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关键期是谁提出的?
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他在观察鸟类自然习性过程中,发现刚孵出的幼鸟,会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过了这段时间便再也不能学会此类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心理学家将这一概念借用到儿童早期发展,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最佳期、敏感期等概念。
幼儿的关键期有哪些?
1、3-5岁前是幼儿智力发展的关键期;
2、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3、3-6岁是儿童个性发展的关键期;
4、4-5岁是儿童书面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5、4岁是儿童图形知觉发展的关键期,也是儿童学习识字的最佳年龄。
6岁关键期是由谁提出的?
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提出的。
6岁关键期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奥地利生态学家康罗德·洛伦兹(1937)提出来的。洛伦兹在观察鸟类的自然习性时,发现新孵出的雏鸟,如鸡和鹅,会在出生后的很短时间内学会追逐自己的同类或非同类物种,之后它们将无法再学习这种行为或印刻自己的母亲,而且这个时期很短。
所以这个时期也被称为人类的关键期,又称最佳期、敏感期、临界期、转折期。
幼儿五级量表是谁提出的?
李克特
五级量表是一个测量人际关系的量表,由罗伯特·J·李克特(Robert J. Lecky)于1955年提出,用于评价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爱、包容、尊重和抗拒四个维度。
幼儿气质类型是谁提出的?
幼儿的气质类型是由托马斯和切斯提出来的。
以幼儿为主体是谁提出的?
福禄倍尔。德国教育家福禄倍尔是幼儿园运动的创始人,被称为“学前教育学之父”,1840年他首创幼儿园(幼稚园),学前教育的创立以此为标志。其学前教育的主要观点有四:
(1)教育应当追随儿童发展之自然,顺应幼儿自我发展;
(2)自我活动是儿童教育的基础,强调游戏的教育价值,鼓励幼儿自我活动;
(3)鼓励幼儿参与社会性活动;
(4)强调幼儿持续不断发展
解放幼儿的天性谁提出来的?
解放幼儿的天性 市教育局提出来的主要就是让幼儿能够有一个愉快的童年 不要从小就被学习压到压力性太大
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谁提出来的?
儿童道德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皮亚杰提出来的。
皮亚杰通过观察儿童的活动,用编造的对偶故事同儿童交谈,考察儿童的道德发展问题,得出了三大研究成果,写成《儿童的道德判断》(1932年)一书。
皮亚杰三大研究成果的具体内容包括:
(1)儿童的道德发展既非天赋,也不是社会规则的直接内化,而是受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强度影响。换言之,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人的自然天赋与相应的社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2)儿童的道德发展不仅取决于他对道德知识的了解,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儿童道德思维发展的程度。儿童的道德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自主的理性思维发展过程。儿童是自己道德观点的构造者。
(3)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一个有明显阶段特点和顺序性的过程,与儿童逻辑思维的发展具有极大的相关性。
皮亚杰认为,作为儿童道德发展基础的思维结构有以下四个特点:第一、儿童的道德发展的每一阶段都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而不是一些与孤立的行为片断相对应的道德观念的总和。第二、在道德认知发展过程中,前一阶段总是融合到后一阶段,并为后一阶段所取代。第三、每个儿童都为建立他自己的综合体积极努力,而不只是去接受社会文化所规定的现成的模式。第四、道德认知发展的先在阶段是后继阶段的必要的组成成分。各阶段的连续顺序是固定不变的,而且是普遍的。
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主是谁提出的?
十九世纪学前教育之父福录贝尔提出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的主张。在他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里,实施以游戏为基础的教育取得好效果。60年代以来,各国教育心理学家在对幼儿发展规律的研究中,对游戏教育有一致看法。他们指出:幼儿期蕴藏着丰富的发展潜力,这些潜力可在游戏中挖掘。因此,为使孩子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实施教育的正确途径与方法是组织好游戏活动。我国在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法规中把游戏作为对幼儿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可见,游戏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科学的育儿教育。
以幼儿为中心谁提出来的?
以幼儿为中心的是陈鹤琴先生。
陈鹤琴,中国近现代教育家。 1892年3月 5日出生。浙江省上虞县百官镇人。6岁丧父,8岁入私塾,15岁由姐夫资助入杭州蕙兰中学。1911年2月(清宣统三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同年秋转入北京清华学堂(1928 年改名清华大学)。 1914年(民国3年)8月毕业。同年考取公费(“庚款”)留学美国,与陶行知同行,就读于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获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教育学硕士学位,
陈鹤琴先生为祖国、为幼教、为儿童奋斗一生的足迹:1923年,他亲手创办了中国自己的第一个幼儿园即鼓楼幼儿园;后又历经艰辛创建了江西省立幼稚师范学校;他结合中国国情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套幼儿教育理论和方法,并在我国幼儿界形成共识,使我国幼儿教育朝着中国化、现代化、科学化的方向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