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建立起对历史发展的整体认识体系,通过史料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科学地引导学生认识历史发展进程中的重大历史问题,如重要的历史人物、事件等,并在此基础上坚持以学科主干知识为载体、以能力立意为指导,通过课堂教学和章节训练,使学生掌握重大历史发展的来龙去脉,比较鉴别历史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揭示历史发展规律及其相互联系。判别历史的主干知识,就是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以现代意识和历史学的社会教育功能为指导,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现实和《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及考纲,精心研究历史发展的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然后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历史主干知识的概念内涵,把握重要史实。这样学生才能对中学历史有一个大体认识,基础知识才能在“教与学”、“练与评”的过程中较好地落到实处。
学生的历史素养,重要的就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即让学生正确地评价历史事件,弄清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解释历史发展的重要现象,并根据历史对当时社会的影响提高自己正确认识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认真地分析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能力水平,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让学生参与课堂的教与学,培养学生积极思维的能力。同时还要求教师善于研究教材、考纲;善于研究每一个学生的知识结构。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使学生正确地理解、分析重要的历史事件、解决历史问题。
一般来讲,学生必须具备以下历史素养能力:按时间顺序进行思维的能力;历史的领悟能力;历史的分析和阐释的能力;历史的研究能力;历史问题的分析和做出决定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是很好地实现中学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在实际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缺乏基本的“历史时间观”,不能按时间顺序思维。这样学生在实际处理历史问题的时候,是不可能准确分析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和解释历史的因果关系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强调“历史的时间观”。“时间观”的培养,是历史教学的出发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教与练,让学生动手、动脑,通过点点滴滴的训练提高能力。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我们经常发现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不足,解答“历史材料题”时困难重重。因此,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成为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任务。那么,如何正确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学生阅读历史事件的能力,就是对历史事件的认知、领悟能力,就是通过对所给的历史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分析的能力。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必须使学生的想象力、观察力得以开发,使他们通过阅读,注意到历史叙述中所显示的人物动机和意图,领悟历史的叙述中的现象和本质。在阅读历史文献时,特别要求学生避免用现今的观点和价值标准判断衡量历史,而是要历史地考虑事件的前后联系和具体情况。
要促进学生对历史的领悟,必须让学生学会利用历史地图、照片和各种图像资料,并进行分类、解说。在这种对历史的感性认识中,确定历史文献或叙述的作者和来源、比较和对比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及人物、行为和制度、区分历史的事实与历史的解释、注意到各种各样的观点。并通过这种形象的认识,分析简单和复杂的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比较相关历史事件,从而一步步地培养学生的阅读水平。
对历史进行直接的探究,最能促进学生历史素养的提高。探究历史往往是在运用各种史料和接触相反的看法时发生的。进行历史探究最直接的方式是:鼓励学生分析各种史料,让学生思考这些材料是什么人、什么时间、为什么和怎样做出的,其证据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可信性如何?从中反映出作者什么样的观点、利益和背景?这些材料是对事件加以叙述的全部依据吗?作者依据这些材料能做出什么样的解释?从而使学生在历史知识的学习中全面、客观地认识历史、评价历史,最终提高历史的阐释能力。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活动,是提高学生历史素养的又一种最佳手段。因为学生要解决问题,就必须正视历史的时代问题,对当时当地的政治、经济、思想等联系进行分析、思考,并加以比较,这些活动都会使学生更深入地参与历史教学。例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最早兴起于东南沿海?要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就必须联系中国古代明清的经济、东南沿海的地理位置、近代这里的社会、经济状况及其变化等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这样的教学,学生在历史问题的分析中提高自己认识、评判历史问题的能力。同时历史学习不仅要了解过去,还要认识现实,所以采取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参与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更好地培养现代中学生的人文素养,为我们的社会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面对当今社会的发展和中学历史教学、高考的实际,历史教师任重而道远。但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不能因这个目标实现的艰难而失去自信。因为不是因为有些事情难以做到,我们才失去自信,而是因为我们失去自信,有些事情才认为难以做到。
学生历史素养的培养,任务艰巨,我们必须努力工作,绝不辜负时代的重托,学习历史,服务当今,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