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留守儿童群体,之前会感觉距离自己很远,现在才发觉不是那么遥远。因为自己上班后,也要一天才能看到孩子,虽说分别的时间没有那么长,但是却体会到了这种感受。
那么,留守儿童应该受到格外关注。第一,要多关切,父母需要定期回家看望孩子,不只是是物质上关心,精神上也要多抚慰;第二,最好每天都能与留守儿童视频,如今信息社会网络如此发达,运用高科技实现与孩子的情感沟通不成问题;第三,多与孩子的老师和学校沟通,了解孩子的近况,尽到父母应尽的责任。
留守儿童该怎么教育?
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习:1. 学习指导,督促行为转变。课堂上,关注留守学生,从学习上多予以指导。如多让发言、朗读,多让上台展示;对成绩差的留守孩,多开小灶,多辅导。教师要把握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积极主动地和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切实做到用爱温暖孩子的心,用言语指导孩子的行为,用情感激发孩子的成就甘,培养留守儿童勇于面对生活,对前途和未来充满信心的乐观心态。 2. 加强联系,沟通感情学科渗透,促进心理发展。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学习是学生的主导活动。要把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作为首要任务,认真挖掘,善于利用各科教学中蕴含的心理教育的内容和素材,创设有利于实施心理辅导的情境,达到潜移默化进行心理辅导,改变学生行为的目的。农村双亲在外的打工子女,尽管逢年过节能与父母团聚,但这短暂的相聚是不能满足其情感需要的。 3 .晓之以理,思想激励,活动体验。读初中的青少年,其思想还处于幼稚阶段,虽也朦胧地感觉到父母离乡背井的艰辛与苦衷,但却缺乏深层的理解。有的在心里埋怨父母,把其转嫁到学习上,甚至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思想;有的则不珍惜父母的劳动,用起钱来大手大脚,甚至用父母的血汗钱出风头、要面子、赌博等。组织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社会实践活动等,让留守儿童认识自己的父母、理解父母打工的辛苦,学会理解父母、爱戴父母,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温暖,老师的关心,同学的友爱。 4 .以教师关心为突破口,设身处地,动之以情。人是需要感情交流的,物质生活并不是人生的全部。师生关系是儿童人际关系的一部分,它体现儿童社会交往的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并影响儿童的学业成绩和学校行为。父母外出,亲情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在很大程度上会把对父母的情感依赖与需求转向教师。 5. 提高父母对孩子教育问题的认识。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若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健康的体魄、良好的品德和优秀的才干,父母是要有奉献精神的。因此,父母在这方面应有开阔的眼界和长远的打算,在物质条件基本满足的情况下,应该多为下一代考虑,多关心他们的成长与发展。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