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兴趣培养 > 正文

怎样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怎样引导孩子爱上阅读?

孩子的阅读习惯越早培养越好,以下说说我的乛⼀。

首先,阅读的内容一定要够吸引孩子,对于前期不爱阅读的孩子,家长在选择书籍上一定要用心搜集。当然在读故事时也要学会声情并茂,尽量展示出故事中人物的生动形象(读前最好先预习一遍)。

其次,家长要做好榜样,就算你没有阅读习惯,为了孩子你也要每天坚持阅读,读完之后要有满足的表情呈现在脸上,然后再跟孩子和伴侣一起分享其中的趣味。

最后,可以运用逆向思维设计一些小情境诱惑孩子。比如一到晚上你就和伴侣结伴阅读,并提前对孩子说,“这是我们的阅读时间哦,你不可以参加,最好也不要打扰我们”。边读边讨论有趣的故事情节。当孩子有意愿参加时,不要太痛快答应,婉转一点说“本来我们这个阅读活动只能两个人参加的,既然宝宝你那么想要加入,那我们就破例让你加入进来吧。”孩子就会很珍惜这样的阅读时光。

不会自主阅读的孩子,家长一定要多花些时间陪孩子阅读,最好养成一个每晚阅读的习惯。

如何爱上阅读?

现在的孩子不读书”的确困扰着许多家长和老师。我身边的理科老师常向我抱怨,有些题目其实并不难,但学生却经常做错,经过仔细观察交流才发现,学生不会审题或是看不懂题目,末了总要感慨一句“你们语文真的太重要了”。

其实,作为语文老师,我何尝不明白这一点。阅读是学好语文的前提,语文是学好别的学科的工具,语文——基础中的基础是不言而喻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了一定量的汉字,就应该开始阅读了,就像水往低处流一样自然。文学经典,也不是没有足够的吸引力,只要钻进去了,比游戏更有魅力。

那为什么许多学生一开始没有养成阅读的好习惯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急功近利思想断送了孩子的阅读兴趣。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应该从他认字时就开始,小学三、四年级是养成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这个阶段千万不能错过,一旦错过影响一生。到了这个阶段,孩子作业多了,每天做完作业就很晚了,没有时间阅读;有的家长意识不到阅读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孩子一生有多么重要,而是把眼前的成绩看得比命还重,考什么抓什么,唯恐孩子成绩落下;其他学科有的老师为了自己的一点成绩,与语文抢时间,认为阅读是看闲书,也影响了学生的兴趣。其实这些想法做法都是极其荒谬的。阅读是为孩子的长远发展蓄力。阅读只要有计划有步骤,不仅不会影响孩子的成绩,还会让学生养成热爱学习、珍惜时间的好习惯,因为阅读是把一些边角料的时间利用了起来,积少成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二是现在的学生玩的花样太多,尤其是智能手机的普及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静不下心来进行阅读。但当阅读成为了习惯,自然就会远离这些,因为书中的世界妙不可言,那些玩意儿在学生眼中都成了小儿科。三是缺乏科学的引导、指导和陪伴。首先语文老师或家长要列出既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内容积极健康又是学生感兴趣的优秀作品、书目,建议一开始读些悬念迭起、情节曲折、扣人心弦的中国古代小说或是国内外优秀的科幻侦探小说,甚至是听一些评书,或是周末时常带着孩子去附近的书店、图书馆,让孩子真切感受体验浓郁的读书氛围,目的是把学生引进阅读的大门;其次,一开始,在学生阅读之前,老师或家长应事先对孩子即将阅读的书籍认真阅读一遍,这样学生阅读中有了疑问,老师或家长就能参与进来,随时解答探讨,读完后要进行交流、点拨,鼓励孩子提出不同意见,与孩子展开争论;再次将精读与泛读结合起来,将读与写结合起来,孩子喜欢的经典的反复读,过一段时间读一遍,直到熟读成诵,他读一遍理解就会深一层,泛读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激发探知的热情,读一段时间的书,学生有了写的欲望,要鼓励孩子写出来,写的过程中遇到困难大人要提供帮助指导,切记不可指责。这样学生的阅读兴趣就会逐渐浓厚起来,当有一天,孩子发表了自己的文章或是开始给你推荐好书了,就大功告成了。

