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学习新的教育政策,因为政策会随着时间变化。说不定3年前的优质课现在就是有问题的课。其次,有机会多多到外地去学习,参观,交流。学习别的幼儿园优秀的教育理念
如何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
你好!
我认为作为教师,首先要对高、初中新课程有所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一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规范,做一个比较好的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课前预习、动手实验;良好的学习规范,比如,一些解题规范、公式理解等等。只有把这些前期工作做好,那学习肯定能上新台阶,从一下4个方面看:
1、进行知识上的复习与补充
因为初中到高中有些知识需要复习,
好像,在第一章力学中大部分内容初中已学过的,如: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在初中也有了;在教学中必须做好新旧知识之间的过渡和衔接。
知识有些需要必要的补充。比如:数学方面知识,如三角函数、斜率、弧度概念、极限思想等等。
2、注意把握教学起点
高一阶段教学起点高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吃力
比如,对物体受力分析,初中学生也接触了,教学中,我个人看法是“按序分析”→“隔离分析”→“定态分析”→“动态分析”,我们在一个时期内,将受力分析的思想、方法让逐步学生体会,而不是一蹴而就。
另外,我们还要把握起点,还要控制课堂容量。
3、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新课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是“体验”与“生成”;表明物理知识不是简单的知识积累,需要学生“内在的消化与吸收”,这就是要注意新旧知识的同化和顺应。
对老师而言,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顺利地利用旧知识来同化新知识,避免人为的“走弯路”,可以降低高中物理学习的台阶。
教学中,比如举的一个例子,“路程和位移”也属于这种情况,从标量到矢量,这就是知识的迁移过程或顺应过程。
4、增加教学层次,促进知识螺旋式上升
从视频中看到,一个老师提到高中知识特点是螺旋式上升的
我们在讲牛顿第二定律解题时,就要注意进度控制。
先讲水平面上的问题,再讲斜面问题;先讲一个物体受力情况,再讲两个、三个物体受力的问题,或者说,的先讲单个物体问题,再逐渐深入到连接体的问题。
对于知识难点,要想办法把信息传递过程逐步延长。把知识拉成线,拉成条,化整为零,知识消化过程,给学生思考的空间。
同时要让知识在不同阶段,可能还要反复出现,逐步加深。
换位思考。
充分备课。
准备一桶水,如果讲课需一杯水。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