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教育 > 正文

为什么教育不好孩子就是失败呢?

为了教育孩子家长绞尽脑汁做得更多,可是为什么最后的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不由得让家长反省,教育到底哪里出了错?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往往会走入这些误区:

1. 过度参与

家长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参与孩子的人生,教育以及养育的过程,用督促,哄骗,暗示等等方式来让孩子做得完美。

2. 清单式童年

在这个童年中,孩子失去了自由,除了成绩之外孩子看不到自己的价值,同时也看不到自己的人生目标。

3. 枯萎的孩子

被学习压得喘不过气,孩子心里脆弱喘不过气,在焦虑和沮丧中慢慢枯萎,不知道这样的人生有什么意义。

4. 错误的信念

错误的信念会让孩子产生错的价值观,更会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传递错误的信号:家长过度的帮助和关怀,会剥夺孩子自我价值建立的机会,但其实孩子需要为自己的人生建立足够的思考,规划和决定,如果不能给会孩子爱,至少要给他们一些自由。

很多孩子的问题行为根源就是因为缺爱,当出现问题的时候父母不反省自己,这个时候需要真正静下心来了解孩子需要的是什么,他们的期待是什么,当父母的需求比较多的时候就会产生焦虑的情绪,自然就不能够体会到孩子需要的是什么。

教育做减法要比做加法要快乐得多,当教育作为减法的时候就不会有太多的要求,也不会觉得孩子有太多的不好。

家长可以通过语言来帮助孩子做减法,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不是想的不够而是想的太多,不是做得不够而是做得太多,在育儿的道路上,给自己和孩子太多的负担,这样孩子和家长都很累,其实在教育的过程中遵循这些法则就能让孩子自己变得越来越可爱,不需要家长太费心。

1. 家长和孩子沟通无界限

当家长和孩子沟通的时候没有界限,就说明之间没有问题,和孩子大多数相处的时候,不要对孩子提出太多的要求,如果孩子没有按照家长的要求去做就会让大人觉得烦心,其实孩子做的已经够了,只是需要家长改变一些看待问题的方式,多给他们一些信任。

2. 不要给孩子太多选择

选项少的孩子能够更专注于自己手头上的事情,也能坚持最初得到的东西,太多的选择反而会让孩子无法集中注意力,过多选择会让孩子犹豫不决,从而给自己更大的压力,寻求最优选择,即便当下做的选择不错,他也会认为还有更好的。

3. 不要跟孩子说太多的不

很多时候父母用生硬的拒绝挫伤了孩子的热情,语言也会成为一种暴力。

可以用提示的方式来代替说“不”,要懂得接纳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矛盾都是因为父母的不接纳而产生的,当接纳之后孩子的抗拒心理就会减弱,所以尝试一下用肯定来代替否定吧。

4. 不要要求的太多

父母没有必要强迫孩子非要按照自己的要求来,内心有执念自然会对身边的人有更多的要求,给孩子定太多的规矩要求他们做很多事情,如果是主动的还好,可大多数都是孩子自己就不愿意做的。

父母管教过严,定太多规矩的家庭里,孩子就会没有主见,做事情很容易动摇,自由一点能让他们能更加控制自己,不一定非要每一件事都定规矩,给孩子自己发现和改变的机会,才能让孩子更有机会超越自己。

5. 不要给孩子做得太多

家长做的太多就会让孩子不知道感恩,他们体会不到父母的爱,包办了孩子的一切,让孩子失去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导致孩子认为别认为自己做事情是理所当然的,甚至别人不给自己做就是错的,因此心生怨恨。

6. 不要给孩子太多限制

在中国的家庭教育中存在很多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会给孩子太多的溺爱,而伴随溺爱的是给他们太多的限制。

这样就会给孩子的成长天性有很多束缚,要想给孩子更多的爱就不要限制太多,只有让孩子从内心充满自信,他们才能够有能力做最好的自己,不要简单粗暴的用自己的方式来限制孩子。

7. 不要期望孩子有太多美德

美好的道德品质伴随的是孩子经验和心理的成长而生成,任何高尚的品德都是伴随孩子的体验,心理成熟而逐渐出现,如果只给孩子品德要求而不让他们从实践中体会的话,就会让孩子生活在虚幻的现实中。

8. 不要有太多的物质奖励

太多的物质奖励会削弱学习兴趣,在物质奖励的诱惑下孩子可能会坚持做一件事情,但是学习的动机却并非出于自发的,当孩子不是靠着自己自发的动力却学习的时候,很难从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因此就很难坚持下去。

当一个人坚持的时候需要的是内在和外在的两种动力,只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才能够让他们有自发自觉的学习动力。不带功利性的学习才能够遇到问题之后勇于坚持和探索。

家长的物质奖励就是给孩子的坚持设定了一个标准,这样内在的动力就会越来越小,转而变成追求外在的物质,但是外在的刺激总是短暂而有限的,失去了原本的求知意义的学习不会长久。

教育孩子要学会做减法,很多时候并不是父母给的太少,而是过剩的一些要求还有标准让孩子失去了本来就具有的美好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