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谅孩子,学会表达爱——读《爱的管教》收获分享
这是我读了这本书后的一些收获,愿与您分享
01 为人父母,你会表达爱吗?
如果你试着去问一个孩子,“你爸爸妈妈爱你吗?你怎么体验到的?”
大部分孩子可能会说:他们为了我去上班,他们买好吃好玩的东西给我。
除了把爱定义为家长为了孩子牺牲和给予物质,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形容父母的爱,因为父母平时就是这么表达的。
作者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个孩子从小他的爸爸就很忙,没时间陪她,每次爸爸都会对他说,爸爸今天很忙,没有时间陪你玩,爸爸给你买一个玩具吧,你自己玩,然后这个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初中高中,在他的成长过程中一直都是这样,后来这个孩子长大了,爸爸年纪也大了,爸爸想念儿子,闷的慌就给儿子打电话说,儿子你有空吗?陪爸爸去钓鱼吧,儿子说,老爸我现在很忙,你想要什么我给你买吧。
父母用什么方式表达爱,孩子将来长大了就会复制这种模式。
我想,其实,最好的爱,就是陪伴。
02 你拥有一颗体谅孩子的心吗?
有的家长为了不让孩子骄傲,喜欢在别人面前批评自己的孩子。当别人夸奖说,“你家孩子字写的真好”,父母口是心非的说,“哪里哪里,字写的跟狗爬的一样,我都不管他的”,即使孩子还有很多优点,做父母的也要特别的把缺点提出来,“老师啊,你看这个孩子怎么办?叫他做功课,他不做你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就算孩子真有需要改正的问题,也不要当着孩子的面把他的缺点提出来,也不要在他能听到的地方讨论,而是应该考虑孩子的自尊心,考虑孩子的隐私权,尽量的去体谅孩子的小心灵。
我想,以后有机会,尽可能去鼓励孩子,去发掘他的闪光点,多夸夸他。鼓励比什么都重要。
03 别人家的孩子,不比较。
不要老是拿孩子去跟其他孩子比较,试图用比较的办法来激励孩子,以为这样可以激发孩子的进取心。例如“你看某某吃的多好,长得多高,长得多壮”。父母如果这样说的话,拿孩子的身高体重等等来比较,会给孩子造成很大的伤害。
因为人比人气死人,即使一个人再有才能,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如果孩子从小就是班上的第1名,全校的第1名,一直都是众星捧月,到了大学发现自己不再是人们心目中的第1名了,他就会有失落的感觉。即使在学业上仍然名列前茅,但有一天感情上不顺利怎么办呢?
成绩通过努力学习可以取得,但爱情不是单靠努力就能成功的,你勉强得了吗?我们生命当中的很多事情不是努力就一定能够得到的。
所以父母更重要的任务是要教导孩子,学会接纳自己,爱自己,认识到自己本身的存在就是真正的价值,无需比较。
其实很多时候,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也会感到我们的父母没有真正接纳过自己,所以有的人到了五六十岁,还觉得自己没有达到父母的期望。
有的孩子喜欢给父母争取荣誉。但是在这种扭曲的爱里,慢慢孩子会迷失自己的人生方向和目标,因为他们没有真正感受到被爱和接纳,总是担心自己如果哪天表现不好了,父母就不会爱自己了。
我想,这其中蕴含的道理,也是我们成年人对自我的救赎。
04 满足孩子的欲望要在一定的规矩里
做父母的常常陷入这种做了后悔,不做又觉得被孩子的哭闹辖制了的困境,其实在孩子哭闹时屈服于孩子的要求,反而间接的培养了孩子靠哭闹达到目的的习惯,他的胃口就会变得越来越大。
有的孩子看到好吃的东西,就争先恐后的往自己的盘子里夹,才不在乎旁边的人呢,平时在家里,父母觉得这没有什么,尤其是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父母可能还默默的纵容,殊不知孩子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去朋友或家或者参加聚会时,也不会顾及别人,它就会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心态。
其实满足孩子的欲望和需要,必须在规矩里才是完全的爱。
仔细回想,出于溺爱,把最好的留给他的同时,教会他去反哺别人,与别人分享了吗?是不是漏掉了这一步教育?
05 纠正孩子一个坏习惯
你的孩子会不会有这种现象?就是如果你叫他的名字,她会回答说“干嘛?”
作者提供了一个亲子活动,叫做“我爱你”游戏,用来培养孩子尊重和及时回应的习惯。
比如,爸爸说“宝宝(孩子的名字)”
宝宝回答说:“是的,爸爸”
爸爸又说,“我爱你,宝宝”。
宝宝回答说,“我也爱你,爸爸”。
这样的游戏从孩子刚开始学说话时就进行,平时一家人轮流这么玩儿,以后孩子一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就会自然的说“是的,爸爸”或“是的,妈妈”,而不是说“干嘛”。
还有很多孩子,面对别人叫他,会很自然的说“喂”“哎”等语气词,其实也可以试一试这个办法,来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