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端午节投稿文章? 端午节的有关文章?

端午节投稿文章?

端午安康,国泰民安,风调雨顺。

端午节的有关文章?

每当粽子的清香开始在小村庄里弥漫时,儿时的我就知道端午节快要到了。如今,有关端午点点滴滴的记忆,时常涌现在我的脑海,闻着粽香,也便嗅到了童年的时光,感觉那么近,仿佛那些事就发生在昨天。那时,乡下特别重视端午节,当时我不知道端午节的由来,只知道每年家里就像过年一样隆重地过端午节。儿时脑海中虽然有一点点关于纪念屈原的传说,而所谓的伍子胥的忌辰、孝女曹娥等传说,我却一无所知。小时候过端午,佩戴香囊和系五彩线是必不可少的。农历五月初一早上,趁着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大人们要做的第一件大事便是在孩子们的手腕、脚腕、脖子上拴五色线,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河里。据说,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端午食粽子是我们家乡的主要习俗。一进五月,家里就开始浸泡糯米了。妈妈一般都会准备一篓米进行浸泡,同时也把干的芦苇叶放在水里浸透做棕叶,可能是泡好的糯米会更粘些吧,我记得多年来妈妈一直是这样做。端午前一天,妈妈和姐姐就一起动手把粽子包好,放在大水盆里备着。我偶尔也会捣乱,试着学她们的样子,左手拿着粽叶弯过来,做成圆锥形,然后右手向漏斗里放米,把米压紧抹平后把棕叶反馈过来盖好,握住后再用丝线捆紧系好,三角形的粽子就包好了。记住缠绕的丝线千万不能松散,否则煮粽子的时候就容易散开了。你可别小看了这手头功夫,因为我多次失误过,也曾被妈妈数落了多次。包粽子的时候还可以放一些花生、红豆、大枣、鸡肉等掺在糯米里做馅,制作不同口味的粽子。妈妈喜欢在米里掺红枣以图吉利,据说,小孩子吃枣粽多,将来读书就会早中状元,我还真的年年吃了不少。后来状元倒没有中上,学是有的上了,在我身上还算灵验吧!而我最喜欢吃米里加肉的,吃起来香而不腻,现在回想起来还特别嘴馋呢!端午节的早晨,大人除了打扫房前屋后的卫生还要准备早餐,而我们小孩子算是最忙的了。我们凌晨两三点就起来,一群伙伴先去远处的树林找拔艾蒿,然后抱着艾蒿要到麦田里洗脸,沾沾麦叶上的露珠图吉利。顺路还要折一枝带着桃子的桃枝,放在大门口,老人说那样可以逃避灾祸。而且还要在太阳出来之前赶回家,把艾蒿挂在门楣、插于窗口,并用艾叶泡在水盆内里洗脸,据说有驱魔祛鬼之神效。我们高兴地做着,感觉不到一点点累,算是应对盛大的节日吧。家里人在煮粽子的锅里一定要煮鸡蛋,有条件的还要再煮些鸭蛋、鹅蛋,吃过蘸糖的甜粽之后,要再吃蘸盐的鸡蛋“压顶”。据说吃五月粽锅里的煮鸡蛋夏天不生疮;把粽子锅里煮的鸭蛋、鹅蛋放在正午时阳光下晒一会再吃,整个夏天不头痛。小时候家里鸡少,为了过节让全家人都能吃上鸡蛋,妈妈要攒上很久的时间,那时很少会用钱买鸡蛋的。我和姐姐一样都会把自己分的鸡蛋放在衣袋里不舍得吃,还真不忍心把带着粽香的鸡蛋吃了,只好等和小朋友顶过之后再慢慢消灭掉。有关端午节的记忆,充满了我的童年,虽然清贫却让我回味。童年的端午节是快乐的,那种幸福开心的感觉好像离我很远很远,也许是好多年没有那么开心随意地在家过节的缘故吧!而现在远离家乡的我,每逢端午会依然早起,虽然寻不到艾蒿的踪影,却只能触摸一下桃枝,行走在街道上,用心感觉一下端午的氛围。

小学散文文章?

