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东方红小学五年级时因会打乒乓球,我有幸成为高邮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乒乓球班首批学员。正是在少体校打下的基础,乒乓球已成为我一生的爱好。
时间回到1972年暑假的一天上午,县体委决定成立高邮县少年儿童业余体校,这是高邮体育史上有影响有意义的一件大事。那天,成立仪式在县体委办公室朝南的空地上举行,体委干部和乒乓球、篮球、足球、田径、武术等五个班近百名学员、教练排队面朝北站着,旁边还有不少围观的爱好者,包括学员家长。尽管未设主席台、挂横幅、放鞭炮,但也显得热闹。那时,文化生活极其单调,去县体育场观看体育比赛也是群众的一种乐趣。县体委主任薛焕瑞主持并讲话,这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领导。
乒乓球班分为甲组乙组,甲组男学员有徐平、嵇翔、查东升、夏俭,女学员有周苏云、王晓华、周宁;乙组男学员有夏跃、赵平、王鸿、夏亭、曾健,女学员有查东芳、王效青等,均为县城中、小学在校学生。教练是泰州知青于世昌,他高高的、瘦瘦的,显得精干;持横拍削球打法,反面是长胶,且球拍比常规的要大。业余体校主要是利用每天下午放学后和晚上进行训练,训练就在体委办公室中间的平房里,放三张球台,条件简陋。
说来有趣,我学会打乒乓球,启蒙于同班同学夏亭家的一张夏天乘凉的门板,门板中间放上两块砖头,上面搭上一根竹竿作球网。那时我和夏亭、曾健等都住在县委县政府大院里,一有时间就去他家学打乒乓球。有时去机关大食堂把两张饭桌一拼当作球台,有时也偷偷去办公大楼里的会议桌上打,这也是其他同学所没有的优势。
进入少体校,缘于一场比赛。为迎接1972年6月份全县小学生运动会乒乓球比赛,学校专门进行了选拔,我和夏亭、曾健入选并与三名女同学组队,代表东方红小学参加比赛,获得男女团体、男女单打四个冠军。正是有了冠军头衔,经夏志强老师推荐,我和夏亭、曾健同学才成为少体校乒乓球班首批学员。
虽说我会打球了,但由于是自己练的,没有基本功,也没有自己的技术特长。于教练就从正手进攻、反手推挡、搓球及正反发球入手,加强我们的基本功练习。徐平等甲组大哥及夏跃进队水平就好于我,是我追赶的目标。县代表队队员张瑞峰、陈华士、石红年也经常来训练,他们和于教练均为泰州知青,少年时在泰州少体校训练过,左推右攻,基本功扎实,是我崇拜的偶像。
当年,我们第一次与来邮的宝应县少体校进行了对抗,第一次出访了兴化县少体校,第一次参加了扬州地区少年乒乓球比赛,这一切对我而言都很新鲜。特别是地区比赛是我们进入少体校后的第一次大考,首批学员除曾健外,全部参加了本次比赛。其中,夏俭、夏跃、夏亭是亲兄弟,查东升、查东芳是兄妹,王效青和我是姐弟,在举行运动员入场式时广播员专门介绍了高邮队这一特色。比赛为男女甲组、乙组团体赛,十二个县(市)分别分成两个小组进行循环,由于起步迟、基础差、经验少,我县均小组垫底。这让我们看到了与兄弟县(市)队之间的较大差距,也激发了我们奋起直追、迎头赶上的决心。
为培养后备力量,1973年下半年少体校乒乓球班补充了一批1962年以后出生的学员,有东方红小学赵平、季群、朱峰、王知佳、徐建萍,红旗小学丁小泉、周正林、颜标,城南小学周玲等。其中丁小泉早半年进入少体校,且师承于教练练横板削球打法。1974年,于教练突然调回泰州,没有了教练,乒乓球班训练一时限入困境。
县体委薛主任有魄力,做了在扬州地区不多见的两件大事,奠定了高邮少年儿童乒乓球由弱到强的基础。
第一件大事:调进了一位刚刚从镇江地区丹徒县调回高邮工作的专职教练曹善亭。曹教练上世纪六十年代毕业于高邮中学,夺得过全县乒乓球比赛冠军,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体育系乒乓球班。毕业名校乒乓球专业的大学生,这在扬州地区屈指可数。曹教练的到来使乒乓球班训练又得以正常。他到底是科班出身,横板打法,动作规范,潇洒大方;指导训练更是认真细致、由浅入深,从站位、握拍、步法到徒手挥拍练习再到球台上练习攻球、推挡、搓球、发球、接发球等,既讲理论知识又亲自示范,既介绍先进打法又鼓励学员努力形成自己的特点,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当年,曹教练带队参加了在泰州市举办的扬州地区职工少年乒乓球比赛,少年队的表现虽有进步却未改变弱队状况。但所有队都知道,高邮来了一位毕业名校乒乓球专业的专职教练。
