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幼儿教育杂志作者是谁?

幼儿教育杂志作者是谁?

《幼儿教育》是由浙江教育报刊总社主管主办,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幼儿师范学院联令主办,幼儿教育杂志社出版的杂志,创刊于1982幺1月。

该杂志创办34年来,坚持既定的办刊宗旨不动摇,严格按照国家有吴法规政策,规苑出版,先后被评:全国育类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前后四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首届浙江省期刊方阵工程精优型期刊。

幼儿教育作者是谁?

《幼儿教育学》是1996年8月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图书,作者是郑慧英。

“幼儿教育学”专指幼儿园教养机构的教育。研究对象是3岁至入学前幼儿的教育,即专门研究3岁至入学前幼儿发展与教育的规律的科学。主要从教育与幼儿身心发展的关系、幼儿教育与社会、家庭的关系等方面探索规律、指导实践,从而阐明幼儿园教育的目标、任务、内容以及幼儿教育工作中需遵守的原则与运用的手段、方法,幼儿园环境和设备,幼儿教师,等等幼儿教育泛指学龄前儿童各种教育的总称。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机构的[1]教育。幼儿主要是指3-7岁入学前儿童。

《艾玛》简介、作者是谁?

书名中文一般翻译为《爱玛》。

作者是简·奥斯丁,她19世纪英国最早发表现实主义小说的女作家。生于英国小乡镇史蒂文顿的一个牧师家庭,几乎从未接受过正规教育,但由于家庭文学空气熏陶而成为著名作家。她终生未嫁,其作品主要描绘她在狭小生活圈子里所熟悉的中产阶级的家庭生活,青年男女的恋爱婚姻及其心态,具有观察细致,人物刻画惟妙惟肖,评论尖刻等艺术特色。20岁左右开始创作,共发表6部小说:《理智与情感》、《傲慢与偏见》、《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诺桑觉寺》、《劝导》。奥斯汀最初创作是为了反对流行小说。后来又反映了18世纪末19世纪初当时未受资本主义工业革命浪潮冲击的英国乡村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场景,扫除了当时小说创作的庸俗风气,在英国小说发展史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奥斯汀又是公认的描写妇女意识的卓越作家。她的小说以《傲慢与偏见》和《爱玛》最受读者喜爱。

《爱玛》这本书小说的主人公爱玛是个美丽聪明的地主小姐,喜欢与人作媒。她在无聊之中把邻近的一个孤女哈丽埃特置于自己的保护之下,主观臆想地安排她的恋爱。哈丽埃特很随和地一次又一次“爱”上了爱玛给她选择的“求婚者”。最后在爱玛的不负责的怂恿下,竟自以为“爱”上了本地最大的地主兼地方官奈特利先生,这时爱玛才猛然发现原来自己是爱奈特利先生的,最后两人都找到了与自己相匹配的伴侣。

上海杂志的作者是谁?

上海杂志的作者是陈独秀。1915年9月15日,他创办了《新青年》杂志。

青年杂志的作者是谁?

青年杂志 / 作者冯放民

(1919—)作家,笔名凤兮。江西九江人。

复活作者是谁?以及作者简介?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

《罗马女人》简介、作者是谁?

