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原则口诀?
⼀、坚持优先性原则
学⽣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远⾮学校教育所能包揽,因⽽必须在可能的课程资源范围内和在充分考虑课程成本的前提下突出重点,精选那些对学⽣终⾝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课程资源,使之优先得到运⽤。
⼆、坚持适应性原则
课程的设计和课程资源的开发利⽤不仅要考虑典型或普通学⽣的共性情况,更要考虑特定学⽣对象的具体特殊情况。如果要为特定教育对象确定恰当的⽬标,那么仅仅考虑他们已经学过的内容还不够,还需要考虑他们现有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背景。除了考虑学⽣群体的情况外,还要考虑教师群体的情况。并且,对于课程资源的优先性问题,应该⼴泛地吸取⼴⼤教师和学⽣的意见和建议,反映他们的呼声。只有这样,课程资源才能得到更加充分合理的开发与利⽤。
三、坚持经济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要尽可能⽤最少的开⽀和精⼒,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具体包括开⽀的经济性、时间的经济性、空间的经济性、学习的经济性和⼈⼒的经济性。
四、坚持针对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是为了课程⽬标的有效实现,这种针对性⾸先体现在不同课程⽬标应该利⽤与开发相应的课程资源,每种课程资源对特定课程⽬标有不同的作⽤和功能,不同的课程⽬标需要利⽤与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同时由于课程资源本⾝具有多质性的特点,这使得同⼀课程资源⼜可以服务于不同的课程⽬标。在课程资源的利⽤与开发上要坚持针对性原则,在明确课程⽬标的前提下,认真分析与课程⽬标相应的课程资源,认识与掌握它们各⾃的性质和特点,寻求最有助于实现课程⽬标的课程资源。
五、坚持实效性原则
开发与利⽤课程资源,如同我们做任何⼀件事情⼀样,⾃然要强调有实际效果。坚持实效性原则,⼀是指在开发⼀种课程资源前要充分论证这⼀资源对课程实施、学⽣素养提⾼、学习效率提⾼具有多⼤的价值,将来是否能够充分发挥其功能。
六、坚持开放性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要以开放的⼼态对待⼈类创造的⼀切⽂明成果,要开发利⽤有利于教育教学活动的⼀切可能的课程资源。
七、坚持系统性原则
坚持系统性原则,即坚持⽤系统论的基本思想⽅法来思考和实施课程资源的开发,把课程资源的开发⼯作当作⼀个系统,并分析它的结构和功能,研究系统、要素、环境三者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从⽽实现课程资源的优化。
⼋、坚持渐进性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必须遵循⼀定的程序和步骤,做到有序进⾏、合理安排。课程资源是丰富的、⼤量的、⼴泛的,涉及到⾃然、社会、⼈⽂等诸多领域。显然,想要⼀劳永逸地完成开发与利⽤地⽅性课程资源的⼯作,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能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开展开发与利⽤的具体⼯作时,要有计划、按步骤、循序渐进地进⾏,也就是要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案?