阅读对一个孩子一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日常的教学中,深切地感受到学生语文素养差给老师带来的痛苦,也深知语文学习舍本逐末的危害。比如,小学学生每天要写的生字、背的解词,凡是学都是为了用,所有知识概莫能外,可现实常常是学生好不容易会写生字了但不会组词(会组的是课本中学过的,一离开课本就不会了),会背解词了但不会造句,我想,不少家长都有帮孩子完成这些作业的经历吧。因为你不帮他,他作业完不成;你帮他,他有了依赖,你每天也为这些事感到痛苦。其实,生字词就好比是鱼,课文语境就如同水,老师让你写让你背就是强化记忆,就好比把鱼从水里捞出来让你看得更清楚,其最终的目的还是会用。但鱼,只有在水里才是活的,捞出来后时间太久了不放回去就会成为死鱼。鱼要活得好,还要不时地换水。阅读就是学生与鱼在清澈明净的水里一起遨游。学生背的解词只是一个词语的词典义之一,词语大多是多义的,词典义之外还有引申义、比喻义、语境义等,阅读多了,确切的词典义你可能说不上,但你能根据语境理解了它的意思,你会用,这不是达到目的了吗?远比靠机械记忆记住了但不会用要好得多。再说了,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理解力提高了,阅读题也就能读懂了。现在的一些高中生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没有什么语感,给一篇文章让读,读破句、错字,随便加字掉字,读得磕磕巴巴、七零八落、支离破碎,读都读成这样,何谈理解?阅读题能答成什么样就可想而知。到了高三,问题严重了才想起多读书,是不是有点晚了?因为语文太博大精深了,这时真就是老虎吃天无法下爪了。

“腹有诗书气自华”,阅读可以增强内涵,陶冶情操,改变气质,阅读可以充实人生。与孩子一起阅读、交流、探讨吧,这才是学习语文的真谛,远比帮着他完成语文作业有意思得多。

如何引导孩子爱上数学?

在日常生活中借助小游戏,引导孩子提高对数学的兴趣。以下的几个小游戏算是抛砖引玉吧,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1.数字泥坑

没有孩子不爱看《小猪佩奇》并且模仿着跳泥坑的吧,不妨利用孩子的“跳泥坑”的兴趣,造一个数字泥坑,又奔又跳的过程中就能认识数字。准备工作很简单,就是剪一些“纸泥坑”(假装是“水塘”,但妹妹至今还是执着地叫“泥坑”),然后在上面写上数字。根据孩子目前的数学基础,也可以先从1~10的数字开始,让孩子根据指令跳到正确的“泥坑”。当然啦,为了增加趣味性,大家一开始一定要设立好情景(全靠演技),我和妹妹玩这个的时候,我是猪妈妈,她是小猪佩奇,我们互相给指令跳泥坑。我们有时还会连续给指令,这样就必须连续跳(连续给指令也能锻炼短期记忆力),然后跳错的人还必须学着小猪佩奇一家那样躺倒笑。

2.一个数字几个夹子?

普通扑克牌就可以。先让孩子抽出一张牌,指认上面是什么数字,然后找出对应的夹子数量,夹在牌的旁边。先指认上面数字这一步看似简单,但是我会特地强调。学龄前孩子的新知识吸收(其实大人也是一样的),一定需要我们帮助他们进行联系。任何一个新游戏的开始,最好可以联系到他们已掌握的知识,这样一点一点,知识的雪球就能越滚越大了。夹的过程中,大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一个一个”数出来,“一、二、三,一共三个”,这个数出来的过程也就在强化“一一对应”和“总数”原则。

3.缺少哪个数字?

看一个孩子是否对数字有感觉,其中一点就是看他是否可以敏锐地发现数列里缺少的数字,这一点也能避免孩子在任何情况下只会闭着眼睛从1数到10。我建议大家从10以内开始入手,准备10个衣服夹,10个棒冰棍,棒冰棍上空出一个数字的位置。带着孩子看棒冰棍,然后发现哪个数字缺失了,找到对应的夹子,放上去。妹妹最喜欢的游戏之一就是捉迷藏,所以我把这个游戏叫做“数字躲猫猫”(你看又把启蒙和她的兴趣结合起来了),“哪个数字藏起来了啊?”。然后她找到后,我还会略微“浮夸”地说,“哇,这是魔法吗?怎么藏起来的数字找到了呢?”,她就一下子来劲了(嗯,全靠演技+1)。

成人如何爱上阅读?

