在家庭暴力等等,都会导致幼儿孤独,产生怨恨、猜疑、固执、粗鲁等心理和攻击性行为。幼儿的个性道德面貌是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来说,人在幼年时期,家庭、父母具有最大 的影响力。特别是父母的教育观念、价值取向,直接左右着儿童的发展方向。其中品德教育价值观,即家长对 孩子品德教育的态度,诸如对品德培养重视的程度、各种道德品质的评价性质等等,都有意无意地制约着他们 对儿童的教育方式和教养行为,并产生着不同的教育效果。调查研究表明,当今幼儿家长在对孩子的品德教育 方面存在着许多价值观方面的问题,并与幼儿园教育、社会要求构成某种程度的不一致或矛盾状态,分析这些 倾向,对于确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培养儿童健全的个性和优良品德具有重要意义。
而在我们班级里这种情况也比较多,如果老师夸幼儿脑子聪明,智力好,家长满心欢喜;如果反映孩 子品行上的缺点,就不屑一听,厌烦,甚至怀疑老师有成见。或者是家长在老师那里表面上是对老师的观点很认同点头称是,回到家里以后,则是不屑一顾,还是按照自己的方法作事情,有的甚至是宠孩子到了一种是唯命侍从的地步
例如:(小娜是我们班的一名漂亮的小女孩,又是家里的独生女,父母在家里对之是很宠的,孩子上学以后,为了让孩子能够很好的 上学孩子的妈妈就离职在家,一个人专职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在家父母是怎么样冲她的我们可以从在幼儿园的一件事情中可以看出:一天早上小朋友们在玩玩具,当时老师和小娜的妈妈也都发现了两个小孩子之间的争论,当时小娜妈妈听到以后立刻就上前把玩具从另一个孩子的手中夺回后就开口教育另一个孩子;“小朋友的玩具是不可以抢的。”说完把从孩子手里拿回的玩具交给了自己的女儿。当时老师在厂,然后就问两个小孩子之间为什么会发生矛盾,小孩子还没有说什么,就听小娜的妈妈立刻就说:“是XX她先抢我们小娜的玩具的。”老师当时并没有片面的相信其中一方的话 而是立刻就问了小娜,就听小娜说:“我只是先拿她的玩具玩玩”小娜说完以后,小娜妈妈还是在边上帮小娜解释,说小娜是被抢的一方。本应作为家庭教养重点的基本行为习惯培养受到忽视 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教育的内容、重点和方式方法则有所区虽。婴幼儿时期,家庭 负有教育机构所无法替代的重大使命,其中之一就是结合日常生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以及各 种行为习惯,这是婴幼儿家庭教养的重要任务。但是现在的情况却倒了过来,幼儿教师虽强调这个问题,但不 少幼儿家长却不太重视。他们认为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都是小事,孩子日后总要会的,因而很少注意培 养。这里主要还是观念、价值观问题。首先,家长没有认识到婴幼儿这个阶段,孩子本身具有学习做事的主动 性、可塑性,如果不顺其心理加以培养,自然养成其依赖性。其次,家长对婴幼儿习惯的价值认识不足。婴幼 儿时期为个体生活行为开始的阶段,也是各个方面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幼儿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很大,容易接 受成人的行为指导,如果错过这个时期,幼儿的一切变成定型,良好的习惯不但不容易养成,已养成的坏习惯 ,也不容易纠正。成人应该抓住幼儿期这一培养习惯的敏感期、关键期,使良好的行为方式、行为习惯先入为 主,以预防再教育的困难。同时,幼儿基本习惯的养成不仅有益于个体生活,也有益于社会生活和幼儿人格、 性格的发展。人类是社会化的动物,不能离开群体而生活,在一定社会里,如果人人都有良好的习惯,社会一 定安祥快乐。一个人有良好习惯,别人愿意和他接近,容易获得朋友,受到悦纳,能够适应社会而圆满地生活 。另外,基本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对幼儿的性格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在习惯的养成过程中,幼儿必 须亲自去做,如亲自洗脸、刷牙、穿衣、饮食、自动收拾整理房间、自己上洗手间等等,同时他必须长期不断 的重复与练习,无形中培养了他自动自发、自信心、独立性、忍耐性,做事井然有序的科学头脑,负责任守纪 律,爱整洁的习性,因此基本习惯的养成和幼儿的性格教育有重要的关系。