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人类社会和教育实践活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人们对教育的起源有不同的认识。目前,教育理论界主要有教育的神话起源论、生物起源论、心理起源论、劳动起源论等众多说法。
1、教育的神话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跟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即教师的出现、教育的产生,都体现了上天的意志。西方也有与东方相同的认识,认为教育起源于神话。
2、教育的生物起源论
这种观点是把人类教育的起源归结于动物的本能行为,归结于天生的生物行为,认为教育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生物现象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教育过程是按生物学规律进行的本能的传授活动。这种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哲学家、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以及英国教育学者沛西·能。教育生物起源学说史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和近代以来的自然教育思想为指导的,并且看到了人类教育与动物界类似教育行为之间的相似性,否定了教育的神话起源说,其开创性值得肯定。
3、教育的心理起源论
这种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的无意识模仿。美国教育家孟禄认为,“原始社会的教育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简单的无意识的模仿。儿童对年长成员的无意识的模仿就是最初的教育的发展。”实质上,这种观点与生物起源说有相似性。因为如果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那么这种“无意识模仿”就肯定不是获得性的,而是遗传性的,是先天的而不是后天的;是本能的,而不是文化的和社会的。
4、教育的劳动起源论
教育劳动起源说是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下产生。它的理论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是恩格斯的《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恩格斯看来,劳动是整个人类生活的第一基本条件,劳动创造了人的本身;劳动是教育产生的基础。这种观点认为,因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劳动过程中所产生的需要,而以制造和利用工具为标志的人类的劳动不同于动物的本能活动
5、教育的生活起源论
20世纪80年代,我国有学者提出了类似“教育生活需要起源论”的观点,认为生活与劳动是并列关系,教育不仅要传递劳动经验,还要传递生活经验,正是在适应和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基础上才产生了教育。有学者指出,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的教育观——“教育即生活”——便体现了教育的生活起源论思想。杜威认为,教育没有目的或者没有外在目的,如果教育有目的,那这目的就是在教育本身之中。他认为,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即教育促进儿童本能为核心的先天心理机能不断展开、生长的过程。儿童本能的生长总是在生活过程中实现的,或者说生活就是生长的社会性表现。
6、教育交往起源论
“起源”应说明该事物由何而生,从何演化出来。显然,要探明这一点,有必要对该事物产生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进行分析,但又不能停留于此,还应该进一步教育从中脱胎的事物,或称为教育的原型。这类特殊交往逐渐形成较为固定的内容和较为固定的教学关系是,教育活动也就此产生了。可见,人类教育活动源于交往,在一定意义上,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
7、教育的需要起源论
需要起源说是劳动起源说的逻辑延伸,它包括三种略有区别的主张:生产劳动的需要说,社会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说,社会生活和人类自身发展的需要说。
生产劳动的需要说主要代表人物是沙毓英等。沙毓英在《教育是特殊范畴》一文中讲:“教育是在劳动过程中,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而产生的,由于生产劳动的需要产生的教育,从一开始便既与生产力、又与生产关系有密切联系”
8、教育的前身起源论前身起源论者认为,人类教育起源于古猿的教育,即古猿为了维持自己的类的存在而将自己固有的求生技能传授给下一代的行为。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孔智华、陈晓菲等。
9、教育的家庭起源论家庭起源论者认为,教育起源于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抚育即教育,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的教育史学家凯姆佩尔等人。
10、教育的社会化影响论社会化影响说认为,教育起源于产生了语言后的原始人类对年幼一代所施加的社会化影响,其代表人物是马兆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