1、从你感兴趣的书读起。给自己半天时间去逛图书馆或书城,没有目的地翻书,看到不喜欢的就放下,接着翻开下一本。当你一个个书架浏览时,总有可能遇到让自己心动的书名,这时不妨取下来读上一两页。不管这本书是哪一个类别的,只要你感兴趣就读起来。

2、制定阅读的最小目标。在开始阅读时,你不要给自己定下三天读完一本书或者一周一本书的计划,因为实现目标的难度越大越容易打击积极性。假设你规定每天读一页书,就一页,你自然容易做到。一周之后再每天读两页,一个月后每天读完三页,你也一样做到。

3、读故事性强的书。当你读不了或不喜欢读世界名著时,可以从讲故事的书读起,比如各种小说。如果你平时喜欢看电视剧,就找影视原著来读,比如《大秦帝国》,书本要比电视剧精彩得多,《盗墓笔记》也是如此。

4、边读边交流。一般来说,毅力不够或没有养成阅读习惯的人,只是埋头苦读而不与人交流的话,是很难坚持读下去的。我建议你边读边与人交流,倘若没有合适的交流对象,就与别人共读一本书,读完之后谈谈各自的心得和感受。

5、结交爱读书的朋友。在你的朋友圈里,一定要有两三个爱读书的朋友,他们不管晒书也好写读书笔记也罢,都给你营造一种有空就多读书的氛围,至少他们是你朋友圈里另类的存在。如果你每天打开朋友圈,看到的不是微商广告就是晒美食、秀恩爱,你就会觉得无聊、无趣。

6、读书与不读书的对比。你用一张报纸列出读书和不读书的区别,即读书好在哪里,不读有什么不好一目了然。不过这么做有些理论化,你得在生活和工作中去体验这两者的区别,比如你到一个风景如画的景点,你是吟诵一首诗还是忙着拍照?

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阅读?

教育是自我的成长和利他的成长!这两者分不开!请一定要相信成长的教育是缓慢的!阅读作为贯穿孩子一生的课题,更需要家长重视起来!

从小的培养是开端,家长首先要有这个观念,不能等到了一年级老师跟你说孩子阅读不行再重视,那时费心费力费时间也没什么多大效果。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没有这种意识的家长很容易错失孩子阅读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以前玩泥巴过家家那种简单的环境已经过去,现在孩子接触的“诱惑”太多,各种电子产品和游乐设施已经占据了他们太多的精力,如果家长没有从小把阅读引入她的日常生活,不用多久他们就会把书本当成一个可有可无的物件,因为对刚接触书本的他们而言,书本的趣味性对于他们来说实在太单一了。这就有点像吃水果,有些孩子每天都要吃水果,有些孩子想起来吃一点或者没给就不吃,时间久了,对于那些每天吃水果的孩子而言,水果跟吃饭一样是每天的必需品,而那些几乎不吃的人觉得水果可有可无,不会主动想起来要去吃,很多你要求他吃甚至会很反感!所以家长这个观念一定要有!

接下来很多家长就开始各种买书买音频视频,买回来之后就出现了两种做法,一种是把这一堆东西丢给孩子“自学成才”,另一种就是每天安排一些时间陪孩子念或者讲。但是不管你属于哪一种,其实你都没做好培养孩子阅读的准备。

所以有了培养孩子阅读的意识之后,比起各种买各种“陪读”,我认为更重要的是父母关于自身的思考。先问下自己你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了吗?如果没有,请家长自己先养成阅读的习惯,至少在让孩子养成阅读习惯的同时也让自己喜欢上看书。不然最后大部分孩子都会觉得看书不是大家都要做的事情,至少在家里他会觉得怎么就他一个人需要看书需要阅读,而父母却只要看看电视玩玩手机?那时候如果孩子还没有养成习惯,那么看书对于他们而言,就是和父母讨价还价的一个筹码!发展到后面很有可能孩子会拒绝看书甚至反感看书。所以阅读的家庭环境很重要,你要一张白纸似的孩子接受阅读是一件自然而然没有功利性的事情,作为家长的我们就必须身体力行,自己也养成阅读的好习惯!不然最后让孩子没坚持下来的人其实是作为父母的你!

