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攻击性行为有哪些干预和措施?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攻击性行为有哪些干预和措施?

  

1、提供宣泄的机会。  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发泄愤怒。如增加激烈的消耗体能的对抗性体育活动,拍球,抛纸球等。  

2、教师给予适当关爱,使之受到关注。  给予积极的情感、同情、幽默、关心。与此同时,教师也要把握好度,适当的给予惩罚。  

3、加强社会交往技能的训练,提高与同伴的沟通能力。  如多帮助同学,多为班级争光,教师给予赏识教育。  

4、创设良好的环境。  教师家长要提供和谐榜样,做到言谈举止文明,要注意引导孩子看一些乐于助人,有好相处的电视节目或故事。

幼儿攻击性幼儿的观察记录步骤?

观察活动,行为调查,情况分析,观察实录

幼儿园调查报告题目有哪些?

一是关于幼儿兴趣的培养,二是对幼儿注意力的引导,三是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四是通过游戏激发幼儿的求知欲望等。

幼儿园调查报告步骤及方法?

幼儿园教育调查报告

一、调查对象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步骤

四、调查结果

五、分析与讨论

六、建议

幼儿攻击性的行为分析?

一、幼儿攻击性行为的表现

在幼儿园中,特别是年纪小的幼儿攻击性行为尤为明显,一般表现为咬伤其他小朋友,推搡或踢打其他小朋友。稍大一点的幼儿会采取语言上辱骂加行为上的攻击。另外,攻击性行为有着明显的性别差异,一般男孩的攻击性比女孩更突出,男孩受到攻击后,会急切地去报复对方,如果任其发展到成年,这种攻击性行为就可能转化为犯罪行为。

二、攻击性行为产生的原因

1.幼儿自身的原因

由于幼儿的身心发育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不会管控自己的情绪,也不会与人相处与交往,想得到某个东西或者自己认为是自己的东西被他人占有的时候,就会用攻击性行为去反抗。

2.家庭原因

在幼儿时期,家长的娇宠放纵,导致孩子占有欲旺盛,稍不如意就以“攻击”的手段来发泄不满情绪,甚至发展到以攻击他人为乐趣的地步。

三、攻击性行为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攻击是宣泄紧张、不满情绪的消极方式,对幼儿良好的性格养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着极大的危害,必须予以纠正,通过早期合理的教育预防或减少这种行为的发生。

一方面,教师要积极引导教育。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儿童观,面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应正确看待,给予幼儿更多的包容与温暖,积极引导幼儿正确发泄情绪。例如,消耗能量,在孩子情绪紧张或怒气冲冲时,可以带他去跑步、打球或进行棋类活动;同时,可通过多种方式培养幼儿的兴趣爱好,如绘画、音乐,以此来引导幼儿通过从事此类活动来转移注意力。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互相交流与分享对幼儿进行教育。例如,让没带玩具的幼儿和带玩具的幼儿一起玩,体验分享的快乐,并合理分配材料和场地,维持一个稳定的环境和秩序。

另一方面,与家长形成合力。教师要引导家积极改进育儿的观念和方式,引导幼儿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学会分享,并从日常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培养幼儿正确交往的态度,教会幼儿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对幼儿的无理要求绝不姑息迁就。

关于幼儿攻击性的书籍?

因此,我推荐了以下图书:

一、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我是好孩子系列-全7册)

全套丛书共七册,分别是:

小手不是用来打人的(我是好孩子)

牙齿不是用来咬人的(我是好孩子)

细菌不是用来分享的(我是好孩子)

小脚不是用来踢人的(我是好孩子)

话语不是用来伤人的(我是好孩子)

尾巴不是让人拽的(我是好孩子)

奶嘴不是大孩子用的(我是好孩子

简述幼儿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的异同?

(1)含义:工具性攻击行为指孩子为了获得某个物品所作出的抢夺、推搡等动作,这类攻击本身指向于一个主要的目标或某一物品的获取。敌意性攻击则是以人为指向目的,目的在于打击、伤害他人,如嘲笑、殴打等。

(2)相同点:

①二者都属于攻击性行为。攻击性行为是一种以伤害他人或他物为目的的行为,是一种不受欢迎但却经常发生的行为。

②二者的出现都带有目的性。工具性攻击的目的在于获得某个物品;敌意性攻击的目的在于以人为指向。

(3)不同点:

①指向对象不同。工具性攻击指向的是物品,为了获得物品而攻击别人;敌意性攻击指向的是人,为了嘲笑批评他人。

②年龄段不同。小班幼儿的工具性攻击行为多于敌意性攻击行为,而大班幼儿的敌意性攻击则显著多于工具性攻击。

③预见性不同:工具性攻击属于缺少预先的设想和深思熟虑而造成的对他人的伤害;而敌意性攻击是为了报复先前的侮辱或伤害,或者他们只是做他们想做的事情,而使别人受到伤害,具有深思熟虑的特点。

以上就是幼儿工具性攻击和敌意性攻击的异同。

幼儿社会学名词解释敌意性攻击?

