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

生命教育的理论依据?

01


生命教育的现实背景




1. 生命教育的国内发展现状


生命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随后在诸多发达国家展开。我国台湾地区于 1997 年开始推动生命教育的发展,而大陆地区的辽宁省、黑龙江省和上海市,较多由官方推进生命教育。当前,我国也越来越重视青少年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写入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成为与体育、劳动教育、安全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并列的六大教育之一,这等于从国家层面为生命教育颁发了许可证。


我国生命教育在认识和实践领域里的空白点还很多,尤其是落实到生命教育课程开设及实践环节的研究还很不充分。




2.我国生命教育诞生的动因


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针对现实中个体生命的自杀、意外亡、伤害动物生命等现象,而现实教育中有关生命内容的课程缺失,需要补上这一课;二是伴随生命价值在本时代的凸显,教育理论界开始从生命视角反思教育问题、探寻本真教育。在此期间,生命教育的内涵,从现实的角度看,主要是预防自杀,保护生命不受伤害;从理论角度看,生命是教育的基点,生命教育是本真教育的回归。


02


生命教育的概述


1.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一词,自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教育视野中出现以来,人们对其内涵的理解、概念的界定多种多样、众说纷纭。


(1)生命教育是关于生命的教育。


(2)生命教育落脚于终身教育、全人教育、心灵教育、意义教育、价值教育。


(3)生命教育是 “真”“善”“美”的教育。




2.生命教育的层次


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3个层次。




3.生命教育的体系


黎建球(2001)认为,生命教育也是一个多维度、多层次的体系。四个向度:生命教育的核心理念是全人教育,从全人教育的观点来看,人是活在天、人、物、我的关系中。五个取向:即生理取向、心理取向、生涯取向、社会取向和死亡取向的教育。


03


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1.台湾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根据生命教育内涵的六个取向,借鉴我国台湾学者的思想及有关生命教育的课程设计,结合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各单元内容设计主题如:①揭开死亡的神秘面纱;②生命的历程;③生命的乐章—活着是为了什么;④生命的挑战;⑤自我与他我;⑥自我实现。




2.美国生命教育课程设计


美国的《health & wellness》 七年级的第一课“为健康负责”,其设置的学习目标是:健康的三个组成部分是什么?影响健康的因素有哪些?训练健康行为的步骤是什么?怎样设置健康目标?课文围绕这些目标分别说明了“健康的三个组成部分”“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怎样训练健康行为”以及如何“制订健康目标”。该教材强调十大技能,如使用沟通技巧、使用抵制技巧、冲突、设置健康目标、做负责任的决定等,在每课都安排 1-2 种技能的训练。




国内的生命教育教材基本上都是以故事、案例为主,在叙说故事后,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讨论和思考,这种讨论和思考虽然也是活动,但更多的是思维活动,而不是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可以培养学生的理性判断和选择能力,但在活动中缺少真情实感的体验,不利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


04


生命教育课程设计思路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


生命教育可以作为独立于心理健康教育之外的一门课程,因此,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领域中,如何既联系又区别于一般的生命教育课程设计,使得生命教育在心理健康教育领域发挥其教育意义和价值?




1.从生命教育的内涵上来看,心理健康领域的生命教育,可以是生命之 “善”和“美”的教育。


前者是如何对待生命的教育,即生命德育。主要体现为生命价值的教育和关爱生命的教育,如生命价值高于一切,生命的本体价值与生命的价值追求等;保护生命、关心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责任生命、相信生命、感恩生命、给予生命。后者是探寻、理解与感悟生命之美的教育,即生命美育。主要体现为以生命美学为基础,开展欣赏生命、激扬生命、展示生命、丰富生命、完善生命、美化生命、享受生命等教育。




2.从生命教育的层次来看,心理健康领域的生命教育包括生存意识教育、生存能力教育和生命价值升华教育3个层次。


(1)生存意识教育,实际上也就是珍惜生命教育。


第一,进行生活态度教育。例如:培养积极应对挫折和矛盾的态度。第二,进行死亡体验教育。


(2)生存能力教育。


生存能力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动手能力,尤其是基本的生活自理和自卫能力。二是加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一个人对环境的认识、利用和改造能力越强,对环境的依赖性越小,其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三是增强抗挫折能力,特别是增强心理的调适能力。


(3)生命价值升华教育。


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个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肯定自我,将人生的蓄积发挥出来,从而最终实现自我。




3.从生命教育的取向来看,心理健康领域的生命教育可以包括:生理取向的生命教育、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和死亡取向的生命教育。


(1)生理取向的生命教育。


身体是生命的有形物质载体,人对于生命的思索首先在于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因此,生理教育是生命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通过生理教育,使学生懂得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尤其是青少年,他们更需要生理教育来了解自己身体的巨大变化,从而适应心理的变化。


(2)心理取向的生命教育。


人类在长期适应环境的过程中产生了意识与心理,这是为人的根本特征。保持心理的平衡、知情意行人格统整,这是个体发挥自我潜能、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基础。


(3)生涯取向的生命教育。


在生理和心理健康的基础上,在自我人生价值观、信仰的指导下,个体将通过社会实践来实现自己。


(4)死亡取向的生命教育。


死亡是人生最大的失落,开展死亡教育,给予悲伤情绪辅导,使个体坦然面对和接受他人的死亡,更加体验到生之可贵,进而珍惜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