做好了这些准备,才到了思考如何陪孩子阅读的时候。陪,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是控制,还是陪同,是指导,还是灌输?这差别很大!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需要家长在习惯养成的过程中,因材施教,让孩子自然而然地喜欢上书本,从中汲取精神食粮!

阅读,一件双方受益的事情。在孩子阅读的种子开花结果之时,也是我们成长的时候!

如何引导孩子深度阅读?

为避免孩子一直处于“看热闹”的阅读状态,每读完一本书,建议家长多和孩子就故事情节和人物聊一聊。怎么聊那,今天和大家分享一套方法—“阅读思维分享卡片”。来源于美国教育研究中心的Benjamin Bloom教授提出的教育目标分类框架,这个框架把学习分为六个层次,自下而上依次是:记忆、理解、应用、分析、评估和创造。

我把卡片内容整理了一下,供各位家长参考:

1、Remember 记忆

你可以讲讲故事的开始、中间、结尾都发生了什么吗?

谁/什么是主要角色呢?

故事是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发生的呢?(时间、地点、周围环境)

2、Understand 理解

你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给爸爸/妈妈讲一遍吗?

故事里主要讲的是什么呢?

你能为这个故事画一幅画,然后给我讲讲究竟发生了什么吗?

3、Apply 应用

你能试着把这个故事表演出来吗?

你能给这个故事排个顺序吗? (这个需要爸爸妈妈做些准备,比如把故事情节做成几张小卡片,让孩子来排序)

你觉得这个故事是不是有某种特定的模式?(比如是不是这个模式?“小人物想得到成功,但是遇到很多困难,经过不断努力,最后成功了”还是这个?“公主受到巫婆的诅咒,后来逆袭找到了她的如意白马王子,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4、Analyze 分析

故事里的每个角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

你觉得这个故事是真实的还是作者瞎编的呢?理由是?

是什么让_____发生的呢?之后又导致了什么?

这个故事有没让你想起你自己的一件什么事情,类似的故事在你身上有发生过吗?

如果让你选,你希望你是故事里的哪个角色? 为什么呢?

想象如果故事里的主角到了别的地方,接下来会发生什么?TA会怎么做?

故事还可能有什么其他的结局呢?列举越多越好。

你觉得为什么作者选择_____当坏角色。

5、Evaluate 评估

这是你读过最好的/还算好/不怎么样的一本书吗?为什么?

说一个你觉得比这本书写得好/写得差的书,为什么?

你觉得这书是更适合小孩子看,还是大人看?适合男孩看还是女孩看呢?为什么?

你觉得这个故事能拍成一部好电影不?为什么?你知道有其他故事书被拍成电影吗?相比之下,你更喜欢电影还是更喜欢看书?

6、Create 创造

你想重新设计一个故事发生的场景(环境)吗?试试用方块或者乐高积木搭个你想象的场景吧。

我们仿照这个故事来重新编一个吧,但是把好人和坏人对换一下。

如果把这个故事中的____角色抽出来,放在另外一个故事里,你觉得会怎样?说说看。我们来把两个故事结尾对换一下吧。

我们把这个故事里遇到的问题抽出来,塞在另外一个故事里,你觉得会怎样呢?

好了,这就是整套卡片的大概内容。当然,并不是每次孩子看完一本书,读完一个故事我们都要和他讨论那么多东西哦,而是根据书籍内容在合适的时间选取合适的问题和孩子轻松地聊一聊,希望各位家长朋友能灵活运用。

如何引导宝宝爬行?