作者:阿尔贝托.莫拉维亚 简介: 罗马女人,阿德里亚娜,在她16岁的时候,母亲把她领到一个沉默寡言的画家面前第一次做了模特,挣到了母亲争取来的第一次钱,马克思所言的物质资本。一个小时的模特经历结束后,在奶品店里,母亲告诉她,无论如何也要拒绝画家们献殷勤。“他们全都一文不名。”母亲解释说,“你别指望从他们身上捞到什么。凭着你的容貌,你可以大大地高攀,大大地高攀。”    16岁时候的阿德里亚娜与寡居的母亲住在罗马城“狭长低矮、看上去像许多布满尘土、破烂不堪的旧车厢似的铁路员工宿舍”。“街道的混杂现象却无孔不入:渗透到仓库般的大门厅,渗透到又宽又秃又脏的楼梯井,甚至渗透到房间内部,那里随意放着的东倒西歪的家具使人联想起旧货店,在那里,同类的家什就摆在人行道上拍卖。”对少年时代的阿德里亚娜来说,“小房间,印着花的糊墙纸,一个餐具拒,屋子中央悬挂着一只电灯,下面放着一张餐桌,桌子已摆好准备开饭。桌子四周坐着五六个人,……三个八到十岁的小孩。餐桌中间放着汤锅,母亲站起来给大伙盛汤”,就是一生的目标。“总有一天我要在那样的宅邸里居住,有个那样的家庭,在同样的灯光下生活”。但是,上帝对穷人开了个玩笑,阿德里亚娜后来实现了远远超过儿时梦想的富有生活,但却成了罗马城最有名的妓女。    对一无所有的人来说,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都是残酷的奢望。这个时候,身体就是资本,是先赋的最原始的资本形式。在成为自由民之前,穷人的身体是属于主人的,从体力,智力,家属到外貌。苏童的《丰乳肥臀》里那个把小妾沉在井里的故事,《古今谭概》里所言的“石崇片刻烹一美妾”的那种变态,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前都是司空见惯的文字。    身体成为资本的过程与大场景的社会变迁相一致,是现代性的产物之一。资产阶级革命的一大成果就是将社会中的大多数,比如各种各样依附的奴隶,从现实制度中解放出来,成为可以出卖一切的自由民。身体作为自由交易的资本,并且成为工业社会的一个副产品,比如:产业化,标准化,流程化……。自由民拥有了处置身体的自由,因此这个时代身体交易成了文学关注的焦点。正如许多无产的男人成了挑夫、差役、打手、杀手、强盗一样,许多女人做了《复活》中的卡秋莎,“他引诱了卡秋莎,动身那天塞给她一张百卢布钞票。他走了五个月后,她才断定自己怀孕了。……她从她们家里出来,到警察局长家做侍女,但只做了三个月,因为那局长虽然年已半百,还是对她纠缠不清。有一次,他逼得特别厉害,她发起火来,骂他混蛋和老鬼,狠狠地把他推开,他竟被推倒在地。她因此被解雇了。她再找工作已不可能,因为快要分娩,就寄居到乡下一个给人接生兼贩私酒的寡妇家里。……卡秋莎住到接生婆家里的时候,身上总共有一百二十七卢布:二十七卢布是她自己挣的,一百卢布是引诱她的公爵少爷送的。等她从接生婆家里出来,手头只剩下六个卢布。”    每个时代都有独特的变迁的印记。从《废都》,到《手机》,无尽的交易的失序与混乱。身体的消遣不仅成为一种零碎地停留在坊间的娱乐。在身体的投资过程中,财富从上层向下层的直接转移成为消解极度贫困的终南捷径。而弥漫着骗人鬼话的人力资本则无尽苍白,物质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成为胜者通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诸般进化意志的注解。在新的奴役制下,任何资本形式如金银,土地,马匹,磨坊,教育,迁徙,健康,朋友,玩伴,并不指向剩余价值的创造,毋宁说其是社会等级和地位的炫耀。对于阿德里亚娜一样的穷人来说,在这个时代,身体是最初的资本,也是最后的资本,是底层最后一根稻草。而所谓的身体自由,恐怕只存在于前卫文学那种流亡意识的市场经济噱头,意淫式的幻想。    从福柯未能完工的性史,到奉献身体和精神世界的召唤,再到全球流水线上的芭比娃娃,…… 身体到底属于谁?你我何尝有过处置身体的自由?在这个大萧条时代,我们穷人最先堕落,也最先失守,然后像左拉的娜娜,像托尔斯泰的喀秋莎,像老舍的月儿,那些拿着大斧头的马加爵们,李逵们,杀了出租车司机的强盗,坑了穷人的出租车司机,屈辱地一次次在公众审判,然后押着上断头台……

木兰诗的作者是谁啊?还有作者的简介?

木兰诗的作者不详,是北朝民歌。

作者:

它产生的时代尚无统一定论,但可以从历史地理条件判断,魏晋时期的事物和诗歌可能产生。这首诗起源于民间,在长期的传颂过程中,有文人修改的痕迹,但基本上仍然保留了民歌容易记住容易朗诵的特征。大多数学者认为“花木兰诗”起源于北朝晚期。

赏析:

《花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杰出诗歌。它以深刻的感情,叙述,对比和渲染的手法密集地描绘了一个普通女子,即花木兰替代父亲参军和还家的非凡经历。花木兰不一定是真实存在的,花木兰只是男扮女装的这些女人的代表。花木兰的喜悦和悲伤是极具戏剧性的。因此,数千年来,她的动人故事一直在人群中流传。

第一朵杏花作者是谁,作者简介?

作者:竺可桢

作者简介:竺可桢(1890.3.7--1974.2.7),又名绍荣,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人(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当代著名地理学家、气象学家和教育家,中国近代地理学奠基人,曾任浙江大学校长。1921年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地学系,1929年到1936年任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所长。1936年到1949年担任了13年的浙江大学校长,抗战期间他带领浙大师生进行了文军长征,使得当时的浙大成为了一所世界名校,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也因此成为浙大历史上最伟大的校长,被尊为中国高校四大校长之一。竺可桢被公认为中国气象、地理学界的“一代宗师”。

《龙船调》的作者是谁,作者简介,以及作者生平?

民歌,集体创作的结果,没有作者姓名留下,如果一定要说一个,就是人民。《龙船调》最初叫《种瓜调》,《龙船调》原本是群众逢年过节,划彩莲船时常唱的一首民歌,所以开始人们叫它灯调。又因为歌词内容是种瓜,所以,人们又叫它种瓜调或瓜子仁调。《龙船调》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在湖北省西南部的恩施州利川市柏杨、谋道、汪营一带传唱,《龙船调》是利川民间划龙船唱腔的主体,利川被称为《龙船调》的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