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大同思想的内容?
大同思想,也就是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这种思想,源远流长,出自《礼记·礼运》。
概述:
大同思想,源远流长。《诗经》中的《硕鼠》篇(产生于公元前 611年以前),把贵族剥削者比做一只害人的大老鼠,并且发出了决心逃离这只大老鼠的“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的呼声。《硕鼠》是迄今保留下来的关于大同空想的最早的材料之一。
春秋末到秦汉之际的大同思想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新制度产生的分娩阵痛时期,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和儒家的“大同”理想,是这一时期大同思想的三种主要类型。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特点:
1、天下为公(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2、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
3、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4、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
5、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
6、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儒家大同思想的主要内容?
大同思想,也就是中国的乌托邦思想。“大同”是中国古代对理想社会的一种称谓,相当于西方的“乌托邦”。这种思想,源远流长,出自《礼记·礼运》。
概述:
大同思想,源远流长。《诗经》中的《硕鼠》篇(产生于公元前 611年以前),把贵族剥削者比做一只害人的大老鼠,并且发出了决心逃离这只大老鼠的“适彼乐土”、“适彼乐国”、“适彼乐郊”的呼声。《硕鼠》是迄今保留下来的关于大同空想的最早的材料之一。 春秋末到秦汉之际的大同思想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制度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在这样一个新制度产生的分娩阵痛时期,产生出各种各样的关于理想社会的设计:农家的“并耕而食”理想,道家的“小国寡民”理想和儒家的“大同”理想,是这一时期大同思想的三种主要类型。
《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少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 ,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特点: 1、天下为公(全民公有)的社会制度。 2、选贤与能的管理体制。 3、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4、人得其所的社会保障。 5、人人为公的社会道德。 6、各尽其力的劳动态度。
儒家大同思想的特征和内容?
儒家的理想社会是大同社会,特点有:
1.大同社会是一个太平、稳定、有秩序有纲纪的社会,在这大同社会中,稳定与纲纪是首先看重的。
2.大同社会中,人人都有完满的道德生活与物质生活。虽然强调道德问题,看重仁、礼、义、智、信,但是各个儒家思想家也都认为要注重人民的物质生活。
3.认为道德是达到政治目的的最有效的方式。孔子肯定,道德是君主收服人心、人力最有效的方法。
儒家思想的内容和实质?
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是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
九大核心思想: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更是对中国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提出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儒家思想核心,就个体而言,是仁义礼智圣德性论“五行”思想;
就社会而言,是德道思想,即博爱、厚生,公平(涵盖“中”)、正义(涵盖“正”),诚实、守信,革故、鼎新,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等,它是我们社会核心价值观的基石。
1、仁:仁爱。孔子思想体系的理论核心。它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也反映他的哲学观点,对后世影响亦甚深远。“‘仁以处人,有序和谐’是孔子思想的原发点,是儒家思想核心之核心。”
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德治的基本精神实质是泛爱众和博施济众,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他并没有否定"礼治",他的"德治"无疑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爱人既为仁的实质和基本内容,而此种爱人又是推己及人,由亲亲而扩大到泛众。
2、义:原指"宜",即行为适合于"礼"。孔子以"义"作为评判人们的思想、行为的道德原则。“义(谊)者,人所宜也。