1. 给宝宝创造安全的环境,让他们有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自由爬行。可以在地上铺上软垫或地毯,以防止意外摔倒。

2. 可以先让宝宝借助一些支撑物,如墙壁、床边、沙发等,进行爬行练习。这样能帮助宝宝建立起爬行的基本技能,也能提升宝宝的安全感。

3. 可以引导宝宝通过爬行玩具来练习爬行,如小车、爬行垫等。这些玩具可以刺激宝宝的兴趣,让他们更愿意尝试学习爬行。

4. 可以用小零食或玩具来吸引宝宝前进,让宝宝在追逐中练习爬行。这样可以激发宝宝的好奇心和动力,也能让他们更快地掌握爬行技能。

5. 可以给宝宝创造一些挑战性的环境,如爬行障碍物等。这些环境可以帮助宝宝锻炼平衡感和协调性,提升他们的爬行技能。

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宝宝学爬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时刻关注宝宝的安全,防止意外发生。同时,也不要给宝宝过多的压力和要求,要尊重宝宝的发展节奏,让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自由地学习和探索。

如何引导宝宝抓握?

训练宝宝抓握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按摩宝宝的手,增强双手的敏感性

  当宝宝仰卧时,妈妈可以把宝宝紧握的双手打开,一根一根地按摩宝宝的手指,重点按摩宝宝的手指尖,这里分布着大量的末梢神经,按摩可以有效刺激宝宝神经。然后按摩宝宝的手背、手心,增强宝宝手部肌肉力量。

  手部按摩方法:

  (1)用手指划小圈按摩宝宝的腕。用你的拇指抚摩宝宝的手掌,使他的小手张开。

  (2)移动宝宝的手臂,和他做游戏。慢慢松开手,抚摩宝宝的每个手指。用一只手托住宝宝的手,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轻轻捏住宝宝的手指,从小指开始依次转动、拉伸每个手指,保持动作流畅。

  (3)重复上述步骤,按摩宝宝的整只手,直到每个手指。

  (4)让宝宝抓住你的大拇指,用其他四个手指,按摩宝宝的手背。

2.用玩具刺激宝宝的抓握能力

在训练刚开始时,可以给宝宝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放在他的手心,他握住后,再轻轻抽出来,然后再放入宝宝手心,他会认为在玩耍,所以会很配合不断地抓握。到第4个月时,宝宝能同时双手动作,这个时候,妈妈可以给他一些较大的玩具,鼓励他双手一起抱住。另外在这个时候,宝宝手指开始分工,可以给宝宝面前放线绳之类的东西,训练宝宝用拇指和其他四指的配合动作。

3.加强宝宝手部力量

  在宝宝用奶瓶喝水或喝奶时,尽量让他自己双手捧着,妈妈从旁协助即可。宝宝4个月时,可以尝试把自己的手指塞到他的手心,宝宝此时如果力量足够,他会紧紧握住妈妈的手指,让妈妈拉他坐起来。以后每当妈妈把手指塞到他手心的时候,他都会想要坐起来。训练宝宝手部能力时,给宝宝抓握的东西不要太小,以免宝宝误吞,造成窒息。

如何让学生爱上阅读,学会阅读?

作为老师而言,面对的是一群充满幻想与童真,渴望听故事的孩子。他们如一株株刚刚破土的幼苗,渴望吮吸知识的甘露,以使自己茁壮成长。而这“甘露”的获得,除了靠老师课堂上有限的传授外,更需要学生依靠课外阅读去采集。课外阅读活动,能使语文变得丰盈。而学习语文,“三分靠课内,七分靠课外”,“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在引导学生爱上读书、学会阅读上,大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尝试:

榜样熏陶

我们常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随着一年级上学期拼音学完,孩子们的识字量也越来越大,老师此时可以向班级发出“每天读书半小时,做聪明的读书人”的倡议。每天固定班级的读书时间,每到这个时候,老师的示范作用尤其重要......老师拿自己喜欢的书来到教室静静地读,首先给孩子做出榜样。老师告诉孩子,读书时间我们的教室就变成了图书馆,我们都变成了读书人,在这个时间里,我们就是要安安静静地读书。就这样,对于爱模仿的低年级孩子起着一种巨大的感染力,更会点燃起他们的阅读情感。

