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我为什么不让孩子早识字

《巧虎学汉字69集》百度网盘高清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链接:

提取码: jhv1     汉字、汉语有其自身的规律,根据规律教学汉字,可以提高识字效率;还要遵循儿童的认知规律,依据儿童的思维特点进行汉字教学,否则,不仅会降低识字效率,而且不利于儿童思维能力的发展。

许多家长存在一些片面甚至是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认为识字越早越聪明,把孩子的学习看得过重,期望值过高,许多孩子被父母从幼儿园接回后并不是直接回家,而是被送往各种学习班学绘画、学钢琴,小小年纪就背负了父母过多的期望,很容易造成子女学习压力过重,严重的就会出现心理行为问题,如睡眠障碍、饮食障碍、情绪障碍(如恐惧、焦急、易怒等)、遗尿、多动和抽动(如挤眼等)。

专家指出,要避免孩子出现类似的心理行为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要重视孩子的天性,多给孩子一些自由玩耍和游戏的时间。在玩耍中,孩子们可以学会与人相处,模仿伙伴们的为人处世方法,学会忍让、宽容、合作等人际交往的优良品质和性格。家长应该在孩子的玩耍和游戏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而不是违背孩子成长的正常发展规律,管束过严,经常打骂,这样得到的结果只能与家长的主观愿望相反。

识字不宜过早,揠苗助长无益成长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今家长总是想超车。近日,杭州新华实验幼托园对大班230名家长,以及附近小学一年级100名家长进行幼小衔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家长最怕孩子在识字方面存在差距,所以总是提前让孩子背唐诗、识汉字。

识字对于幼小衔接真的这么重要吗?昨天,在2010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学前教育幼小衔接研讨会上,杭州青蓝小学一位二年级家长现身说法:“我家孩子就是属于识字不算很多的,学前才认识200个字,所以刚读书时孩子书写偏慢,但是升到二年级后,随着识字量的增加,这种差异自然而然消失了,孩子照样能很好适应小学学习生活。”

“孩子识字并不是入学的一个重要储备。”青蓝小学校长王红军说,“小学一年级上半学期数学的应用题都会由老师来读的,后半学期才让孩子自己读。一年级上半学期孩子识字400个,写字100个;一年级下半学期识字550个,写字250个;二年级上半学期识字450个,写字350个;二年级下半学期识字400个,写字300个。从这些数据看,孩子的入学储备识字并不是最重要的。”

新华实验幼托园园长杨蓉对此表示赞同:“我们幼儿园不会教孩子机械式地识字,一般在游戏过程中、活动中才会带到一些汉字。早期阅读不等于早期识字,孩子的识字经验一般都在同伴中发生,有的孩子会识字了,激发了还不会的孩子,只有在孩子感兴趣时,教师才会帮着念。”

浙江省教育厅巡视员张绪培呼吁,幼儿园应该把孩子该做的事做好。他说:“新近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幼儿教育要‘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想超越,幼儿园想把小学的事做了,小学想把中学的事做了。我们坚决反对幼教小教化。”

家长莫急,孩子不宜识字过早

早教往往被家长等同于幼儿教育中的知识教育,很多家长在送孩子去早教中心后,总是会问今天学了几个单词,幼儿识字多少?可实际上大部分的早教机构,并不急于给孩子学习知识,更多的是锻炼大脑成长发育。然而在传统上,不少家长仍然把识字量作为孩子早期智力发展的重要指标和成果。所以针对幼儿识字该不该从早抓起?孩子从什么时候识字较好呢?有一系列争议,今天黄金玩学中心的老师为您来解答。

老师认为汉字其实也就是象形文字,也可以算是一种图形。而幼儿在0—3岁时主要发展的就是图形记忆力,所以对这个阶段的孩子来说,不管是图、字或者人脸,都是图形。所以汉字相对这个阶段的幼儿来说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把孩子困在家里,面对枯燥的文字,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从科学角度来说,让幼儿识字过早的确可以一定程度上使大脑部分功能得到开发。但如果把早期幼儿识字等同于早慧,就混淆了识字和学习能力这两个概念,并不是说识字早、识字多的孩子,将来就一定学习好。

根据研究表明幼儿识字的最佳年龄阶段是3—6岁,在经过2年学习,中班孩子一般能认字1200个左右。专家分析认为,如果儿童在6岁前学会2000个汉字,一般就没有阅读障碍了。而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黄金期,这时给大脑越多刺激,孩子就越聪明。而人的感觉不外乎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味觉和本体觉着六个方面,只要让孩子多接受这六个方面的刺激,就能全面促进大脑的神经发育,而我们的早教中心就是给孩子提供一个多元刺激的机会。

