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述故事法是否能提升孩子思维力表达力?
当然,这是普适方法,但也需要了解孩子的表达具体是哪方面问题,是逻辑混乱,还是感受说不清?
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对症下药。
复述故事比较枯燥,所以很难坚持。
苏菲课堂践行的是:思维方式比输入数量更重要,片面追求阅读量,复述故事数量,效率很低。
所以锻练孩子的阅读和表达思维很重要。
阅读故事过程中有两条线深藏其中,逻辑线和感受线。
逻辑线是客观存在,由故事发展顺序串联,有先后关系,有因果联系。
这涉及到表达中的逻辑讲述,也就是故事梗概。
感受线是主观感受,就是故事和你认知思维的碰撞,也就是悟出的道理,且每个人认识的道理,体会的层次深度都不一样。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这就需要阅读中强感知能力捕捉到,表达中强表述能力精准复述。
举例说明
绘本:《魔法亲亲》
故事线:
1. 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 kissing 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这样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
2. 那天小浣熊去上学,他在妈妈的掌心也印下了一个吻,好让妈妈在想他的时候,也可以感受到这魔法亲吻。
复述逻辑线——“6W1H”法
我们在工作中经常用到,简单朴素,孩子也容易掌握。
Who?What?When?Where?Why?Which?How?(故事里都有谁?发生了什么?在什么时间?具体在哪里?为什么会这样?哪一个?如何做?)
这些要素不是每次都齐全,但练习的时候,最好都对号入座,以免客观细节有遗漏。
第一部分,我们可以这样调取要素:
小浣熊(who),马上快上学了(when),担心害怕(what),因为学校是陌生环境(why),在家里妈妈身边(where),妈妈给他魔法亲亲(How)
重新整理,使句子通畅:
“马上快上学了,因为学校是陌生环境,小浣熊担心害怕,在家里,妈妈在身边,给她了魔法亲亲。”
故事主干,抓取完毕,多练几次,小朋友就可以熟练掌握。这个对语文学习的主旨题和中心思想题都有用,还可以训练他们的条理性。
逻辑线复述进阶
随着小朋友的词汇语句和表达技巧积累,他会自行修饰增减。
我们对比一开始的故事梗概和后面用“6W1H”法的故事主干文本,做对比,看丰富了哪些内容。(括号中为增加的内容)
小浣熊Chester不愿意去上学,因为他不愿意离开妈妈去一个陌生的环境,(妈妈向他保证,他一定会喜欢新学校,并告诉他一个秘密:“the kissing hand”,)妈妈在小浣熊的掌心印上一个吻,(这样每当小浣熊在学校感到孤独的时候,把掌心轻按在脸颊,妈妈的吻就会温暖他的心,就不会再孤独和害怕了。)
丰富表达的方法:
1.扩展主要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等感官形容。(熊妈妈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2.联想主角感受并把他描述出来。(小浣熊上学后孤独怎么办?)
复述感受线——多维度随心表达
对于孩子来说,感受其实最容易说,因为比起客观的故事逻辑线,需要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感受是自然而然,自发产生的,而且他们的感受想法也不会比成人复杂,有时候一两句话就能说清楚,所以让他们随心表达,还要鼓励他批判性思维,可以有跟故事中主流思想有些不同,甚至针锋相对的观点。
表述感受线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6W1H”中的which要素角度,从每一个主体切入,从相同主体的不同侧重切入。
从“魔法亲亲”出发:
亲亲有一种魔力,也是一种陪伴,陪伴小浣熊的“亲亲”有妈妈的关心和温暖,陪伴妈妈的“亲亲”有小浣熊的想念。
从妈妈角度:
妈妈对宝宝的爱,注入亲亲的魔法里,陪伴着小浣熊。
从宝宝角度1:
宝宝对妈妈的不舍,注入亲亲的魔法力,让妈妈知道,他在想她。
从宝宝角度2:
面对不熟悉的新环境,我们要勇敢面对,因为有妈妈一直在身后默默支持!
关于精准表达,后续文章会多篇幅展开,非一日之功,非一句之言,欢迎持续关注。
重视细节,单独讲述
很多家长常说的复述故事提高孩子的表达能力,其实主要是概括主干,相对片面,会忽略很多细节内容,比方说,《魔法亲亲》里面有个违背常理的知识点:“小浣熊是晚上去上学的”。细心的孩子就会捕捉到,但是为了复述故事,囫囵吞枣看个大概的孩子就会很容易忽视这个问题。
所以复述完故事,可以补上扩展的知识点:
“这个故事啊,我还学到了一个小常识,那就是小浣熊是夜行动物,白天睡觉,晚上才出来活动。”
我敢保证,身边的小朋友听完你家孩子口吐莲花讲的精彩故事,还能学到知识,绝对佩服得五体投地呢!
苏菲课堂——专注孩子表达力提升。
如果您觉得有用,欢迎分享给身边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