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乡村物语读书心得?

打开孟广顺先生的《乡村物语》。我微感意外。一篇篇文章在眼前自由地行走,有散文,报告文学,书信……甚至论坛讨论的内容。我见到的是一个真实立体的孟广顺先生。从书中无法找到一位刻意雕琢风格的作家,没有成规的风格本身就是一种风格:体现出作者写作的自由与真实。而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知识储备决定了书中内容与文体的多样。这是我第一次浏览的印象。  第二次,我认真读了一遍。看到了孟先生这样的话:“当前散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正在运用小说、诗歌、人物特写乃至纪实类等诸多文种的风格与元素,逐步融合,逐步统一,有的很难说清散文到底是哪种文体,……所以散文不是千人一面的,必须成为集各家长处之大成。”我不知道这里作者所指的“散文”概念是广义而言还是狭义而言。如果是广义上的散文,那么确然如此。但是如果是指狭义上的散文,当今文体的泛化诚然反映出文学的繁荣与大众化,例如余秋雨的文化散文就增加了其文化知识含量,但散文作为一种文体有其文学规定性,一味泛化必然导致最终散文本体的消失。我以为,散文的基本特征在于情感的灌注、审美的本质、生命的体验等等。余秋雨早期的《文化苦旅》、《山居笔记》等确实为散文开拓了新的领域,可惜后来作品越来越呈现一种以见闻或学识代替体验的霸气。那却是有点越走越远了。所以散文可以集各家之长,那是给散文添砖加瓦,却并非要令散文本身异化。不知孟先生以为然否?  以我以上观点看此书。上编《肖像》、《还是那双眼睛》是人物特写,而下编基本都是报告文学,这些篇章透露出作者身上曾经烙下的记者痕迹:对新闻的敏感、对社会的关注、对事件的洞察力、对问题的前瞻性和隐约的政治色彩。其中尤为精彩的是《九洲飓风起》,作者信息整合的手段、社会关注的层面、文章切入角度与行文逻辑,都让人叹为观止。从床具到揽月牌之风,从企业人侯景奇到品牌的打造,还有最后关于“九”字的哲学阐释,如此庞杂的内容,文章却从容不迫有条有理,显示出作者胸有丘壑以及运筹帷幄的高超。我想:作者也许曾是一位优秀的记者。  另外《高山与平原的思念》、《漫步国子监》、《琼崖寻奇》、《子建悲歌》、《走进河洛》、《走向太极》、《踏寻龙的足迹》等篇目可以提炼出两个关键词:行走、文化。这似乎有一点余秋雨痕迹,但知识含量显然又加重了。这些厚重而专业的多方面多层次知识使我又想到:作者也许是一位严谨治学知识渊博的学者,同时他又善于以自己的实践去探求真理。  第三次阅读,我专门挑出认为最有血肉的散文《乡村物语》细细品读。它让我想起了“前现代”的散文家刘亮程(晓华汪政语),两者都对乡村哲学体现出一种难以割舍的情结。而《乡村物语》比起刘亮程更多地凸显出对村庄及故人一种具体真实的回忆和情感。作者在文中充分调动眼、耳、鼻、舌、身、意各种身体器官感觉,贯穿春夏秋冬一年四季,穿插亲人故人等人物特写,在回忆与体验的抒情中不乏精彩的细节和睿智的思考,显出深厚的语言功底和文章的广泛内涵。而作者对乡村的感性描述透露出的浓浓乡村温情与简单朴素的美学(就观望角度而非修辞角度),因为其真实所以有时是复杂而矛盾的。如“儿不嫌母丑”的至理,贫困愁苦却没有烦恼忧愁的原色快乐,苦涩的情爱最后也变成美满等等乡村哲学的体现,这种真实朴素在当今流行的散文时尚化、实用化潮流中显出“陌生化”“纯朴化”而区分出作者的个性。  掩卷沉思。我感觉到书中在内容上通过真实情感及厚重学识实现自己对文体意识的探索和建构,这种探索和建构同时也是对当今城市小资文化的反拨。从这方面来看,它无疑具有更积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