所以,当孩子还接触这个世界时,家长们可别太心急。我们的教育重点是在早期教育中培养孩子各方面的全面发展,熟悉生活常识,独立坚强,而非是在上幼儿园之前学会了好几百个汉字,但却连自己都照顾不了,离不开父母,融入不了幼儿园这个小学堂。

儿童不宜过早识字

一位新西兰的幼儿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两个真实的故事:这位老师有2个孩子,二女儿刚出生时,她一边给小宝宝喂奶,一边给3岁的大女儿念一本童话故事书,一连几天念了很多遍。有一天,她忙着给小宝宝换尿布的时候,3岁的大女儿拿起书来,一字不落地念出书上的内容,到该翻篇的地方就能准确翻篇,要知道那是一本文字很多的书,于是这位老师忍不住惊呼:“哇,我生了个天才!”

后来,当大女儿7岁时,恰逢搬家,又把这本书翻出来,妈妈说,“瞧,这是你小的时候最喜欢的一本书,那时候你还会念呢!”此时大女儿已经学习认字了,于是再拿起这本书来读,却吭吭吧吧地非常吃力。这位老师对我们解释说,大女儿在3岁时“念”那本书,其实只是模仿性的背诵,因为妈妈念的次数多了,孩子无意识地记住了书的内容。等到了7岁,阅读需要经过大脑处理、识别、理解时,反而念得没有以前流畅了,而此时才是这个孩子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这位老师到澳大利亚一所学校教书时,校长给她讲了这么个故事:每个孩子入学时都会参加面试,为了解孩子的阅读能力,校长给孩子准备了不同级别的阅读书籍,每级的颜色不同。有一个家庭共有5个孩子,都在这所学校就读,都参加过面试,某一年终于轮到最小的那个孩子来面试,他把第一级、第二级很快就念完了,一直到最高级别的阅读材料,全顺畅地念下来了。校长很吃惊,心想这个孩子的阅读能力怎么这么强呢?校长动了个心眼,找出其中一本书,让孩子把某个字找出来,这个孩子一下就蒙了。他其实是因为反复听了前面哥哥姐姐的阅读后,记住了书的内容,那不是真正的阅读。

儿童在3岁之前没有语义性记忆(semantic memory),只有肢体和情绪方面的记忆。到了3岁左右,当儿童的自我意识萌芽,不再叫自己为“宝宝”而是“我”的时候,他才开始真正的记忆(autobiographical memory)。所以,早期的自主阅读其实是毫无意义的。小小孩生活体验非常有限,对这个世界缺乏认识,给他一本书,即便他每个字都认识、可以念出来,却并不理解他念的是什么。学龄前的孩子最最需要的不是书本知识,而是亲身体验生活,用自己的感受去诠释这些体验,为将来的语义性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很小的孩子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的身体是干什么的,需要从认识自己的手和脚开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待他去探索去发现去摸去碰去捏去玩儿,在他的脑里留下印刻,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需要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其中的奥秘。有了这些体验,等到他上学的时候,他才能真正理解文字的含义。

无论是古代的教育家,还是现代的科学家,都告诉我们,儿童的语言能力(包括文字能力)与他们的运动能力息息相关,运动能力发展良好的儿童,语言能力也强。人类认知与反应的回路是“身体—情绪—理智”,我们的脑深受我们身体的影响,这一点在幼儿那里尤为凸现。大自然安排好了人类儿童在学龄前就是用身体去感知和学习的,他们在运动中开发大脑,孩子动说明他脑在动,静止状态则脑也在休息。所以,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将来语言文字方面发展良好,最佳方式肯定不是让孩子背诵静止的字,而是让他在大自然中奔跑、嬉戏,鼓励他多运动、多玩耍。

我不主张让孩子很小识字,这会破坏他们的视觉神经发育。我也不主张让孩子脱离了阅读单纯去识字,这会扰乱他们记忆神经的发育。识字的目的是阅读,而阅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才有意义,才能够让孩子保持兴趣。

市面上流传着一些“神童”的故事,这些孩子在三五岁,就能认识两三千个字。但是这种“识字”毫无任何意义,一个三岁的孩子,即使能够流畅地阅读报纸,却无法理解这些文字所传达的信息。这种“本事”,除了满足父母炫耀的心理之外,对孩子来说,弊端远远大于利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