喜欢的散文很多,难分出之最,最先想起来的是余光中的《沙田山居》,初读的时候还是小学生,只是深深地沉醉于“海是碧湛湛的一湾,山是青郁郁的连环”这种诗性的优美中,后来慢慢的能感受到了作者自诩山人中的寂寞和乡愁,情思婉转,一如小学时候,再次让我感动。

接着能想起来的是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儿落了》。

这是初中课本里的一篇文章,正如第四代导演影片里的那种淡淡的温情,城南旧事在这里,却增添了一份哀婉。

“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

《我与地坛》最能让我安宁,就像“剥蚀了古殿檐头浮夸的琉璃,淡褪了门壁上炫耀的朱红,坍坯了一段段高墙又散落了玉砌雕栏”,我常常在高三时候的夜晚读这些文字,还有其他史铁生先生的散文,柔和的灯光下,真真的像是在听一位宽厚安详的长者,给我讲着他的心事。

感触最深的是胡适的《我的母亲》,尤其是了解到他的一首白话诗 往日归来,才望见吾村,便心头跳。

遥知前面,老亲望我,含泪相迎“来了,好啊!”

——别无他语,说尽心头欢喜悲酸无限情。

偷回头,干眼泪,款待归人。

今朝—— 依旧竹竿尖, 依旧溪桥, 只是少了我的心头狂跳。

何消说一世的深恩未报! 何消说十年来的家庭梦想,都一一烟消云散!

只今到家时,何处寻他那一声, “好啊,来了!”

此中心情,我却永不希望懂。但是,某些事情,我们都会经历的,可能时隔几年,十几年,几十年。

在这些时间的节点上,文学总是能给疲惫的人们带来些许慰藉,这或许就是文学所馈赠的,人类的温情吧。:)

端午节的文章怎么写?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的由来是一个满腹爱国情怀的大诗人屈原面临亡国之痛,悲愤欲绝,跳入汩罗江自尽,人们为了不让罗江的鱼虾吃掉屈原的身体,纷纷用竹筒装米投入江中,后来,这一天就成了我国的习俗,就正式被定为——端午节。

小学端午节歌?

端午节小学生诗歌篇一

  夏日流云情愫,棕香轻飘暗度。

  独人他乡漫步,惆怅于红落处。

  高铁飞驰急速,湖边绿柳轻舞。

  萦烟袅娜迷雾,更胜人间无数

小学端午节文案?

1. 端午节到了,祝小伙伴们节日快乐!让我们一起包粽子、赛龙舟,感受这个中国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吧!2. 端午节,又称龙舟节,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愿大家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心情愉悦,健康快乐!3. 端午节是为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它寓意着爱国主义精神和亲情。让我们热爱祖国,珍爱家庭,共同传承和发扬端午文化!4. 端午节,绕着青春的河流摇曳。拂过青葱岁月的月光,绕过欢笑的草地。一起在这个端午佳节里,感受生命的美好和幸福的温馨!5. 屈原是我国古代优秀诗人,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让我们在这个节日里,学习屈原的爱国和振兴民族的精神,共同建设美丽的家园!

端午节诗句小学?

1、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苏轼《浣溪沙·端午》

2、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3、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4、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5、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边贡《午日观竞渡》

6、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7、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殷尧藩《端午日》

8、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9、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10、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11、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资料扩展: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龙舟节、重午节、龙节、正阳节、天中节等,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天,是龙飞天的吉日,即如《易经·乾卦》第五爻的爻辞曰:“飞龙在天”。端午日龙星既“得中”又“得正”,乃大吉大利之象。其起源涵盖了古老星象文化、人文哲学等方面内容,蕴含着深邃丰厚的文化内涵;在传承发展中杂揉了多种民俗为一体,节俗内容丰富。扒龙舟与食粽是端午节的两大礼俗,这两大礼俗在中国自古传承,至今不辍。

小学课文茼蒿的文章?

茼 蒿 

秋天来了。菊花的蕾密密地爆满枝头,桂花的香恣意地四处流淌,菜园子里空空的,只有老而坚的丝瓜成了精,每天还挂在篱笆上怀旧。

在择取了所有的故事和细节后,春天的序曲夏天的辉煌只剩下了半青半黄的提纲,枝枝蔓蔓地留在读过的残页上。

霜冻来临前,蒿菜落种了。没有人问过他们为什么要生在秋天,生在万物都结果的时候。

问谁,问上帝吗? 