在家里,父母必须抓住幼儿各阶段 的发展心理,顺应着他的能力、兴趣和需要,以培养幼儿的各种基本习惯。同时,应注意与幼儿园取得密切的 联系与合作,这样才能收到教养的最佳效果。园家庭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家长。家长对幼儿的影响最深远,父母的言行举止都是幼儿模仿的对象,父母对子女的教养态度、家庭中人与人的沟通方式,时时刻刻都影响幼儿未来人格的发展。家庭是社会最基本的单元,也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生态环境,担负着养育幼儿的重大责任。对于幼儿来说,与父母共同生活是最重要的需要。人类最初的教育是家庭承担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样的一项责任逐渐转移到幼儿园。幼儿教育发展到现今,还需要送“还幼儿一个政策的社会生态”的观点出发,家庭的重要性必须又要重新受到重视,在当今社会幼儿,幼儿园并不能代替家庭,同时家庭教育也是离不开幼儿园,必须两者兼具,共同为孩子的发展做努力。
瑞典的贝肯罗斯博士曾经说过:“在个性、社会性、智力发展和文化特征方面,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和最重要的环境影响因素。”每个幼儿都从自己家庭的生活中获得不同于他人的经验、形成自己的行为习惯、发展歹人处事的能力以及语言等等。例如我偶尔从网上看到的事件:一个人去医院,在抽血窗口的那个地方,一位母亲拉着她大概6岁左右的女儿来到这里。日常观察的典型行 为就是,有些家长接幼儿回家常情不自禁地询问孩子“今天谁欺负你没有?”“谁要打你,你就打他!”等等 。这表面上是关心孩子,实际上这种语言或暗示必定会造成孩子社会性发展的极大障碍。 在孩子与同伴的交往中,父母需要对孩子的攻击或侵犯行为有比较客观的认识。攻击通常是加害对方时所 用的一种概念,但并非所有一切的加害行为都是攻击。这里必须考虑到行为者是否有攻击动机。一般来说,幼 儿的许多攻击行为较少以人为中心,很少是抱着“我要故意伤害他人”的目的而做出攻击性的行为的;但是, 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交往方式和自我控制的不成熟,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容易因为玩具和物品而经常采用身体 动作或言语还击的方式来对付对方。所以,我们应该从孩子的角度来认识幼儿的矛盾与冲突,不能凭成人的理 解来人为地给幼儿的交往附加上他们并没有的敌意或动机。同时成人也不应过份相信孩子的诉说,因为幼儿的 思维具有自我中心性,他们往往不理解对方的立场,而无意中强调自己所感受到的委屈和情绪,实际过程很可 能还有别的情况。在家庭内部,父母和孩 子有上下辈份之别,存在着父母保护孩子,孩子依赖父母的纵向关系,而同伴关系则是一种平等关系,正是在 同伴交往的友好与冲突过程中,儿童学会竞争、公正、谦让,获得责任感、自制等品质。同伴交往是一所大学 校,他能使儿童学到日后同事交往的行为准则和交往能力。父母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刺激、暗示幼儿对同伴的 敌意而要引导幼儿互相欣赏;不要纵容他们的挑剔,而要提高对于他人的包容性。最近,美国和日本的心理学 者经常使用“离别感”这一词语,其意思是,健全的人际关系应该允许对方与自己有别。在人际交往中,这种 “离别”的意识愈强烈,则双方的包容性越大,孩子越容易变得豁达、合群。当孩子与同伴发生冲突时,父母 应克服袒护之心,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应负责任,使矛盾向着积极的方面转化,学会建设性地解决纠纷与冲突。 合作能力强的幼儿很可能成为合作能力强的青年,这样的人心理健康、性格良好,容易结交朋友,做事也容易 成功。善于协作应该成为儿童优良品德的重要方面,也应成为一种可贵的民族性格。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