洋资源开发利用的方法
1、耕海牧渔 渤海具有建设世界一流海洋牧场的理想条件。
由于有黄河、海河、滦河、等河流的注入,渤海海水中含有较多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盐,PH值适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渤海属富营养海域。由于水浅,风浪小,各类海洋生物不约而同选中渤海作为自己的“产房”。因此,渤海自古就有“天然渔池”的美称, 海洋生物资源200多种,其中鱼类110多种。中国的海水养殖技术比较成熟,有些甚至在世界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正是由于有成熟的技术作依托,中国水产品产量连续几年居世界首位,对虾的养殖技术、效益指标都居世界前列。对虾年产量过万吨的县都集中在河北省的沿海。2、海滨旅游:我国海岸线曲折绵长,岸外岛屿众多,海岸地貌类型齐全,海岸带南北纵跨三个气候带,自然风光各异,拥有许多旅游价值很高的风景区。我国历史悠久,海洋文化积淀丰厚,海岸带人文景观也非常丰富,概括起来,我国海洋旅游景观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 (1)、海岸景观。海岸是地球上陆地和海洋两大自然体系的衔接地带,这是海洋旅游中最基本也是最有魅力的景观。浩翰的大海和各式各样的海岸地貌,构成一幅幅壮丽的图画,让人流连忘返。海岸带的山地,往往岩石被海水蚀成各种奇特造型,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如大连金石滩是一种海上喀斯特地貌,千姿百态的礁石被誉为“海上石林”“神力雕塑公园”。而沙质海岸,又往往沙软滩平,海水清澈,用以开辟成海水浴场,是进行日光浴、游泳和各种海上文体活动的好地方。(2)、海岛景观。乘船到海岛旅游,可以体会到更浓的海洋情调。众多海岛耸立海面,风光绚丽,宛若仙山。海岛地貌、生物、渔村对游客都极富吸引力。(3)、海滨山岳景观。中国名山很多,然而名山又坐落在海滨实为难得。青岛崂山兼有奇峰、异洞、怪石、茂林、飞瀑、流云之美,更以“山海奇观”著称天下,素有“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之说。我国海岸带上的名山还有大连老铁山、连云港云台山、舟山普陀山等。(4)、海洋生态景观。在海滨地带或一些小岛上,往往有一些珍稀的、独特的生物群落,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科研价值;有些近岸海湾,海水清澈透明,海底渔礁跌宕,各种各样的鱼群翔游嬉戏,五光十色的贝类漫步海底,千姿百态的藻类随波荡漾,婀娜多姿的珊瑚笑靥生花,构成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适合开展潜水旅游和建立海底游乐宫
3、矿产资源 南中国海是世界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另三个中心是波斯湾、欧洲北海和墨西哥湾)。南海西部(包括莺歌海盘地、琼东南盆地、北部湾盆地和珠江口盆地),则是中国四大海洋油气聚集中心之一(另三大中心是渤海湾)。东海即是长江口海域、南海东部即珠江口海域)。勘探表明,南海大陆架有三个油气聚集十分丰富的大型沉积地,设在湛江市的中国海洋石油南海西部公司所属海域已探明具有生油、储油条件的构造超过400个,已找到9个油田和3个气田。由此可见我国开发海洋矿产资源的潜力是很大的。开发与保护 人类在开发海洋资源时对于海洋环境经常造成环境破坏,产生很多海洋环境问题。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例如:人类对于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是部分物种濒临灭绝。因此,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必须注意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另一个方面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来源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例如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经常带来石油污染,造成海洋污染。总之,我国拥有广阔的蓝色国土,我们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前景是无限的!
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基本原则?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优先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经济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实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系统性原则、渐进性原则、地方性原则。简单来说就是精选重点、优先保证;因地制宜、师生参与;安全可靠、结构合理,才能发挥最大作用。
如何开发利用气象资源?如何开发利用气象资源?
气候资源是指光能、热量、降水、风能及可开发利用的大气成分,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主要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技术和经济条件下为人类提供物质和能量。气候资源包括风能、太阳能、农业气候资源和空中云水资源等。
合理开发资源利用资源的事例?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都合理利用资源。
云杉的资源开发和利用?
的木材具有极高的利用价值,经常被用在制作家具,制作小提琴等乐器上面,对其木材进行了很好的利用,这也说明了其实云杉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对于种植栽培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不仅如此,由于云杉树高大挺拔,枝叶也生长有序,因此,单单在外形上就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近几年来常常被用作观赏性树木种植,圣诞节的时候也被用来当作圣诞树做装饰,可以说是将云杉树的观赏价值提高了很多,近几年来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了这一点,因此云杉树也越来越多的作为观赏型树木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被人们所知晓。
资源开发利用原理?