段玉裁注《说文·言部》曰:‘谊、义,古今字,周时作谊,汉时作义,皆今之仁义字也。’义有君子义与小人义,君子义大我,小人义小我。大我,为大众、为社会也;小我,撮伙偏党也,今所谓‘哥们义气’是也。”(陈志岁《载敬堂集·民说》)
3、礼:孔子及儒家的政治与伦理范畴。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礼"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的道德规范和生活准则,对中华民族精神素质的培养起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特别是封建社会后期,它越来越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绳索,影响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智:同"知",孔子的认识论和伦理学的基本范畴。指知道、了解、见解、知识、聪明、智慧等。内涵主要涉及知的性质、知的来源、知的内容、知的效果等几方面。关于知的性质,孔子认为,知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
5、信:指待人处事的诚实不欺,言行一致的态度。为儒家的"五常"之一。孔子将"信"作为"仁"的重要体现,是贤者必备的品德,凡在言论和行为上做到真实无妄,便能取得他人的信任,当权者讲信用,百姓也会以真情相待而不欺上 。
此外还有恕: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有宽恕、容人之意。
6、忠: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孔子认为忠乃表现于与人交往中的忠诚老实。
7、孝:孔子认为孝悌是仁的基础,孝不仅限于对父母的赡养,而应着重对父母和长辈的尊重,认为如缺乏孝敬之心,赡养父母也就视同于饲养犬,乃大逆不孝。孔子还认为父母可能有过失,儿女应该婉言规劝,力求其改正,并非对父母绝对服从。这些思想正是中国古代道德文明的体现。
然而孔子论孝,还讲"父母在,不远游", "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表现了其时代的局限性。孝被后世之儒定为繁琐仪式,《礼记》中规定父母死后"水浆不入口,三日不举火","哭泣无数"以至"身病体羸"变成精神和肉体的自我摧残。
宋明时代把孝道作为道德论中最重要的范畴之一,理学家朱熹提倡父权绝对化。孝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中,剔除宣扬封建主义糟粕外,也有一些合理因素,提倡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养老",将孝亲与忠于民族大义相结合,主张死后薄葬节用等。
8、悌:指对兄长的敬爱之情。孔子非常重视悌的品德,其弟子有若根据他的思想,把悌与孝并称,视之"为仁之本"。
扩展资料:
儒家思想简要介绍:
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这样儒家思想就有了坚实的民族心理基础,为全社会所接受并逐步儒化全社会。儒家学派固守“道不过三代,法不贰后王”(《荀子·王制》)。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
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的人生指导意义、孔子的人生问题论、乐——孔子的人生态度和人生境界、孔子与弟子论志向、立身行事中的言与默、孟子的性善论与孟子的使命、孟子的仁政学说以及荀子的性恶论与礼治说、儒家思想的流变。
贯通天人——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性即理”——周、张、程、朱的理学思想、“心即理”——象山、阳明的心学思想、新儒家——西学东渐的文化回应、儒文化圈的崛起——儒学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可能等内容。“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
2、儒学领导力
对于中华民族宝贵的传统文化,中国现有的一切都是以传统为基础的。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当代很多外国思想家正在反思社会的运行模式和走向,并感觉到了其中的潜在危机。很多思想家反思的结果就是:把目光投向中国,而他们关注的焦点就是中庸思想。
中庸精神随着时间的推移,其价值和重要性必将日益显现出来,这一点已经有所表现。中庸之道是世界上最具有连续性的文化,也是中国众多文化流派中最具有价值的核心精神和观念。
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领导哲学从阐释世界与人生最本源的规律出发,得到了对领导理论最精辟的阐述和分析,并且对领导的内涵做出了最为本质和精准的界定。“不考其源流,莫能通古今之变;不明其得失,无以获从入之途。”
当代发展儒学思想主要用于企业的管理,应用儒学思想延伸出的领导力智慧是当代企业领导者的必修课,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应用已经成了当代管理者核心理念。
3、文化影响
(1)儒家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很深,几千年来的封建社会,所传授的不外《四书》《五经》。传统的责任感思想、节制思想和忠孝思想,都是它和封建统治结合的结果,因此,儒家思想是连同我们当代在内的主流思想。
(2)儒学在中国存在几千年,对于中国的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潜在影响。
(3)现代企业管理中也注入了不少儒家思想。
儒家天命观思想的主要内容?
