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

幼儿园自主餐点概念界定?

一直以来,在幼儿园里,孩子们吃什么,吃多少都是被规定好了的,孩子并没有自己选择的权利,那么,幼儿园的孩子们是否可以为自己选择自己想吃的食物吗?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吃饭问题是关系民生的第一要事。一直以来,不论是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教育管理者还是教师,对于幼儿在园吃饱吃好吃安全的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幼儿园几乎都已经做到了“严、细、实”的操作规范,进货把关、操作流程、留样备查,环环相扣,严格翔实,保障了幼儿用餐的安全与健康。为了更好地服务幼儿,笔者认为,除了提供安全营养的食物,孩子是否喜欢也应纳入幼儿园餐饮工作的评价体系中。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健康领域的策略支持多次强调,要为幼儿提供均衡化的营养和多样化的食物。那么对于幼儿园这种集体用餐的环境,如何为幼儿提供多样、个性、自主、真心喜欢的餐点呢?

配餐要自助

曾经跟一个已经是大二的学生聊天,他说他现在很多的心理阴影都是小时候留下来的。我问他是什么阴影。他说在幼儿园吃饭时,教师都要求吃干净,即使自己不喜欢的菜也得吃光,而且只有吃得又快又干净才能得到教师的赞扬。于是,孩子是否真的喜欢,摆上了我们的议事案头。

我们幼儿园开始尝试改变,一是自助配餐并对调味类蔬菜(例如香菜不统一烹饪)设立“调味自助区”,让有需要的幼儿自选。幼儿之间的模仿力非常强,采取这种方式后,原来不喜欢吃香菜的小朋友也会学其他小朋友的样子去自助区选取香菜,久而久之,不偏食不挑食等良好的饮食习惯逐渐养成。二是增加菜品种类,增加孩子选择的空间,让孩子真正有自主选择的权利。三是调整菜肴做法。如木耳和姜等调味类蔬菜的使用,采取改变烹调方式改变口味的处理方法,木耳搅碎入料、姜丝拌成酸甜味等。做包子时,可以为孩子提供荤、素、糖、豆沙等不同的配馅,以此达到让孩子在有胃口的前提下,摄入充足的营养成分。四是做好家园沟通和就餐环节的巡视工作,对幼儿的饮食习惯进行调查了解,及时调整对菜品的选择。

取餐要自主

为了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我们一改原来教师分餐或者值日生分餐的形式,转变为让孩子自主取餐。自主取餐在尊重孩子年龄特点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小班上学期尽量采取教师分餐和能力较强的值日生分餐制;小班下学期采取半自主分餐制;中班后,随着孩子自理能力的不断增强,可以完全自主取餐。

采取自主取餐需要注意几点策略:一是菜品的温度要控制在60摄氏度以下,以免烫伤;二是炊具的放置高度在30厘米以下;三是向幼儿传递按序取餐的文明行为;四是倡导节俭的美德,吃多少盛多少,遵循少盛多添的原则。

在自主取餐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引导,提醒孩子取餐尽量做到多样化,但是切记不要过分引导,否则只能是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适得其反。

这种自主加干预的方法,让孩子吃得更自主、更多样、更健康,真正做胃口的“小主人”。

做回孩子体验用餐

笔者遇到一个情景,早晨入园时,小薇拉着奶奶的衣服角不肯进去,而进幼儿园的条件是必须让奶奶和教师说好,不在幼儿园吃早点。

为此,笔者对一所幼儿园做过一次统计,早上不在幼儿园吃早点的孩子比例高达40%。这种现象让幼儿园真的很无奈,从原材料进货渠道到营养均衡的考究,严格把关的一道道“美食”端上孩子餐桌,中间不知道历经了多少付出。可是,一边是园方的煞费苦心,一边是孩子的“不领情”。

丰子恺曾说过:“世间的大人们,你们是由儿童变成的,你们的童心不曾完全泯灭。你们应该时时召回自己的童心,亲自去看看儿童的世界,不要误解、摧残他们的美丽与幸福,硬拉他们到这枯燥苦闷的大人的世界里来。”这段话生动阐述了读懂孩子的重要性。

用餐是幼儿在园生活的重要环节。我们应该经常坐下来,坐到孩子的餐桌旁,与孩子一起体验感受,尝一尝他们盘碟中的饭菜。只有在充分了解孩子的基础上,幼儿园才能为孩子提供最适宜的教育和饮食。

幼儿园应该像加强教学工作一样加强幼儿饮食工作的调查和研究,做到餐点时间巡视,调查询问实际情况,及时掌握孩子喜好。做一回孩子体验他们的真实用餐情况,那样才能让幼儿园成为幼儿舌尖上的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