第二件大事:新建了一幢专门的乒乓球室。县体委克服困难,筹集资金,在县体育场西北角新建了一幢面积六百多平方米的乒乓球室,可放十二张球台,彻底改变了过去训练场地狭小的状况。在当时经济条件下能有这样的举措实属不易,在扬州地区引起了不小震动。人才和场地都有了,曹教练集中精力又狠抓了两项措施。
一是连续每年召收学员,逐步形成合理的年龄梯队。1977年7月我离开少体校前,记得陆续进入少体校的学员有詹强、郭欣、钱进、嵇国宏、夏阳、汪素云、黄洁、吕秀清、钱宏霞、裴春燕、方娟、张慧、周建农、邓志荣、胡友国、陆翔、于惠勇等等。除詹强、郭欣外,多是1964年至1966年出生的,全部学员有40多人,年龄层次更趋合理,适应了比赛的要求。
二是进行暑假集训,加大训练强度以提高质量。从1974年暑假在高邮中学大礼堂集训开始,到1975年以后每年在新乒乓球室集训,我们坚持每天晨练和下午训练。曹教练非常认真严谨,每周都要制定训练大纲,然后按大纲要求布置每天训练内容。队员多了四人一张球台打对角同时练,正手对攻、反手对推、搓球起板、发球抢攻、推挡侧身攻加扑正手,还有经常性的队内比赛等。因是夏天所有学员都练得浑身大汗,男学员更是赤膊上阵。如此高强度、上规范的训练,使学员们的基本功明显提高,比赛经验逐步增强,技术风格初步形成。如徐平的刁、嵇翔的稳、季群的快、朱峰的灵、夏跃的凶猛推挡、夏亭的发球抢攻、丁小泉的稳健削球、赵平的正手弧圈、周正林的左推右攻、我的搓球起板等。夏志强老师、倪勇教练和张玲教练也先后来到少体校协助曹教练一起负责训练,曹教练负责全面训练并侧重带甲组,夏老师带乙组,倪教练带儿童组。
每次集训后,曹教练都要带领学员外出学习交流,先后去过南京、镇江、淮阴、扬州、泰州等十多个县市,检验集训成果。最让我们增长见识、大开眼界的是1974年去南京,曹教练带大家到南京体育学院观看了江苏省乒乓球队内部比赛;1975年下半年高邮中学安排我和夏亭,去南京五台山体育馆观看了全国乒乓球锦标赛,现场目睹了许绍发、梁戈亮、李振持、郭跃华等众多国手的风采。
我作为主力队员之一,连续参加了1975年至1977年扬州地区少年儿童乒乓球比赛,我县成绩逐年提高,1975年团体进入前八;1976年团体进入前六,夏跃获得甲组男子单打第五名,并于当年入选扬州地区代表队参加省比赛,均为高邮第一次第一人;1977年我和夏亭、丁小泉、詹强组队惜败扬州,战胜泰州,获得甲组男子团体亚军,夏亭获得甲组男子单打第一,我获第五名,创下了高邮男子甲组最好成绩;女子甲组、乙组男女团体和单打均取得较好成绩。至此,高邮乒乓球在扬州地区开始正式崛起,初步实现了由弱到强的目标。
我高中毕业离开少体校走上工作岗位后,少体校又补充了一批批新鲜血液,保持了高邮乒乓球在扬州地区的领先地位。特别是1981年我作为教练,参加了扬州地区第八届运动会乒乓球比赛,我的师弟师妹丁小泉、汪素云分获成年组男、女单打冠军,钱宏霞、裴春燕分获少年甲组、乙组女单冠军,使高邮乒乓球达到了鼎盛时期。
1984年,县级机关机构改革,曹教练接替薛主任担任了县体委主任,后又提任扬州市体委副主任,他的学生丁小泉、陆翔也先后担任了少体校乒乓球教练,带出了一批又一批学员,使高邮乒乓球运动不断后继有人。
五年的少体校生活是我个人成长经历中一个难以忘却的阶段,我见证和参与了高邮乒乓球由弱到强的渐进过程,这里有我们少体校学员的辛勤汗水,有少体校曹教练、夏老师的精心指导,更有县体委薛主任的关心培养。尤其是领导教练的教诲、学员们艰苦训练的场景、赛场上努力拼搏的神态以及教练学员之间所结成的师生友情使我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