资源开发利用
资源开发利用是指人类利用一些工具或智慧将发现的可以为人们服务的物质、能量、生命体、智慧进行加工、改造或利用进而为人类服务的行为。资源有多种划分方式:按有无实体可以划分为实物(石油,煤炭,水)与虚物(网络,电波,太阳);按可否资源能被再次开发有划分为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也可以按资源的开采难度、可见度来划分等等。
资源
“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分为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两大类。前者如阳光、空气、水、土地、森林、草原、动物、矿藏等;后者包括人力资源、信息资源以及经过劳动创造的各种物质财富。
资源开发利用
由于并不是所有的资源都像水一开始就能为人所服务,所以必须对某些资源进行一定的加工、处理、改造才能把它变成能为人服务的东西比如石油和矿物质需要被人进行开采加工再能被使用,这一过程就叫做资源开发利用。按资源的种类不同又划分为不同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如水资源开发利用,电资源开发利用,光资源开发利用,风资源开发利用等。
幼儿园教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措施有哪些?
1、全面利用社区资源。
社区的教育资源分有形和无形两种,有形的教育资源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组织等;无形的教育资源包括社区意识、社区归属感、良好的社区氛围、社区互助的伦理规范等。还有人把社区教育资源分为三大类:自然物质资源、社会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社区的自然物质资源是指社区中的山川河流、动植物等,自然存在于家庭的生活环境中,构成家庭存在的自然背景;社区的社会物质资源包括社区的物质设施与服务机构,具有一定的社会性,包括农贸市场、楼房、街道、建筑工地、超市、医院、银行、图书馆、少年宫、敬老院等这些是与家庭经常发生联系的社会机构或社会设施,构成幼儿成长的社会物质背景;社区中的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某种专业知识、技能的个人或组织,能为幼儿传授或提供某一种专业技能知识。家长应通盘考虑,充分、合理地运用社区资源,把社区中的普通事物转化为幼儿学习内容、学习材料或学习环境对幼儿进行教育。
2、整和社区资源的优势。
社区教育是一个大的教育系统,其中既包括正规教育机构,也包括非正规的教育机构(如社区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其他的教育基地等)和非正式教育机构,家长在利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时,要主动与掌握优势资源的单位进行联系,以增强家庭教育的效果。比如,现在许多大城市的社区都建有社区图书馆,并根据少儿好动、兴趣转移快等特点,专门为儿童设置了陈列趣味性较高、安全性比较好的少儿阅览室,家长可以在休息日带幼儿来阅读,开拓幼儿的视野,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初步掌握利用图书馆的能力,为孩子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充分体现社区资源的特色。
不同的社区在教育资源上有不同的特色,在城市中心的社区往往有更多的商场、超市、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等文化财产,而居住在郊区的家庭,则可以更多地接近接近农村,让孩子了解自然风光等。
在开发社区教育资源上,家长要从社区的实际出发,依靠社区,因地制宜地运用社区资源,发挥有利因素,转化不利因素,让社区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海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海洋资源类型
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在当今全球粮食、资源、能源供应紧张与人口迅速增长的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开发利用海洋中丰富的资源,已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海洋资源,主要有海洋化学资源、海洋生物资源、海底矿产资源和海洋能源四类。