儿童的攻击性是儿童社会性发展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心理学中把攻击性定义为他人不愿接受的出于故意或工具性目的的伤害行为,这种有意伤害包括直接的身体伤害、语言伤害和间接的心理上的伤害。攻击性行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身上都会有或多或少的表现,它一般表现为打人、骂人、推人、踢人、抢别人的东西等。从攻击性行为的意向性可以分为两类:工具性的攻击和敌意的攻击

工具性的攻击是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儿童常采用踢打对方的方式,争端的起因多为争夺玩具和其他物品,他们的攻击性常表现为工具性攻击。

敌意攻击是有意伤害别人的行为,如以言语、身体或工具直接或间接地向他人施以攻击,取得心理快乐、精神愉悦的攻击性行为。比如一部分学生抓住他人生理上的缺陷,施以攻击。在路上碰见瘸子,便模仿其姿势,取笑“铁拐李来了。”看见同学戴眼睛,就称为“四只眼”等。虽然这些行为没有导致他人严重伤害,但却给他人增加了心理痛苦,如不加以控制,任其发展,也有可能导致严重后果。从心理问题的严重程度来看,后者比前者要严重得多,它更需要我们的关注。

幼儿具有攻击性的行为及解决方法?

无意识攻击

1岁左右的孩子已经有能力控制自己胳膊,并做出打人的动作,这时候他们发现小手竟然有这样的功能,会觉得是很有趣的事情。学步期的孩子在探索的过程中,喜欢用肢体来交流表达。有时候孩子打到父母,父母会觉得孩子很可爱,表现的很开心,所以他并不清楚打的真正意义。这只是孩子正常交流的方式,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攻击行为。

获得型攻击

孩子为了得到父母或者小伙伴的注意,也会产生攻击行为,特别是长期被父母忽略的孩子。即使知道这样做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只要能得到父母的注意,他们也会乐此不疲。

表现型攻击

当孩子感觉到自己无能,会产生想展现自己很强大的心理需求,从而产生攻击行为。孩子得不到表扬和认同时,会认为是自己不足够强大的原因,用攻击别人的行为来展现自己足够强大。

面对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要怎样处理?

当孩子的语言还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时,出现攻击行为是很常见的,关键在于父母如何引导。每个家长眼中“别人家的孩子”,背后都是父母的辛勤付出和引导。

1、防患于未然,让孩子学习表达友好

平时和孩子玩的时候,家长要有意识的教孩子如何表达友好。孩子和娃娃一起玩的时候,要告诉他:“轻轻地,温柔的”并示范给他看。小伙伴来家里玩,教给孩子怎样分享玩具,怎样表达对小伙伴的喜爱。即使孩子的语言不完善,也可以教他们用肢体动作来表达友好和礼貌,尽早教会宝宝一些简单的问候方式来替代“打人”,比如“飞吻”、“抱抱”、“拉手”等。

2、让孩子明白行为的后果

很多父母一看到孩子动手了就火大,记得先处理情绪再客观的处理问题。当孩子出现了攻击行为,仔细问完原因,告诉宝宝打人这个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什么样的后果。孩子之间的行为往往不懂分寸,如果放任不管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家长发现出现攻击行为时,要第一时间制止,告诉孩子,解决问题可以选择更友好的方式方法。

3、明确表达攻击行为不被允许

多数孩子认识不到自己做的是攻击行为,他只是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做事。当孩子出现攻击行为时,家长最需要的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他这种行为是不被接受的。把孩子转移离开当前的情境,平静但坚定的告诉他:“不能打 /咬小朋友。”用这种方式既阻止了孩子的行为,又可以让他平复下来,认真听家长讲话。

4、帮孩子看清自己的情绪

“妈妈知道你很生气,能告诉我为什么吗?”、“是因为你的玩具被抢走了吗?”

如果孩子还小,不能用语言表达,可以借助手机或者网络表情符号协助孩子用非语言的方式来认识和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果孩子可以用语言表达,家长就可以用语言词汇来帮助他们梳理情绪。

确认孩子的真实感受,然后才能接纳了解,分析来源并适当的处理。情绪的存在是一个事实,不可否认他的存在,当情绪被家长看见的时候,会更愿意学习如何管理情绪,然后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想法和情绪。

5、争取得到别人的谅解

如果孩子有错在先,父母要教育孩子勇于承担责任,诚恳的向别人道歉,争取得到别人的谅解。不要强硬的逼迫孩子道歉,要耐心的给孩子讲道理,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再真心实意的去道歉,效果会更好。

6、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很多时候,父母遇到问题,自己的情绪就很难稳定,不自觉的就采用了指责或武力解决问题。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期的孩子是崇拜父母的,家长要为孩子营造正确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