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发展史?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中国小学基础教育发展史?
小学教育通常是指一个国家学制中第一个阶段的教育,也称初等教育,教育对象一般为6~12岁的儿童。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对全体公民实施的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是培养公民基本素质的教育。这种基本的普通文化知识一般包括基础知识(如懂得国家历史以及历史上出现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继承文学和艺术方面的遗产,继承社会的道德和精神遗产等)和基本技能(如语言技能、运算技能、操作技能等)。
(一)我国古代的小学教育
我国的小学产生于殷周时代。《孟子·滕文公上》说:“夏日校,殷日序,周日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据推测,校、序、庠都是当时的小学。西周时期,周天子 建立了小学,这种小学设在官府。春秋战国时期,私学兴起,办私学形成了一种风气,其中,又以孔子办的私学规模为最大。此后,各朝代不但有官办的小学,也有私办的小学。
(二)我国近现代的小学教育
1.近代小学教育的开端
1878年,张焕纶所创办的上海正蒙书院(1882年改名梅溪书院,1902年正名为梅溪学堂,1912年后又改称梅溪小学)内附设的小班,是我国近代小学的开端。
1897年,盛宣怀创办的南洋公学,分为四院,其中的外院即为小学,它是我国最早的公立小学堂。
1898年5月,清政府下谕,命各省府州县设学堂,并将各州县的书院改为小学堂。这是清末第一次以政府名义重视小学教育的改革,也可看做是清政府下决心推行现代小学的开始。
2.清末的小学教育
1904年,清政府颁布了《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奠定了小学教育在“新学制”中的法律地位。《奏定初等小学堂章程》规定设初等小学堂,入学对象为7岁儿童,修业年限为5年。培养目标是:“以启其人生应有之知识,立其明伦理爱国家之根基,并调护儿童身体,令其发育为宗旨;以识字之民日多为成效。”同时规定初等小学教育为义务教育。
3.中华民国的小学教育
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之后,教育部公布小学校令。改小学堂为小学校,分初等小学校和高等小学校。初等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4年。培养目标是:留意儿童身心发育,培养国民道德之基础,授以生活所必需之知识技能。
1919年,由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影响,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变化。小学教育机构统称为小学校,招收6岁儿童入学,修业年限为6年,前4年为初级,后2年为高级,前4年可单独设立,这一学制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义务教育年限为4年,但各地方可以视实际情况适当延长。
4.近现代中国小学教育的发展特征
1840年以后,我国的小学教育有了较大的发展。其发展变化的基本特征是:
第一,逐步明确了小学教育为普通教育、义务教育的性质。
第二,学制改革逐渐向世界其他国家靠近,采用修业年限为6年的“4—2”学制。
第三,逐步明确小学教育是为培养合格公民打基础的教育。
第四,从小学堂到小学校都有了公立和私立两类。
(三)新中国成立以后的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贯重视小学教育的发展,使我国的小学教育从各方面都有了极大的发展,小学教育的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小学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着重开展的工作有:
1.普及小学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后,普及小学教育就成为党和政府的一贯方针,党和政府曾先后十多次下达文件或指示,要求在全国范围内尽快普及小学教育,并从1986年开始推行九年义务教育。
为了尽快普及小学教育,我国采取了两个基本方针:一是坚持“两条腿走路”的办学方针,即国家办学与厂矿企业、社队办学相结合;二是实行多种类型的办学形式,新中国成立后试行的学校类型主要有全日小学和非全日制小学两种,非全日制小学如半日制小学、巡回制小学、季节性小学等。
2.学制改革试验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便对小学原来的六年制(4—2制)的学制进行压缩,开始五年一贯制的试行与推广,以后又形成了五年制与六年制并存的局面。
3.教学改革试验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小学语文、算术等学科都进行了教学改革的试验。这些教育改革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改革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中国历史教育的发展史?