海水可以直接作为工业冷却水源,也是取之不尽的淡化水源。发展海水淡化技术,向海洋要淡水,是解决世界淡水不足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海水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有80多种。目前,海洋化学资源开发达到工业规模的有食盐、镁、溴、淡水等。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丰富的海洋化学资源,将广泛地造福于人类。
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种鱼类。在远古时代,人类就已开始捕捞和采集海产品。现在,人类的海洋捕捞活动已从近海扩展到世界各个海域。渔具、渔船、探鱼技术的改进,大大提高了人类的海洋捕捞能力。海洋中由鱼、虾、贝、藻等组成的海洋生物资源,除了直接捕捞供食用和药用外,通过养殖、增殖等途径还可实现可持续利用。
在大陆架浅海海底,埋藏着丰富的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硫、磷等矿产资源。在近岸带的滨海砂矿中,富集着砂、贝壳等建筑材料和金属矿产。在多数海盆中,广泛分布着深海锰结核,它们是未来可利用的潜力最大的金属矿产资源(图3.14《深海锰结核》)。
海水运动中蕴藏着巨大的能量,它们属于可再生能源,而且没有污染。但是,这些能量密度很小,要开发利用它们,必须采用特殊的能量转换装置。现在,具有商业开发价值的是潮汐发电和波浪发电,但是工程投资较大,效益也不高。
海洋渔业生产
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沿海大陆架海域,也就是从海岸延伸到水下大约200米深的大陆海底部分。这里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因而浮游生物繁盛(图3.15《大陆架剖面示意》)。这些浮游生物是鱼类的饵料,它们在海洋中分布很不均匀,一般在温带海区比较多。
温带地区季节变化显著,冬季表层海水和底部海水发生交换时,上泛的底部海水含有丰富的营养盐类,这些营养盐类来自海洋中腐烂的生物遗体。暖流和寒流交汇处或有冷海水上泛的地方,饵料比较丰富。这些地方通常是渔场所在地(图3.16《世界主要渔业地区的分布》)。因此,尽管大陆架水域只占海洋总面积的7.5%,渔获量却占世界海洋总渔获量的90%以上。
世界主要渔业国都分布在温带地区,这些温带国家鱼产品消费量高,市场需求大。中国和日本是世界海洋渔获量较多的国家。中国在充分利用近海渔场(图3.17《舟山渔场的沈家门渔港》)和浅海滩涂大力发展海洋捕捞和海水增养殖业的同时,远洋捕捞也获得了较大的发展。日本可耕地有限,人口密度高,因此海洋水产品在食品结构中比重较大。
海洋油、气开发
海底油气的开发,开始于20世纪初。它的发展经历了从近海到远海、从浅海到深海的过程。受技术条件的限制,最初只能开采从海岸直接向浅海延伸的油气矿藏。80年代以来,在能源危机和技术进步的刺激下,近海石油勘探与开发飞速发展,海洋石油开发迅速向大陆架挺进,逐渐形成了崭新的近海石油工业部门。
地质学家和地球物理学家通常利用地震波方法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然后通过海上钻井来估计矿藏类型与分布,分析是否具有商业开发价值。
海上钻井平台(图3.18《海上钻井平台》)是实施海底油气勘探和开采的工作基地,它标志着海底油气开发技术的水平。工作人员和物资在平台和陆地间的运输一般通过直升机完成。油气田离炼油厂一般都较远,油气要经过装油站通过船舶运到目的地,或直接由海底管道输送至海岸。
海底石油和天然气的勘探、开采是一项高投资、高技术难度、高风险的工程,国际合作和工程招标是可行方式之一。
海洋空间利用
世界人口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海洋可利用空间包括海上、海中、海底三个部分,随着人类逐步向海洋挺进,海洋将成为人类活动的广阔空间(图3.19未来海洋空间利用示意)。
海洋环境不同于陆地,它的环境和生态条件有其复杂性和特殊性。人类活动在近海和海洋表面,要抗御多变的海洋气象状况和海水的运动;深海活动要能适应黑暗、高压、低温、缺氧的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性大,对工程设备材料和结构有严格的要求。因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科学技术和资金投入的依赖性大、技术难度高、风险大。
