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十年改革有如下方面:
学前教育向低年龄延伸(含优生、胎教、婴幼儿教育)。在保育和教育相结合中,实施体、智、德、美全面发展教育,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注重儿童年龄特点与个性特征,因人施教,引导儿童个性健康发展。注重兴趣诱发、积极鼓励、启发引导;在生活中学习,在游戏中发展,教育者与儿童保持互助关系;成人组织的活动与儿童自由活动、集体活动与个体活动灵活运用。
重视教育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提倡儿童积极参与活动及表现、创造。发展社区学前教育,正规化和多形式的学前教育并举,是我国城乡学前教育迅速扩大发展的途径。
重视家庭教育,改善家庭的育儿观念,向家长传播保育、教育儿童的知识;学前教育机构应与家庭密切合作
如何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改革
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是决策的依据。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教育事业大发展的三十年,也是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教育理论不断创新的三十年。实践证明,没有思想的解放和教育理论的突破,就没有教育事业的大发展。教育在思想观念上的不断突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开辟了道路,同时教育改革发展的实践又为教育思想理论的创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新的动力。历史地看,对我国教育发展和改革产生重大影响、称得上重大突破的教育理论或思想观念主要有:
一、“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在现在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但在改革开放之初却是重大的思想突破和理论突破。“文化大革命”之后,百废待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瘫痪,大量学校校舍被挪作他用,许多学校被关、停、迁、并,教育工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教育思想更是处于混乱之中。学校的中心工作到底是什么,是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搞政治运动,是学工、学农、学军,还是按照教育的规律以教学为中心,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是一个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
1978年5月开始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吹响了全国思想解放的号角。教育界以真理标准讨论为契机,清理理论误区,澄清模糊认识,开展了教育思想的大讨论。当时《光明日报》《教育研究》杂志等报刊都开辟专栏讨论,广大理论工作者和教育一线的校长、教师广泛参与了讨论。经过广泛的讨论,人们坚定了学校要以教学为中心,人才只有在正常的教学秩序中才能培养的信念。这一思想成果集中体现在1980年12月教育部召开的全国教育工作座谈会上。会上,清理了“左”的错误思想的六大表现:
1.对教育的重要地位认识不足。长期以来,教育在整个国民经济计划中没有摆到应有的地位,教育与经济的发展比例失调。
2.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以红代专,不断搞政治运动,冲击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影响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又红又专人才的培养。
3.把知识分子列入资产阶级的范畴,成为历次政治运动的批判对象。忽视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教师的社会地位低,经济待遇差。
4.对于干部需要掌握科学文化知识的必要性,缺乏认识。强调“外行领导内行”,助长了工作中的瞎指挥现象。
5.在教育事业的发展上,追求高指标,不量力而行,造成几次大起大落,使教育质量严重下降。
6.对人类文化遗产采取虚无主义态度,只讲批判,不讲继承。经过这样的清理,正确的思想成为全国的共识,人们可以理直气壮地抓教学了。与此同时,中央决定从学校撤走工人、解放军宣传队,恢复了高考,修订和颁布大、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重建教材编审队伍,编写教科书。经过拨乱反正,正常教学秩序得以恢复,教育回到了按照教育规律办事的轨道上来。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