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

社会领域教育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

  (一)社会领域教育地位边缘化 反观我们当下的教育不难发现,它明显呈现出“唯知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倾向,从而使教育的目的并不落在成“人”而是落在成“材”、成“器”上。在功利化价值取向的教育中,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单向度的人”的培养,而看不到一个“完整的人”的存在。现行的教育体制普遍重智育,轻德育;重视幼儿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忽视幼儿适宜的社会行为和良好的品德习惯的养成。因为,在许多人看来,社会性教育不能给幼儿获得将来立足于社会的知识、能力,也不能帮助幼儿很快获得金钱、权利等实质性的利益。

因此,被判定为“无用”,在教育中不予重视。很多家长迫于社会竞争的压力,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几个字,做了几道算术题,而不太在意孩子的行为是否得体,与同伴相处是否融洽。一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也将开发儿童智力作为教学重点。同时,社会性教育本身的内隐性和长效性的特点,又决定其不可能具有立竿见影的教育效果,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社会领域教育的地位在无形中被边缘化了,与健康、科学、语言和艺术领域教育不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社会领域教育地位的边缘化主要表现在目前我国许多幼儿园很少有甚至没有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只是将其附带地加入到其他领域的教学活动中,作为副产品出现,或者是在想到时随机进行。从不少幼儿园教师的反馈来看,他们承认社会领域教学活动较之其他领域教学活动比重是偏低的,它在幼儿园教育中算是“副科”,可有可无。这种做法其实是在某种程度上将社会领域教育泛化成“万金油”了,即将它随意滴入任何时间和场合,而没有意识到其具有独特的价值、目标、内容(包括核心经验)、方法、途径和评价体系。

(二)社会领域教育目标大而空,不易操作 《纲要》中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是:“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爱父母长辈、老师和同伴,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纲要》对幼儿园实施社会领域教育具有提纲挈领的导向性作用,为教师制订教育目标提供了可供参考的依据。但是这些目标本身并不适宜作为某一具体教学活动的目标。比如“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就要落实到是哪些社会规则;再比如“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在具体的活动中需细化到做好哪件事、责任感体现在哪里以及如何培养等等。然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领域教育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这一问题认识不清,通常会把《纲要》提出的导向性目标照搬到某一社会领域教学活动中,因此在活动实施过程中常常感到目标设定大而空,不具可操作性。实际上,教师需要在《纲要》所提出的统领性目标的基础上,制订适合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目标,以及进一步细化到制订某一具体活动的目标,务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同时,许多教师尽管知道目标要具体化,但往往把握不好度。有的教师就反映可能是因为自己把目标定得过高了,以至于未能产生令人满意的教育效果。例如,许多时候对幼儿开展社会情感教育是从引导幼儿爱他人开始的,思想境界有些过高,从爱父母一直到爱祖国,而且都是要求式的,并没有为幼儿创设能产生这种爱的空间,有时恨不得通过一次教学活动就达到目标。以这样的心态来制订教育目标就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实际上,一个人要真正爱他人,需要从爱自己、爱自己的亲人和周围的人做起,要了解所爱的人和自己的关系,知道为什么要爱他人,还要有一个切身感受的机会,而这正是我们目前教育中所缺乏的。 (三)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窄化 社会领域教育内容窄化表现为许多有价值的内容并未引起教育者充分的关注,有些内容甚至被划在社会领域教育的范畴之外。比如,礼仪教育,生命教育,感恩教育,自然教育,传统文化教育,幼儿生活技能和良好习惯的培养,良好个性品质的培养(自信心、自我判断力、自主性、承受挫折的能力、责任心),尊重他人、团结协作、与他人共同生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生存能力的培养……其实很多生存技能的培养就是从扣纽扣、系鞋带开始的,是从学习自我服务开始的。这方面内容很多时候我们会放在健康领域进行,但这些恰恰是作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须具备的社会常识和社会技能,也应是社会领域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一个社会人,必须先具备独立性、自我服务的能力和适宜的社会礼仪。 此外,就现有的社会领域教育内容来看,各部分比例分配不均,所占比重较多的是社会认知部分,而涉及社会情感和社会行为的内容较少,对于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健康的个性、良好的品质和适宜的社会行为的关注程度不够。 (四)社会领域教育方法重说教、轻体验和实践 教师普遍感到,社会领域教育涉及面广,内容繁多,灵活性很大,与其他领域教育相比,实施起来难度较大,教学活动如果组织得不好,就会显得生硬和枯燥。许多教师认为社会领域教学就是“空口说白话”。他们把社会领域的教育内容当成一种“知识”来教,外在教化痕迹很重。这实在是对社会领域教育的一种误解。

由于教师过分强调知识性,轻视幼儿社会情感、态度和社会行为的培养,社会领域教学活动往往成了单向的灌输,幼儿的主体性体现得不够,探索、体验的机会过少,其后果必然导致幼儿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若幼儿仅仅知道一些社会性的规则和知识,很难达到真正理解、内化的程度,自然难以自觉形成适宜的社会行为。这样的教育方法直接导致幼儿社会认知的表面化,社会行为的不稳定化和社会体验的虚假化,造成社会领域教育的低效甚至无效。 (五)社会领域教育的随机性、整体性、持久性体现不够 在实践中,许多教师没有充分意识到社会领域教育的特殊性,具体表现为:

1.仅仅期望通过专门的社会领域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效果,而忽视渗透在其他领域和一日生活中的随机教育。随机性是社会领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但实践中教师往往过分强调计划性和系统性,幼儿只是在教师的引导下,按预设的进度和内容“参与”一番。这样做事实上忽视了专门的教育活动之外的生活环节中的教育机会以及一些潜在因素的影响(如教师本身某些对幼儿社会性发展有负面影响的言行等),容易造成社会领域教育与幼儿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相脱节的现象。

2.仅仅期望通过幼儿园组织的教学活动来达到教育效果,忽视家庭和社区的教育,各种教育资源之间没能协调地共同发挥作用。社会领域教育是一个整体教育,存在于幼儿园、家庭、社区等方方面面,与其他领域教育相比,更需要依靠家园合作。比如,教孩子跳舞唱歌画画,不一定要同时教会家长,但社会性教育一定要注重对家长的教育,要把幼儿园、家庭、社区联系在一起,建立一种“成长共同体”。

3.仅仅期望通过几次教学活动就达到教育效果,而忽视社会教育的持久性特点。实际上,社会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教育过程,幼儿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