第一,儒家的天命观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就是说,天行有常,人们应该学习这种生生不息的精神,自强不息。
不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这种积极向上的人生精神。
第二,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他不愿意讨论死亡和鬼神这种命题,因为这种命题很是虚幻,每个人的观点都是自己想象出来的,没有有力的证据,也没有积极的意义,对于人生和社会,帮助不大。所以,儒家重视的是人生、人生的作为以及人生对于社会的意义。
第三,孔子确实说过“五十而知天命”,他这个天命的意思是个人对于事理十分通达,能够认识到自己人生的意义、社会形势,天下大势。因为儒家注重内修,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至诚可参天地!知天命就是自身内修达到了非常高的一个层次,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形势,尽人事而听天命,所以成败不会造成个人得失。
第四,儒家祭祀鬼神,但是却不信鬼神,墨子就抓住这个观点攻击儒家。但是,实际上儒家祭祀鬼神的目的并不是对它的信奉,而是一种道德教化方式,让百姓重视礼仪,明知孝悌。曾子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就是说丧葬礼仪和祭祀礼仪,对社会的教化作用。
第五,道家的天命观主要是出世的,老子是强调“道”,反复修饰、赞美;庄子则是强调天命,认为人与生俱来的就是最好的,不要通过后天改变它,主张安于天命,顺从自然。荀子批评他说“蔽于天而不知人”,只知道天命不可违,却不知道“制天命而用之”。
另外,有关天命观可以参见《论语》部分内容,荀子的《天论》
孔子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的核心: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
1、儒家思想的第一个要点是:仁爱。儒家的仁,同道家的道,佛家的空一样,一个字体现了儒家的全部思想内涵。以仁义道德为核心思想的为人处世之道,着重品德修养,强调诗礼乐,重视人伦与天地君亲师,提倡教化和仁政。可以从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孝节悌礼义廉耻。仁者无敌。中体现出来。
2、儒家思想的第二个要点是:修身学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弟子立志走向圣贤之路的终极目标。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温,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儒家思想的第三个要点是:诗礼乐。孔子认为通过积极美好向上的诗、礼、乐的形式,可以有助于良好地匡扶人的德性。《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概括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
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仁为核心"和"人为贵"的思想体系,儒家的学说简称儒学,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传统文化,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孟子,主要思想主张: 把“仁”思想发展成为“仁政”,主张“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 提出“民贵君轻”民本思想,认为人民、国家比国君更重要;提出“性善论”伦理观。
2、荀子,主要思想主张:“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提出“君舟民水”民本思想;③提出“性恶论”伦理观;主张进行法治。
儒家是中国古代在董仲舒“独尊儒术”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一般来说,特别是先秦时,儒家是最有影响的学派之一。和墨家并称显学。
在秦始皇时"焚书坑儒"受到重创, 在汉武帝时,为维护专制统治"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施思想钳制后兴起。
儒家思想的内涵丰富复杂,在广泛汲取古代典籍精华基础上逐步发展出基础理论和思想,即讲大一统、讲君臣父子。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打破了旧日统治阶级垄断教育的局面,一变“学在官府”而为“私人讲学”,使传统文化教育播及到整个民族。
儒家学派之前,古代社会贵族和士通过“师”与“儒”接受传统的六德(智、信、圣、仁、义、忠),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社会化教育。
从施教的内容看,中国古代的社会教育完全是基于华夏民族在特定生活环境中长期形成的价值观、习惯、惯例、行为规范和准则等文化要素之上而进行的。儒家学派吸收这些文化要素并上升到系统的理论高度。
儒家思想礼的基本内容?
关于制度层次,儒家特别注重挖掘“礼”所蕴含的文化。《礼记·仲尼燕居》载:“子曰:‘师,尔过,而商也不及。子产犹众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子贡越席而对曰:‘敢问将何以为此中者也?’子曰:‘礼乎!礼。夫礼所以制中也。’”“礼”是制度规范,其背后隐含的精神是做事恰当。
许多人以为,自己只要有良好的品质,就能够被社会认同。其实不然。孔子说:“敬而不中礼谓之野;恭而不中礼谓之给;勇而不中礼谓之逆。”敬重而不符合礼是粗野;恭顺而不符合礼是谄媚;奋勇而不符合礼是逆乱。谄媚会扼杀慈仁之德。总之,“礼”就是恰当。
儒家礼制思想包括哪些内容?
礼说,是春秋时期孔子所提出来的思想,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孔子通过“仁”、“礼”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汉代儒家思想奠基的主要内容?
汉代儒学是对先秦儒学的继承和发展,并最终确立了儒学在统治思想中的主流地位。
先秦儒学宣扬的“礼”、“仁”、“仁政”、“民本”为新儒学所继承; 汉代儒学,能够取得统治思想的主流地位,主要增加了“天人感应”、“君权神授”和“三纲五常”的理论,强调深化王权和等级名分,符合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同时,新儒学又增加了“大一统”思想,并融合了阴阳家、黄老之学及法家的一些思想。汉代儒学适应汉武帝时期的政治需要。其根本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神化皇权,由此成为封建正统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