蒿菜,学名茼蒿,杭州人又叫菊花菜。木屑一样的籽,粗糙;干燥,风吹雨打日晒,撒在哪里都发芽。  

严寒来了。浩浩荡荡的西北风凌厉如刀,在风的甲下,他们甚至没有所有植物都要挺起的躯干,每一片叶子都从根上生起,却毫不懈怠地上举,你撑着我,我扶着你。  

他们所有的骄傲都乙在冬天的绿色里,敦厚、坦诚,任严寒拍打,仍敞开着胸膛。  

尘世间的每次召唤,他们都高喊着,雀跃着,一朵朵争先恐后往前涌。选上的,以荠菜的做法,放在滚水里汆,拧干,切碎,和笋一起拌了,放在餐桌上,聊以解人思春之愁。  

最粗壮,最饱满的蒿菜走了,菜园子里一片狼藉。破碎的老叶,幼小的嫩芯们依偎在一起,守着他们的家。生活是不能轻言放弃的。  

十天半个月后,他们又是葳蕤一片。命运之掌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而蒿菜仿佛有无尽的生命力,前面的去了,后面的又来。  

任用他们是多么省心的一件事啊,他们取之不尽,他们生生不息。  

他们好像生来就是为了奉献。可书上说,他们是一种菊科的草本植物,只是嫩茎,叶可作蔬菜。     

是因为他们的无言,才没有人尊重他们作为植物的权利吗?  

仲春,当他们老得再也不能被采摘的时候,他们的每根躯干才结上了一个小小的花蕾,蒿菜们那个高兴啊,他们就像浩劫之后再次相逢在母校的学子,彼此相拥,唏嘘感叹。  

风起处白发飞舞,没有人在乎。怎么会在乎呢,那么多寒冷的日子都没有哭,所有为生活的泪早已和汗水血水一起绞干了。  

春风中,他们努力展平脸上的褶皱,像年轻人一样开怀大笑,丙他们最后的金黄。原来,原来他们对生命的全部要求,只是开一朵花,小小的。  

望着阳光下那片兴高采烈的雏菊,刹那间,我热泪盈眶。

小学课文端午节全文?

课文原文:

     一到端午节,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

    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外婆一掀开锅盖,煮熟的粽子就飘出一股清香来。剥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真是又黏又甜。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粽。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端午节的诗句小学?

  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

  朱颜老去,清风好在,未减佳辰欢聚。

  趣腊酒深斟,菖蒲细糁,围坐从儿女。

  还同子美,江村长夏,闲对燕飞鸥舞。

  ——宋 晁补之《永遇乐 端午》

 ——唐 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唐 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官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唐 杜甫《端午日赐衣》

  浣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扬枹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搴翠帏,揭竿命爵分雌雄。

  先鸣余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唐 刘禹锡《竞渡曲》

  灵均死波后,是节常浴兰。

  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为欢。

  ——唐 元稹《表夏十首》之十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唐 殷尧潘《端午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 文秀《端午》

  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

  ——宋 宋祁《屈原祠》

  五色新丝缠角粽,金盘送,生绡画扇盘双凤。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宋 欧阳修《鱼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楚人悲屈原,千载意未歇。

  精魂飘何在,父老空哽咽。

  至今仓江上,投饭救饥渴。

  遗风成竞渡,哀叫楚山裂。

  ——宋 苏轼《屈原塔》

  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

  ——宋 苏轼《少年游 端午赠黄守徐君猷》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下阕

  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

  ——宋 苏轼《浣溪沙 端午》

  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

  ——宋 张耒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在,只留《离骚》在世间。

  ——宋 张耒《和端午》

  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

  ——宋 秦观失调名《端午》词断句

  舣彩舫,看龙舟两两,波心齐发。奇绝。

  难画处,激起浪花,飞着湖间雪。

  画鼓喧雷,红旗闪电,夺罢锦标方彻。

  ——宋 黄裳《喜迁莺 端午泛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