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管理内容:
一、新课程管理的管理政策
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规定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三级课程管理:1.国家课程;2.地方课程;3.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即学校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以及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
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
校本课程由学校自行决定,目的是满足学生和社区的需要,强调多样性和差异性,学生有选修的能力。一般比较侧重学生兴趣类、学校特色类和乡土类课程。课程开发的主体是教师,通常以选修课的形式出现。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与作用
1. 有利于形成学校办学特色;
2. 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高;
3. 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真正满足学生生存与发展的需要;
4. 是教育民主化的必然趋势。教育民主化既要求教育管理部门适当地简政放权,也要求学校真正将教师、学生当做“主人”,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作用。
(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念
1. “以学生为本”的课程理念;
校本开发更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尤其是重视学生个体的有差异的学习需要,同时兼顾社会的需要。
2. “决策分享”的民主理念;
3. “全员参与”的合作精神;
4. 个性化是校本开发的价值追求。
校 本课程开发至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教育追求个性化思想:①满足了各地区经济发展对教育多层次、多元化的需要;②在编制、实施和评价校本课程的过程中,教师的 主体性得到体现,从而能更好地发挥教师教学和教师作为研究者主体的作用;③校本课程更关注学生的主体性、创造性等的个性差异,力求使每个受教育者在全面发 展的同时,个性优势得到展示与发挥,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未来社会的的需求。
(三)校本课程开发的条件
1. 明确的教育哲学思想和办学宗旨;2. 民主开放的学校组织结构;3. 体现学校教育哲学和办学宗旨的教学系统;4. 自觉自律的内部评价与改进机智。
(四)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序
建立组织、现状分析、制定目标、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修订。
(五)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
1. 合作开发;2. 课题研究与实验;3. 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
(六)校本课程开发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1.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专业自主意识的提升;
2.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知识结构的完善;
3.校本课程开发增强教师的参与意识和合作能力;
4.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提升;
5.校本课程开发促进教师反思意识和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