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写于三十年前,是我自己曾经比较满意的一首短诗。它作为组诗《春的消息》的第一首,曾受到好评,并收入多种选本。收入内地和香港语文教材的,我看到的有四家。这组诗曾获得首届上海儿童文学园丁奖(后更名为“陈伯吹儿童文学奖”)优秀作品奖。1986年再次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首届(1980----1985)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我之所以偏爱这首诗,是因为它写的真诚、自然,不刻意。我常常把它看作是从心底自然而然地“流”出来的一首诗。
在以后的日子里,每当我重读这首诗的时候,我都惊喜自己曾经有过那么一种将全身心融汇于童年的大自然的欢愉,并将这种感受不加修饰、顺畅自然地抒写了出来。
记得我投身大自然的时候,并非春的季节,却时值冬季。我想起那句传诵久远的名言:“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因此我感受到的却是春天,以至于想象中的都是春天的蓬勃生机。我的心境也是春暖融融的。春天在我的心里。
我不但发现了春天,春天也发现了我,我和春天融为一体。因此,我才能细腻地感受春天。
色彩,这是最具大众化的审美趣味。最能引发我对大自然充满爱心的是色彩。我首先看到的是“风,摇绿了树的枝条,/水,漂白了鸭的羽毛”这是生命的颜色,纯洁的颜色,它们在“明丽的太阳”照耀下,更是充满了生命力。
大自然的春天,也赋予了我生命力,不但使我获得了蓬勃的精力,也使我获得了欣喜的心情。
欣喜的心情充满了爱。在春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万物都与我的心灵相通,我们和谐地生活在一起。彼此绝无猜忌和伤害。因此,当我“看到第一只蝴蝶飞”,“我高兴地捉住它,/又爱怜地把它放掉”。
这种嬉戏充满了纯真的友爱。当“看到第一朵雏菊开放,/我会禁不住欣喜地雀跃”;我还会问它“小花朵,你还认得我吗?/你看我又长高了多少”。这种心理,这种举动,既是我孩童时代曾经体验过的,也是我此时此刻愿意再一次体验的。
我真诚地将自己的整个身心袒露给大自然,我总是怀着这样的深情向大自然说:我的生命之源在你那里,我愿以整个身心拥抱你。因此,我愿“唤醒沉睡的溪流,/听它唱歌,和它一起奔跑”;
如里说前面写了一连串的动作,结尾似乎写的是静态的感受:我愿“躺在田野上”,享受一下头顶“明丽的太阳闪耀”,但春天充满了生机,一时一刻都不会停止蓬勃的生命。大自然是动的,“身边又钻出嫩绿的小草”。大自然永远给我们预想不到的快乐。大自然是我灵魂的摇篮。
在这大自然的摇篮里,我得到了最惬意的享受。我变得好奇、欣喜、真诚、敏锐。因此,更善于发现和表达。我只要把这种心灵的感受,心灵的眼睛所看到的,如实地说出来就够了。这时候,技巧已显得多余,不加修饰,不必刻意润色的文字,才是最纯朴、最真诚的文字。
越是真诚的情感,越是纯朴的,越是诗的。
诗表现的就是真情实感,诗也呼唤着真情实感。
由此我联想到诗歌教学。一般地说,诗的特质在于抒情,所以诗的教学活动应当自始至终贯穿一个“情”字,以情动人,以情育人。写诗要动之以情,读诗也要动之以情。诗歌教学要引导学生进入诗的意境,唤起他们的想象和联想,去补充诗歌跳跃留下的空间,让读者的感情和诗的意境融在一起。
诗歌教学应当是比较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他们可以成为诗歌的“抒情主人公”。不但可以“补充”诗歌留下的空间,还可以“发现”诗歌背后的故事,还可以用“再创造”的方式(低年级可以“仿写”,中年级可以写“同题诗”,高年级可以以想象和联想的方式“白由命题”)。
当然,诗歌教学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体会诗歌的语言美和音乐美。诗歌教学不仅需要“目治”,还需要“美听”,前者着重从文学语言上学习诗歌语言的规范和张力,后者着重从朗诵中体验诗歌的韵律美。
我认为,诗歌教学有更广阔的教学空间,也最富于教学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