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成功人士,之所以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就在于他们全心全意地热衷于自己所从事的工作。那么,对于一个刚刚告别了无忧无虑的幼儿生活,正步入知识殿堂的七岁孩童来说,怎样才能获得更多更新的语文知识呢?不言而喻,兴趣便是一趟最快的列车。
下面,我就对如何提高一年级学生的兴趣问题,谈一下自己肤浅的认识:
第一,整合活动,培养兴趣。
作为老师,应该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设计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千方百计地为他们创设展现自我的舞台。因为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让他们端端正正地坐着听课,和欢天喜地的做游戏相比,自然后者对他们更有吸引力。
所以,我竭尽全力地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融合在表演,游戏,讲故事,比赛等丰富多采的活动当中。比如:在教学《啄木鸟》时,我就让孩子们边读边模仿各种鸟的叫声及飞翔姿式,并让演得好的孩子,登台亮相,这样,课堂便成了一个生动活泼的动物园,看着别人声情并茂的表演,孩子们的脸上顿时绽开了一朵朵美丽的花,乐不可支。
然后,再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编一编你所喜欢的小鸟的故事,这样学生便不由自主地对课文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第二,整合学科,培养兴趣。
我试着在语文课上注入新鲜的血液融音乐、美术等其它科目于一体。这个时代是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社会竞争越演越烈的时代,对人才的要求也就越发挑剔,只有高素质,全方位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的人,才有可能在未来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所以,我力争在课堂上,捕捉到语文与其它学科的切合点。
比如:在教学《小山村》这首古诗时,我先让孩子们说说乡村的景色,在他们对之赞叹不已时,再用画画的方式描绘出乡村的幽美与宁静,不仅使他们受到美的熏陶,而且又对课文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再比如在教学《春天的手》这篇课文时,我便先让孩子们学唱《春天在哪里》这首优美动听的歌曲,然后,再带他们唱着歌曲走出校门,投入大自然的怀抱,去尽情地感受春天的抚摸,去倾听春天的脚步声,接着,再回到教室把自己对春天的独特感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可以画画,可以唱歌,也可以跳舞。
在他们充分体会到春天的美丽后,再来学习课文。这样,学生在宽松、愉悦、情趣共济的课堂气氛里,轻轻松松便拉住了《春天的手》。
第三,体验情境,培养兴趣。
我尽可能地为孩子们创设一个知识体验的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心态与学习行为。
因为,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要回归于生活。所以,我在教学时,想方设法地为他们创造生活体验的情境,让他们对知识有一个深刻的印象。比如,在学习《画鸡蛋》这篇课文时,我便把形态各异的鸡蛋带到教室里,先让学生仔细观察,再各抒已见,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然后再来学习课文,学生便能轻而易举地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其丰富的内涵。
再比如,我在教学《燕子妈妈笑了》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小燕子观察一次比一次专心,我便把冬瓜和茄子带进了教室。在学生充分地朗读后,便让孩子们扮演燕子妈妈和可爱的小燕子。于是,教室成了菜园,学生们成了一只只聪明可爱的燕子。他们学习的兴趣自然大大地提高了。
记得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要有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便会在浩如烟淼的知识海洋里乐学好学,从而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