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幼儿教育心理学问题: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问题: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是研究0——6岁幼儿身心发展阶段的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简述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研究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综合创造性原则;教育性原则等。

赫尔巴特教育性教学原则是指通过教学来进行教育的原则。知识与道德之间有直接和内在的联系,教育(道德教育)只有通过教学才能产生实际作用,教学是道德教育的基本途径。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也不存在无教育的教学。

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幼儿(一般指3岁至6岁)认知、情感、社交和发展等方面的学科。其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幼儿发展阶段:幼儿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身体和认知能力都在迅速发展,他们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和情绪控制等方面与成人有许多区别。因此,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幼儿群体,需要考虑他们的特殊发展需求和特点。

2. 儿童心理特点:幼儿在认知、情感和社交等方面的发展都具有独特的特点。他们的思维方式更加具体、直观,注意力短暂,容易受外界刺激影响,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较为简单。因此,在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中,需要关注这些特点,探究如何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

3. 家庭和社会环境:幼儿的发展不仅受到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还受到家庭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家庭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和亲子关系等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同时,社会环境也会通过幼儿园、社交互动等途径对幼儿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幼儿教育心理学需要关注幼儿与环境的交互作用,探究如何提供积极的家庭和社会支持。

总之,幼儿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特殊性主要在于幼儿的特定发展阶段、独特的心理特点以及与家庭和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些特点决定了研究方法和应用策略需要与幼儿的特点相适应,以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介绍?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心理学研究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1、客观性原则。

客观性原则实际上就是实事求是的原则,客观地研究人的心理和行为应该具备下列条件:①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观察的。这是指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有目共睹、有耳共听的。其他的人在大体相同的条件下也可以观察到,即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得到共证的。②所研究的心理或行为应该是可以测量的。所谓测量是指心理或行为可以被科学地观察和记录。

2、发展性原则。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客观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那么,作为对客观事物反映的心理也是发展变化的。人的心理的发展与其他事物的发展一样,是矛盾运动的结果。研究者遵循发展性原则,就是将人的心理活动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在发展中研究个体在不同年龄阶段上心理的发生和发展。在发展中研究心理活动时,不仅要求阐明人已经形成的心理品质,而且还要求阐明那些刚刚产生、处于形成状态的新的心理品质。

3、系统性原则。

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必须在各个因素的前后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中去分析认识。根据系统性原则,必须研究各个心理过程,心理特征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而不能把心理现象看成是孤立存在的内容去研究。

4、教育性原则。

在进行心理研究时,研究的选题、使用的方法和程序不应损坏被试(即被研究者)的身心发展,而应该符合教育的原则,特别是当被试是儿童时,由于他们的身心正处在发展阶段,认识能力较差,而且善于模仿,研究者更要注意这个问题。所以以人为对象进行心理研究时,在选择方法和程序时不能只考虑对所需要研究的问题是否有利,还要考虑所用的方法对被试的身心是否产生不良的影响。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学习幼儿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

1、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树立正确的“育人观”)。

2、提高幼儿教育工作效率。

3、提高教师素质。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代表人物:桑代克 事件: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

(二)发展时期( 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末)

尚未成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末)

作为一门具有独立理论体系的学科正在形成

(四)完善时期( 20世纪80年代以后)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现象。心理现象是存在于个人身上的,主观的精神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其中,心理过程又包括知情意的过程,而个性心理又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心理学不仅研究心理现象,同时还研究外显行为,通过外显行为推测心理现象,通过心理现象预测外显行为。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理论依据?

幼儿教育心理学是在幼儿教育学和幼儿心理学基础上形成的一门学科。一门科学的研究任务决定于其本身的科学性质,幼儿心理学的独立,服务于幼儿教育改革,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

它主要研究幼儿学习的规律与特征以及教师有效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促进幼儿学习与身心的健康发展。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是什么?

幼儿教育心理学的任务:

1、揭示幼儿学习特点与有效教学的规律。幼儿教育心理学根据幼儿发展特点,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幼儿学习的基本方式、特点与规律,游戏在幼儿学习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幼儿认知、语言、社会性等领域学习与发展的特征与规律都需要深入系统地研究。它对幼儿学习与发展规律的揭示,对教师教育教学问题的阐述,对教师左右的阐释,以及对幼儿学习的测量与评价等,都在不断地充实幼儿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资料和研究内容。

2、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尽管以幼儿学习与教育为主题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但它的理论体系还未真正完善。因此,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发展,首先要加强基本规律研究和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形成富有幼儿学习与教育教学特点的理论体系。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借鉴和依赖国外的研究成果和框架体系,要体现中国的地域的特殊性与文化的独特性,构建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幼儿教育心理学理论体系。

3、科学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幼儿教育心理学要帮助幼儿教师理解幼儿的学习过程、学习特点以及科学的幼儿教育教学方法,促进幼儿的学习,实施有效教学。幼儿教育心理学的建立必然为科学的幼儿教育,特别是为幼儿教师开展科学、适宜、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基础与实践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