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写
有了丰富的积累,习作时才能文思如涌,才能真正解决“无米之炊”。 积累的核心问题是教师训练学生养成观察、阅读的习惯,并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日记、读书笔记、小练笔等形式进行积累和内化。同时努力引导学生当生活中的有心人。
1、参与生活,搜集材料。
在作文教学中,为了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作文,积累素材,必须引导学生参与生活,观察生活,变无心为有心,变用眼为用脑,养成对周围事物仔细看,仔细听、仔细闻、仔细摸、仔细品尝、仔细想、认真记的良好习惯。只有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参与生活中储备丰富的作文素材,写作时才会有内容可写。首先是让我们日常生活进课堂,要求学生参与家务劳动,参与探亲访友、购物等活动,以体验生活的各种滋味,培养学生观察、认识和参与生活的能力,以及热爱生活的思想。其次是新闻趣事进课堂,开展“看新闻、记新闻、议新闻”活动,我建议学生每天收看晚上七点钟的新闻联播,要求学生把看到的,自己觉得有兴趣或有意义的新闻记录在本子上,每周利用一节晨会课,让学生讲述自己收集来的新闻趣事及其感受,讲完之后,让大家评议谁讲得生动具体,感受深刻。久而久之,不仅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欲望。同时,使学困生也在作文中尝到甜头,增强自信心。第三是让校园生活走进课堂,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及其国旗下的讲话,我们都要求学生仔细听,并在活动课上让学生进行复述和谈感受,每年的的校运会,以及校园外语节,我们都要求学生积极参加,亲身体验,积累写作素材。
2、欣赏美文,积累材料。
我每周利用一节课时间给学生朗读美文或让学生互相交流欣赏美文。教师从报刊书籍中精心筛选出那些短小精悍、以情感人或以智启人的文章,在课堂上朗读,或请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朗读。声情并茂的朗读,往往会把学生带入作者所描绘的意境。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适时从遣词造句、构思立意等方面加以点拨指导,使学生不仅欣赏美文,还从中借鉴写作的方法,并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找美文。学生搜集美文的过程,既是阅读的过程,也是搜集信息、学习语言、借鉴范例的过程。
实践证明,每周一节的美文欣赏课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也收到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长期坚持欣赏美文,“可以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然有所领会,可以作为写作的借鉴”。学生欣赏美文的过程是一个隐性的、长效的、综合的过程,日积月累,他们的语感更为丰富,思想更为深邃,对文章就理解得越透,对生活也感悟得越深,写起文章来就得心应手。
二、为习作选择好材料。
学生有了鲜活而有个性的生活体验,还要教师恰到好处地发挥启发、引导、鼓励、帮助作用。《新课标》指出: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让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1、自由化选材。自由的状态不仅是生产佳作的途径,而且能使学生习作无比快乐。我们不出具体或统一的题目,而是根据习作大致范围,引导学生在写作范围内自主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符合内在需要的内容写。学生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喜欢用什么方式写就用什么方式写。学生有了心灵的自由,就有了童心、童言、童趣,能够意到笔随,尽享自由习作创造的快乐,习作常常是一片生机盎然。
2、生活化选材。叶圣陶先生说:“训练学生作文,必须注重于倾吐他们的生活积累。”学生在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表象,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把生活和习作结合起来,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回归生活,把学生的思维引向自己熟悉的学校、家庭、社会,涉及学生生活积累,挖掘其生活库存,疏通学生习作的源头活水,从而触发他们的情感和神经。学生的习作必定会小中见大,平中见奇。
3、多样化选材。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决定了他们习作的多样性,我们经常从多个角度提醒学生去观察、感悟、品味生活,激发想象,并从多姿多彩的生活中,抓住自己感受深刻,影响较远,别有见地的人、事、物、理写下来。同样的生活内容,不同的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就有不同的习作内容和不同的情感体验。如同样是写“早晨”,先让学生明确习作范围——早晨,至于选择哪个早晨,表现哪个主题,则由学生自己定。学生自由地写出感受最深的内容。有的写出菜市场的繁荣,有的写旭日东升的景色,还有的写不怕苦、不怕累无私地为人民服务的清洁工的品质等。
三、交流习作,轻松表达。
1、淡化要求,解除束缚。通过开拓思路,自主选材的过程,学生已在一定程度上产生了表达的欲望。这时教师的引导主要在于开启学生心扉,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表达。作文本无定法,应让学生自由习作,放任思维,天马行空。我们只花很短的时间提示习作要求(突出训练重点),在学生思维“卡壳”处适时地点拔指导,话不在多,而在于巧妙、精当。如指导《——我想对你说》时,在学生明白了作文的要求是:有真情实感,结合具体的事例写后,我们只在习作对象上再点一下;既可以对某一个说,也可以对某一类人说;既可以对熟悉人说,也可以对陌生人说。我不限制要求学生必须写什么,不准写什么,让学生选择自己爱写、会写的内容,自选体裁,自我发挥,自我构思。
2、组织交流,互相启发。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让学生与小组或全班同学交流感受,可以互相交流自己准备写什么,也可以交流自己准备怎么写,对别人说的你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也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性的意见。教师针对情况作必要的点拨。你的感受,我的认识,他的想法,在互相碰撞,相互补充、相互融合中,产生良好的班组磁场效应,使学生的思维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