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语文教学中运用的信息技术有哪些?

一、信息技术是语文教学的工具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使用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就是语文教学的工具。它是师生有效交流的通道。这种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即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语文学科,有别于其它学科的地方在于它既有鲜明的独立性,又具有广阔的兼容性。学生既要掌握语言文字,又要涉及历史、哲学、科学及艺术体育等学科知识,同时也牵涉到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将课内知识向课外延伸,不仅要让学生学习大纲规定的教材内容,更要了解古今中外辉煌的人类文化,尤其要了解当今飞速发展的经济、文化知识和科技动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为此,教师要注意把教材内容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举一反三,填充知识,充分利用网络媒体中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知识,加大课堂知识的容量。如学习都德的《最后一课》时,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普法战争,了解法国人民同仇敌忾地面对普鲁士军队的屠杀掠夺,从而理解文中借最后一堂法文课,所反应出来的法国人民深厚的爱国情感,感受哈默尔先生独特的人格魅力。

二、信息技术生成教学资源

科技的发展,使现代中学生的学习不再受时空的限制,他们的学习天地也不仅局限在课堂上。现代信息技术生成了庞大的教学资源,使学生们在课外利用广播,电影、电视、计算机等多种媒体,可以随时随地有选择地学习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各种知识,在有效的时间内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加大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育训练水平。解决传统学习中,学生想要广泛阅读,多方拓展的难题。把超大容量的、形式多样的语文资源智能化地整合在一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搜索相关适宜的试题,复习资料,进行知识的巩固测评,很好的实现因材施教,解决教学中的个别差异,全面提高教学效率。

三、信息技术深化思想教育

加大力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是新教材的编写意图之一,也是新形势下赋予语文教学的一项重任。新教材在编写时,把许多思想教育的素材都巧妙地融于课文中,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上课时要借助网络资源来挖掘出这些课文的德育功能,对学生渗透思想教育。如学习中可以把都德的《最后一课》与老舍先生的《第一堂课》做比较,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感受不同国度沦陷区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对侵略者的仇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对于爱国情感的挖掘这一学习目标,学习中学生既读文,又赏图,还看电影,甚至听唱国际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地完成学习。因为采用了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课堂教学气氛会更宽松和谐,教学过程会更流畅高效,教学效果将更扎实全面。

四、信息技术营造教学氛围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引入新课是每节课的首要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往往是每节课的首要环节,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分钟,但它往往影响着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一个好的开端,犹如磁铁一般,把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吸引过来,集中指向教学内容。一个好的开端,有时犹如一首歌曲优美动听的前奏,敲击学生求知的心弦,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为一堂课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比如说我在教学七年级教材中的《黄河颂》时,课前先播放黄河大合唱视频,集图象,声音,动画,文字于一体,加大环境气氛的渲染。视听结合,使教学内容生动形象,感染力强,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从而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能打破以往陈旧的、刻板的引新模式,给予学生新奇感。结合视频精心设置问题情境,又能给学生以疑惑的悬念。新、奇、疑都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启迪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唤醒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美好情感的有效途径。.

五、信息技术提高学生素质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能成为知识的主人,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语文是一门人文科学,它所涉及的范围很广。这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通过多种途径来获得经验和知识。而信息技术就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可以让我们在有限的时间,空间内了解大量相关联的知识,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甚至可以动手把学习内容进行艺术加工。在指导学生创作“月牙泉水位下降的原因”这一小论文时,我班学生就利用网络查找自己需要的资料,他们在网上采集图片,数据,相关史料,这样的活动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和信息能力的提高,好处是不可估量的,这一切都有益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总之,语文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是一种有效的直观的教学手段。它形象生动,具体逼真。通过音乐,视频,讲述一个故事,描绘一方风景,再现一段历史……让学生在声、形中受到感悟、启迪和教育。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在教学中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自已制作一些多媒体课件来教学。这样对优化语文教学有立竿见影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