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主要分为一下几块内容。
(1)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就我个人而已,我做的主要是初高中学生数学辅导这块的内容,我的任务便是寻找各种各样的方法让我的学生养成数学解题的分类讨论的思维,并且帮助他们冷静分析一道题目找到自己的不足,以便让他们的成绩得到提升。因此作为一名老师,我觉得确定自己的目标和定位十分重要。
(2)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就我而言,我的教学内容就是初高中数学的常考点以及易错点,针对这些内容,我在平常备课的时候,就会经常去书店去阅览或者说购买一些类似的书去研究,这样便可以往正确的方向去努力,也不至于南辕北辙。因此对于教师朋友来说,只有明确了自己教学的性质和特点以后,努力才能有方向。
(3)教学对象的实际情况;就我而言,我的学生主要是中等生,换句话说也就是说知道数学概念,有一些基础,但是希望提升的学生。对于这类学生学习数学最大的问题,就是不会灵活运用知识点,解题速度不够快,考试容易来不及。针对这一现象,我平时一般会带他们做试卷分析,并且教他们一些解题方法,让他们了解这些题的本质。就比如说,我有一个学生,他因式分解做不清楚,十字相乘法老是配不齐,这个时候我会告诉他因式分解的本质就是令要因式分解的那个式子为零,解出方程的解,解出的解就是因式分解要配的内容。这样带着学生去分析题目,分析试卷,让他们慢慢养成思考和总结的习惯后,他们便有机会成为优等生了。因此作为老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很重要
(4)教师自身素养及所具备的条件;就我而已,本人初中和高中的时候数学平均成绩在130左右,并且获得过一些数学竞赛的小奖,大学毕业于一所拥有百年历史的师范类大学。就我自己对自己自身条件和素养的评价大致是83分这样。因此我教学生的时候我就不会把他们往140,150方向上带,因为我本身可能也打不到那种水平,这样的话会容易误人子弟。我会让他们尽量往135这个分数上去靠拢,并且告诉他们由于高考数学的难易度比例是五比四比一,换句话说只要都把基础题和中等题做对就好。这样也算高分了,不要要求太多,毕竟你还要花精力去学别的科目。因此,自己有多少斤两就尽力做多少斤两的事情,这样效果最好。
综上所述,作为一名教师,只有认清自己的定位授课群体与能力后,选择合适的方向,这样努力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