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戏剧教育是什么?
戏剧教育是一种教育性质的戏剧活动,或者说是戏剧方式的教育活动。法国思想家卢梭曾提出将戏剧融入教学,随后美国儿童剧场协会(Amercian Association of theatre for Youth)简称AATE,召集了七十余位戏剧学者与专家进行研讨,在研究报告中将戏剧教学的内容归纳为四大类:
1.发展自身内在与外在的资源;
2.借由艺术合作创作戏剧;
3.将戏剧与社会情境结合;
4.美学评析。在戏剧教学的过程中,儿童是参与者、制作者和欣赏者。参与者所需要的基本能力包括感官与情感感知能力、想象力、身体动作、声音、纪律以及自我认知。戏剧教育的重点在于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展可能性、创造性。
戏剧化电影叙事的主要特征?
主要特征体现在三个方面:
即戏剧化的故事结构,类型化的人物形象和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
1、在结构故事和展开情节方面明显地以戏剧化作为基础:故事情节充满戏剧的冲突,故事结构完整封闭,故事发展逐次递进直到结尾的高潮并总离不开大团圆的结局。
2、在戏剧化故事情节结构模式确立之后,叙事的人物形象构成也自然呈类型化的倾向。如正反两方人物构成的戏剧冲突。
3、连续性剪辑代表了好莱坞经典叙事的特征,因为自然流畅的连续性剪辑为观众提供了一个简洁方便而又真实可信的银幕世界。
4、大团圆结局。简单来说,其有两个方面的涵义:其一是循环型或封闭型故事结构;其二是达到成功和完美的幸福结局。
简述荒诞派戏剧的主要特征?
一、荒诞、抽象的主题。荒诞派作家认为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其创作充斥着丑恶、恐怖、痛苦、绝望 。
二、支离破碎的舞台形象。既无时空观念,又无戏剧结构;既无鲜明的人物形象,又无扣人心弦的戏剧冲突,在舞台上只有一群被世界压扁了的可怜虫,这些人举止怪异,语言颠三倒四,思路混乱不清,动作毫无连贯性。作家一次表现世界的“真相”
三、奇特怪异的道具功能。通过舞台形象、道具、灯光把人物的局促不安加以外化,把自己的思想变为视觉形象,延伸了戏剧语言。这种掩藏在荒诞外形下的痛苦恐怖更深沉强烈,是西方社会不少人心理特征的真实写照。
幼儿思维的主要特征?
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是直觉行动思维,这种思维与对物体的感知与儿童自身的行动分不开,思维是在行动中进行的,不能在行动之外进行思维,与行动分不开。
在此阶段幼儿不断的探索、尝试、错误、学习,有目的的通过调节手段来解决面临的问题,比如搬个小凳子踩上去拿高处的玩具和食物。
因为幼儿不能离开物体和行动而主动的计划和思考,所以思维不具有计划性和预见性。
幼儿文学的主要特征?
幼儿文学的文体特征
①幼儿文学是开启心智的启蒙文学,有利于幼儿认识世界的万事万物,帮助幼儿了解一些日常生活的内容,对幼儿的心理活动也有启蒙引导作用。
②幼儿文学是深人浅出的口语文学,因为幼儿主要是通过“听”来接受文学的,这就要求幼儿文学的语言必须明白浅显,在幼儿所能掌握的词语的范围内讲述。
③幼儿文学是趣味盎然的快乐文学,它以生动活泼的语言、曲折有趣的情节、天真稚拙的童真感染着孩子,带给他们无尽的快乐。有的作品并不蕴含着什么道理和深意,只是单纯地逗乐,在处理情节时非常讲究技巧。
戏剧的意思是什么?
戏剧是演员扮演角色,是在舞台上当众表演故事情节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我国,戏剧一般是戏曲、话剧、歌剧的总称,也常专指话剧。在西方,戏剧(英文drama)即专指话剧。世界各民族的戏剧都是在社会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由古代民族、民间的歌舞、伎艺演变而来的。后逐渐发展为由文学、导演、表演、音乐、美术等各种艺术成分组成的综合艺术。构成了戏剧的特有艺术形式。戏剧的基本要素是矛盾冲突,通过演员和布景再现现实生活的矛盾冲突,使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激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反应,达到教育和审美的目的。戏剧按作品类型可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按题材可分为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按情节的时空结构可分为多幕剧和独幕剧。幼儿戏剧的由来?
更好地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能力。所以在幼儿园开设了戏剧课程。
简述幼儿散文的主要特征?
1)内容真实,亲切可感;(2)语文精当,富有童趣;(3)题材丰富,形式自由;(4)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答案:(1)内容真实,亲切可感;(2)语文精当,富有童趣;(3)题材丰富,形式自由;(4)情感真挚,意境优美。
与儿童情感相契合的抒情性 2.追求富于儿童情趣的本真性 3.叙述方式的故事性4.与儿童审美特点相适应的灵活性
不属于幼儿戏剧的是什么?
成人看的言情剧之类的小孩儿不宜看,幼儿应该看一些励志的、宣传中国传统美德的片子。
幼儿戏剧的演变历程?
20世纪初,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思想传人我国,许多知识分子在改革学校教育的同时,也引进了欧美学校设置的体育、音乐、美术等课程,并且提倡儿童戏剧,把它作为学校开展课外活动的重要内容。
“五四”运动以后,郭沫若、郑振铎、叶圣陶等都为孩子们写过儿童剧。1922年,黎锦辉在《小朋友》杂志上发表了儿童歌舞剧《麻雀与小孩》,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幼儿戏剧。以后,黎锦晖又陆续创作了十余部儿童歌舞剧,其中《葡萄仙子》、《月明之夜》、《三蝴蝶》等都是可供幼儿观赏的童话歌舞剧。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剧作和舞台演出的主要任务在于宣传抗战、动员斗争,当时也很难谈到有什么“幼儿戏剧”。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儿童戏剧事业迅速发展。出现了不少可为幼儿观赏的作品。如张天翼的《大灰狼》、乔羽的《果园姐妹》、《森林的宴会》、老舍的《宝船》等,包蕾原作、经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小喇叭”节目配曲的《小熊请客》、刘饶民的《小兔子领尾巴》、金近的《兔妈妈种萝卜》等童话歌舞剧和沈慕垠的木偶剧《老公公种红薯》。柯岩把诗歌、戏剧、游戏融于一体的《打电话》、《照镜子》、《红灯绿灯和警察叔叔》,更是直接进入幼儿园中、是小朋友十分乐意扮演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