奴隶社会的教育制度
我们所说的奴隶社会,就是指夏商周三代,此时推行的是领主贵族统治,统治阶级垄断着教育,只有贵族才有资格接受教育。即所谓的“学在官府”。贵族子弟们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这意味着由文字记载的法律法规、历史典籍、祭祀典礼均由贵族掌握,他们掌握着一切的最终解释权,以保障自己的统治权不受侵犯。此时的教育具有等级性、阶级性。
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传统的领主贵族统治的经济基础——井田制,已经遭到严重破坏。没有了经济基础,也就失去了教育的根基。于是官学衰落,私学兴起。战国时的百家争鸣,列子各有主张,广收学生,一时间,社会教育方兴未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更是出现了“三千弟子,七十二贤”的辉煌局面。孔子也成为了万世师表。
秦汉时期的教育
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后,推崇法家教育,主张以法治国。但由于不注重与民生息,导致王朝覆灭。取而代之的汉朝,则推崇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使民间的经济与学术文化逐渐恢复。汉武帝时,国家综合实力有了巨大提升,开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在地方设立地方官学,均教授儒家学经。于是儒学教育成为之后延续两千年的国家教育方针。
魏晋南北朝的教育
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教育受到很大冲击。加之佛教的传入与盛行,社会上文学、史学的兴盛,使得儒学暂时失去了统治地位。而且魏晋的门阀士族的崛起,控制了国家政权,也控制了国家人才的输送渠道,使得有真才实学的人得不到官职,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弟反而平步青云,私学教育遭到重创。
隋唐时期的教育
隋唐时期,对社会教育方面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隋朝首先在中央设立国子学和太学,在地方设立州学和县学。同时在中央设立国子寺,内设祭酒一名,总管全国教育事业,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教育部和教育部长。
宋元时期的教育
宋朝时期,政治相对清明,对于文化教育持有竭力支持的态度。中央依旧设立国子学和太学传授专门知识和技巧。在地方上,各书院兴起,如石鼓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与岳麓书院,到了南宋,书院更加兴盛。书院的兴起,使得私学教育繁荣。且官府办理的州县各学校,国家还会出资照顾学生饮食起居。
南宋时期,朱熹首次把小学和大学(即儿童和青少年教育)作为一个统一的教育过程来考虑。他提出小学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向儿童灌输道德观念和训练封建道德行为习惯。
元朝时期,蒙古族人对待文化教育开始消极,而且把国民按照等级区分,极大破坏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的教育
明太祖朱元璋是穷苦出身,因此在他建立大明之后,对贫苦百姓极为重视。体现在教育方面就是无论是中央国子监的太学生还是府州县的地方官学生,日常开销均由朝廷拨付。同时在民间设立专科学校传授武学、医学等;在乡村设立社学为民间子弟传授三字经、百家姓等基础学科。
清朝时期,因是满族入关,因此在教育上,除了继承明朝的教育制度外,还特设宗学、八旗官学专门教授八旗子弟。乾隆时期,清政府曾设立俄罗斯文馆培养俄语人才。在少数民族地区为其子弟设立义学,在云南偏远地带设立井学。
新闻发展史是什么?
在中国新闻史上,“新闻”一词最早源于北宋末年出现的小报。北宋末年,一些中下级政府官员和书铺主人秘密合作,将未经官方审查的邸报或不准备发表的消息,私自以“小报书之,飞报远近”。当时人们私下把这种小报叫做“新闻”。从此,新闻这个名词就与报纸联系起来了。
中国教育新闻网怎么投稿?
在网站上就可以投稿,联系我们那栏目就可以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高中历史?
1、洋务运动:洋务派还创办了京师同文馆等一批近代新式学堂,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
2、戊戌变法法令中的文化教育措施:一方面颁布新法,普遍设立中小学堂,京师设立大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设立报馆、学会;奖励科学著作和发明。另一方面改革旧制,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
世界历史上重要文化教育改革
1、埃及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在文教方面,引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俄国农奴制改革与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3、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文化教育措施:重视科技和人才,聘请专家,派遣留学生,设立了东京大学等高等教育机构。改革教育制度,确定了国民皆学的方针。介绍西学,掀起了传播启蒙思想的热潮。重视传播,发展新闻出版事业。改变社会习俗,提倡衣食住行的欧洲化。
中国近代教育发展史时间轴?
第一阶段:20世纪60年代,学科萌芽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还没有从哲学、政治学、伦理学中分化为独立的学科。
第二阶段:20世纪70年代,学科初步形成阶段.主要特征是教育学成为一门原始状态的独立学科。
第三阶段:20世纪80年代之后,学科发展阶段.教育学在整体和局部上都向着科学化方向发展. 学科现代化阶段.随着社会的进步,生产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促使教育学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深海教育发展史?
2017年04月19日,北京深海云课堂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2017年8月,深海网校正式上线;
2019年4月,深海职考网正式上线,致力于打造职业考试信息第一网;
2020年3月,“深海教育APP”正式上线,成功实现功能个性化开发定制,最大化落实科技赋能教育;
2020年3月,经济师-人力资源管理师实操课程正式上线;
2020年6月,深海教育济南分公司新场地正式开始办公;
2018年4月,深海教育荣登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
2019年3月,深海教育与PICC中国人保财险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推出个人培训损失保险以及附加学业中断保险;
2021年1月17日,深海教育再度荣登纽约时代广场纳斯达克大屏,距离上一次招生破百万的节点还不到两年,深海教育凭借不断升级中的课程体系和服务体系,实现了在线学员的指数级增长,于近日正式突破五百万大关。
浏阳教育发展史?
湖南浏阳市现有中小学校385所,其中普高15所,职高6所,初中54所,小学306所,特殊教育学校、教师进修学校等其他4所,在校学生19.6万余人,在编教职工9768人,编外合同制教师2387人,幼儿园488所,其中公办236所,民办252所,幼师及保育员5000余人。全市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义务教育入学率、高中阶段入学率、普通高校录取率分别达到93%、100%、98%、91%,适龄三类残疾儿童义务教育入学率在98%以上。获评“国家义务教育质量检测实施优秀组织单位”、湖南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县(市)”“农村网络联校群建设实验县(市)”“师训工作先进单位”“ 师德养成教育示范项目县(市)”等荣誉,被认定为长沙市智慧教育示范创建区。今年高考质量蝉联长望浏宁四区县市“十二连冠”,社港中学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孙小青老师获评“全国模范教师”。
什么是教育新闻?
教育新闻传播对教育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如传达教育信息,引导教育舆论;展示教育形势,提供工作经验;传播新理论、新知识、新观点,提升受众思维文化水平;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促进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的解决等。
教育新闻传播的这种作用是由新闻传播致效功能所决定的。但是,当前教育新闻传播中还存在着诸多缺失,教育新闻传播者应该培养对受众的角色期待意识、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改善传播方式等来加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