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正确地看待孩子的自律问题。每个人都有一颗好奇心,容易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作为成人,常常也会有难以自律的事情,何况小孩子呢?
其次,要分析孩子自律性差的原因。先从家长自身出发,看看自己是不是为孩子做出了表率。要求孩子按时睡觉,自己却接着看电视;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玩手机……还有在教育孩子方面是否存在包办代替或者监管缺失?面对孩子自律差的情况,你如何对待?你是坚持要他改正还是听之任之?
最后,对症下药,全家一致要求,逐步培养孩子的自律性。这里介绍几个方法。
一是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自律表,每周按照完成情况进行奖惩。
二是了解以下三个心理学效应,帮您培养自律的孩子。
1.霍桑效应。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团队在一个叫霍桑的工厂里做了一个实验。这个工厂各项制度完善,可是工人却对工作诸多不满,工厂业绩很差。于是,心理学家团队就在那个工厂挑选了十几名女工参与实验,先是提高福利,女工们的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可是降低福利后,女工们的工作效率仍然很高,甚至还在增长。后来,经过深入调查发现,女工们努力工作的动力来自于参与实验的荣誉感和研究人员对她们的尊重和关注。这就是心理学名字“霍桑效应”的由来。它告诉我们,当人们得到外界的积极关注时,往往更容易改变自己的行为,表现得更加出色。它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做孩子行为的指挥者,要学会尊重,多给予赏识和鼓励,给予孩子自主行动的空间。
2.超限效应。“超限效应”是指由于刺激过多、过强或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的心理现象。生活中是不是经常听到这样的话:“都跟你说100遍了,你怎么还记不住?”“还这么磨蹭,快点!”“说多少遍了,你怎么老这么粗心?”其实,我们就是“栽”到了超限效应上。有研究发现,批评发生的最初几分钟,孩子是最容易听进去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会逐渐进入“左耳进右耳出”的状态,这是因为孩子在无意识中开启了“心理屏障功能”,来避免大脑接收太多负面情绪和信息。所以说,在教育中,一句话重复一百遍不会成为真理,可一个真理重复一百遍却可能会成为一句废话。
3.登门槛效应。它源于美国心理学家弗里德曼和助手做的一个实验。实验中,研究人员先到各家各户向主妇提出一个小要求,让她们在一份“呼吁安全驾驶”的请愿书上签名。大部分主妇觉得很简单,不就是个签名吗,于是都签了。两周以后,研究人员再次找到这些主妇,问能否在她们的前院立一块写着“谨慎驾驶”的警示牌,结果之前签名的大部分同意,没签名的只有17%的同意。在实验中,一开始的签名就是第一个门槛,这个门槛迈过去以后,第二个门槛树立警示牌就比较容易过去了。由此得出结论,在一般情况下,人们比较容易接受难度较小的要求,而在接受了较小的要求后,会更容易接受较大的要求。对孩子,如果运用好这个效应,就会轻松很多。“一口气吃不成一个大胖子”,自律性教育,也需要“登门槛”一般,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总之,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教育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事情,虽然不能把所有的方法照抄照搬,但总有些思想是相通的。希望每一名家长都能做到,和孩子一起成长,拥有无悔的父母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