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孩子规则意识的表现怎样写?

  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缺少生活经验与社会经历。在他们心目中,这个世界既新奇又随意,可以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其实现代社会充满规则,如交通规则、竞争规则、游戏规则、家庭规则等。制定规则是为了规范人们的行为,保障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没有规则意识的孩子,将来无法在社会中立足,更谈不上成才了。所以,家长要从生活细节入手,从小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生活中处处充满规则,从而愿意学习规则、执行规则,并慢慢养成习惯。  量身定做一套规则  家长态度要坚决,规则要明确,尽量避免漏洞或片面化。如,大人不在家,不准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插座这样的规则就不妥,这会给孩子留下空子:是不是大人在家的时候就可以触摸呢。正确之举是严肃地告诉孩子:触摸电器开关和电源插座会有触电的危险,任何时候都不准碰。  当规则针对某种具体物品时,最好说清此物品的功用,这样孩子会更乐于接受。就说家中的椅子吧,您应该告诉孩子椅子是用来坐的,不是用来站的,这种说法比不许站在椅子上或站在椅子上危险的效果要好得多。如果您和孩子说积木是拼搭着玩的,不是扔着玩的,就比单纯说不准扔积木 或扔积木会砸坏其他东西更适合孩子的心理,也更容易被他接受。  对于孩子偏爱的、不被允许的游戏,家长不妨为其提供相应的替代玩法。如,孩子对扔盘子有兴趣,您可以指着金属小勺对他说:扔盘子不好玩儿,咱们来扔小勺吧。  规则的制订要给孩子留有希望。当孩子想做某件事而家长必须拒绝时,家长应对孩子的心情表示理解。举个例子:晚上,孩子没写完作业就要看电视。您可尝试用以下方法分步予以拒绝:  第一步:妈妈,我想看动画片耐心倾听孩子的要求。  第二步:可我们已有约定,没写完作业不能看电视啊明确亮出规则。  第三步:明天,你早点儿写完作业再看吧给孩子留有希望。  显然,以上做法会比您一口拒绝孩子,更易为他接受。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家长在制订规则的时候要考虑全面,保护孩子的自尊心,尽量避免使他产生抵触情绪。家长须知,规则的制订在于建立警戒线与使孩子有秩序感,保障孩子沿着安全健康的轨道成长,而不单是为了树立家长的威信。  尽可能让孩子参与规则的制订,尤其是涉及与孩子关系密切的事情。共同制订规则除了表示对孩子的尊重外,还会增强他遵守规则的自觉性。另外,规则内容务必明确、具体,不能给孩子讨价还价的机会,更不能乞求他遵守规则。  执行规则有技巧  规则制订了,关键在实施。规则执行效果好的家庭固然不少,但执行效果较差甚至彻底失败的家庭也非少数。下面是一些失败的事例,让我们分析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发掘、领悟出相关的技巧吧。  失败事例1:吃饭时,茵茵边吃边玩儿,她把果汁倒进饭碗里,搅个不停,然后又把盘子里的菜挑出来扔在地板上,再看茵茵的爸爸妈妈,吃饭也是挑三拣四,嘴里嚼着食物,而眼睛却盯在电视机屏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