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方教育史上,柏拉图是最早提出学前教育思想的人。他重视学前儿童的教育 , 这也是柏拉图教育思想中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柏拉图认为 , 教育应从幼年开始。 “一切事物都是开头最为重要 , 特别是生物。在幼小柔嫩的阶段 , 最容易接受陶冶 , 你把他塑造成什么型式 , 就能塑成什么型式” 。“每个人最初所受教育的方向容易决定以后行为的性质” 。因为幼年时性格正在形成 , 任何事情先入为主而为以后留下深刻的影响 , 幼年时期印入儿童心灵的形象 , 在一生中都是难以磨灭和改变的。基于柏拉图 “儿童公有”的论点 , 幼儿教育理所当然属于国家的职责。
幼儿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对儿童施加合适的影响 , 在柏拉图看来 , 应着重于道德行为的熏陶 , 以形成良好的品质。他认为 , 人生来皆具行善秉赋 , 忌恶从善乃是人的本性 , 而个人是否这样做 , 关键在于首先要具有对善恶的辨别能力。一个人如果能知善 , 肯定会行善 ; 如果能知恶 , 必然会避恶。 人自幼年起就该对其通过坚持不懈的诱导和训练 , 把对善与恶的认识的最初的种子播种到孩子的心灵上 , 使之养成善良的习惯。儿童起初或许不能认识善恶的性质,这就要依据幼儿的心灵特点给予启迪。按照柏拉图的意见 ,“ 痛苦”和“ 欢乐” 是幼儿最早萌生的知觉 , 其实也是他们 “善恶 ” 观的最初表现形式。因为凡能引起人的快乐感觉的事物 , 一定会引起人的爱好的情绪;同样 , 凡给人引起痛苦感觉的事物 , 总会对之产生憎恶的情绪。教育者则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这种心理现象 , 引导儿童恨他们所应恨的 , 爱他们所应爱的。这样久而久之 , 当他们获得理性的时候就会自然地把感性的苦乐观与理性的爱憎观和谐地集于一身了。
在幼儿道德熏陶的具体做法上 , 柏拉图强调要利用儿童善于模仿这一天赋本性 , 从小就让他们模仿那些一生忠诚、勇敢、虔诚、节制的英雄伟人的言行 , 使他们从小到老一生连续模仿 , 最后成为习惯 ,习惯成为第二天性 , 在一举一动 , 言谈思想方法上都受到影响。 反之 , 凡与贤人勇士道德标准不相符合的言行 , 则严格防止儿童去参与或仿效。这是因为一个人从小所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 , 就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柏拉图一再告诫人们“ 先入为主 , 早年接受的总是根深蒂固不容易更改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