背景创设

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有一个小书架。老师号召班里的孩子们把自己家里好看的书带到学校来,放在小书架上,成立班级的“小小图书角”。这样孩子们可以看到不同种类的好看的书,互相传阅,达到资源共享。另外,平日里,老师也要有意、无意地对孩子渗透一些阅读的名言:“读书能让我们变得越来越聪明”“书是知识的源泉!”、“每一本书是一级小阶梯,我们每爬一级,就向美好生活更进一步!”、“我喜欢阅读”……这种文化氛围的熏陶作用也谓是“润物细无声”。

常规制订

阅读是终身学习理念的一个支撑,要引导孩子养成这个好习惯,就要制订一些常规活动,班主任在班级制订的阅读要求可以是:

1.每天家庭作业后半小时的读书时间。在这个时段里,关掉电视、电脑,手拿一本书,静静地阅读,让自己沉浸在书的海洋里;

2.每周一节阅读指导课;

3.每月进一次书店。由家长带着孩子到书店里,翻阅一些孩子感兴趣的书籍。比如《吹牛大王历险记》、《小学生枕边书》......

4.每月安排一些家庭亲子读书活动。如家长和孩子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就书中的内容进行交流,畅谈自己的看法等。这些要求的布置和落实一经展开,定期反馈。

“采蜜卡交流”

这是针对低年级阅读情况实际,我自行设计的具有儿童特色的读书笔记。采蜜卡的内容很简单,包括这几个内容:

我的书本类别□童话寓言□世界名著□历史地理□科幻小说□卡通故事□;我读的书名是 ,书的主人公是 (怎样的人)。卡上还可以配上相应的插图等。每读完一本书或一个故事,我就要求学生制作一张卡,相互交流,学生们觉得收获特别大,兴致也就更高了。

习惯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须有一个长期培养的过程。所以,我们培养学生读书的习惯。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和恒心,关键是在孩子心灵上播下读书的种子,采取积极灵活的方法,让学生坚持每天读书,并将这一行为坚持下去,时间长了,自然而然地就成了孩子的自觉行动。

如何创设阅读环境让孩子爱上阅读?

阅读一本好书,不但可以增长孩子的知识,更能净化孩子的心灵,作为一名家长,我们要积极为孩子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孩子在读中学、读中长,从而汲取书中的营养。

作为长辈,你应该如何给孩子们创造一个讲究科学和惬意阅读环境——适宜场所、充裕时间、合理方法都能影响甚至改变孩子的阅读习惯。

场所求合适

英国当代著名青少年文学大师艾登·钱伯斯说:“阅读总是需要场所的。”而说起对于阅读场所的要求便是见仁见智的问题了。

儿童阅读的场所,只要是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往往,家长在选择阅读孩子的阅读地点时总是不拘一格,有床、沙发、地毯、书桌等。尽管地点各不相同,但都能为孩子创设一个自由的、不受干扰的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摆放着丰富的、孩子喜欢的读物,可以让儿童重温享受阅读中的自在和快乐。值得一提的是,调查显示,91.5%的孩子拥有存放自己书籍的小书柜,90%的家长和孩子在家庭中有专门的阅读场所。可见一方书柜也是营造一个良好阅读场所的不错选择。好的阅读场所能够让儿童对阅读的兴趣更持久、阅读时变得更专注,时间保持的更长

每个大人都曾经是个孩子。时常有家长会问,现在的孩子每天到底读书多长时间。调查显示,有14%的家庭每天的亲子共读时间在1小时以上,65%保持在半小时左右,17%只有15分钟左右,4%的家长很少陪孩子读书。然而,保证一定的阅读时间却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培养孩子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的基础和前提。

家长需要有一定的耐心,用各种方法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然后再慢慢地拉长阅读的时间。另外,不同的孩子花在阅读上的时间长短是不同的。7岁左右的孩子可以一次大约15分钟,一天安排两次;而9岁左右的孩子一次可以保持30分钟。

方法要注重

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父母需要注重对孩子的阅读指导。首先,除了儿童读物的数量,还要关注孩子读的书的质量,选择适合其心理年龄段的儿童读物是孩子阅读的黄金定律,这样孩子才能收到最佳的阅读效果。其次,家长还需指导孩子解决遇到的阅读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