海洋空间利用已从传统的交通运输,扩大到生产、通信、电力输送、储藏、文化娱乐等诸多领域。交通运输方面包括海港码头、海上船舶、航海运河、海底隧道、海上桥梁、海上机场、海底管道等。生产空间有海上电站、工业人工岛、海上石油城、围海造地、海洋牧场等。通信和电力输送空间主要是海底电缆。储藏空间方面,有海底货场、海底仓库、海上油库、海洋废物处理场等。文化娱乐设施空间包括海洋公园、海滨浴场和海上运动区等。
海洋运输和港口建设
海洋曾经是人类从事交通运输的天然屏障。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努力将海洋屏障变为海上坦途。最初,人们利用人力、风力或洋流作为动力,驾驶木船在近海活动。随着欧洲人到达美洲大陆,世界海洋航运由近海转向远洋。之后,世界大洋重要的航道陆续开辟。20世纪初,开辟了通往南极和北极的航道,巴拿马运河和苏伊士运河相继开通。现在,人类已经能够将船舶驶人世界任何海域(图3.20世界主要海运路线)。
20世纪60年代,世界石油生产和运输增长,大型油轮得到发展。集装箱船的兴起,带来了海洋货物运输的革命。今天,穿梭在辽阔海洋上的是百万吨级的大型集装箱货轮和巨型油轮。这些船舶不仅拥有无线电导航和全球定位技术等现代化仪器设备,还可以选择最佳航线服务,以节省能源和航时,减少危险。
沿海港口是海洋运输船舶停泊、中转和装卸货物的场所,也是人们开发利用海洋空间的主要场所。港口一般有一个服务区域,即腹地,该区域的商品和货物通过这个港口向外扩散。为了完成运输任务,港口要有配套的设施,如码头、装卸设备等,还要有高效率的运作服务。在港口发展过程中,受内外因素的影响,港口的规模、服务功能和范围可能有所变化。例如,某些国家的政府为吸引船舶来本国港口中转,对港口实行特殊政策,将港口辟为自由贸易区、自由港等,不需或很少缴纳费用。
荷兰的鹿特丹很早就是世界贸易的中心。之后,鹿特丹港又通过开凿连通北海的运河,改善水运条件而持续发展。鹿特丹利用中转散装货物的机能,发展了农、矿产品加工业和造船工业(图3.21鹿特丹港口的土地利用)。中继贸易也带动了腹地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西欧各国经济复兴,鹿特丹成为欧洲联盟的大门,港湾和航空设施得到完善,港口的中转机能更加突出。现在,鹿特丹是世界最大的港口之一,腹地覆盖了欧盟的半数国家。
围海造陆
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激化,使人们将眼光投向大海。荷兰人从13世纪就开始围海造陆,目前,荷兰有1/5的国土是从海中围起来的。围海造陆是缓解人多地少矛盾的重要途径,但是它需要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特别是做好以水利工程为中心的配套建设。
在近岸浅海水域用砂石、泥土和废料建造陆地,通过海堤、栈桥或者海底隧道与海岸连接,这种新建陆地称为人工岛。世界上一些沿海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法国、荷兰等都已建造了人工岛。其中以海上城市(图3.22日本神户人工岛)的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兴建海上城市,工程和费用巨大,需要以强大的国力作基础。
澳门人多地少,有限的土地不足以满足发展居住、绿化、交通、工业、商业等的建设需要。澳门沿岸有许多淤积成的浅滩,有的在落潮时能露出水面,澳门人将它们视为良好的后备土地资源。100多年来,澳门人利用填海造陆的办法使土地面积扩大了1倍(表3.2澳门历年土地面积的变化和图3.23澳门历年填海范围)。
海洋环境保护
海洋环境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海洋污染,即污染物进入海洋,超过海洋的自净能力;二是海洋生态破坏,即在各种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的影响下,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一)海洋污染
海洋污染物绝大部分于陆地上的生产过程。海岸活动,例如倾倒废物和港口工程建设等,也向沿岸海域排入污染物。污染物进入海洋,污染海洋环境,危害海洋生物,甚至危及人类的健康。
工业生产过程中排出的废弃物是海洋污染物的主要来源,它们集中在大型港口和工业城市附近。1953-1970年,日本九州岛水俣湾发生的汞污染事件,就是因为工厂在生产有机产品过程中,排出含汞废物。这些有害物质流入海洋后,逐渐在鱼和贝类体内富集。最后导致100多人严重中毒,并先后死亡。
核电站和工厂排出的冷却水,水温较高,流入河口或海中时,往往给海洋生物带来影响。施入农田的杀虫剂随雨水流进河流,或者随土壤颗粒在河口附近淤积,最终进入海洋。偶发性的海上石油平台和油轮事故,引起石油渗漏和溢出,造成海洋污染。
(二)海洋生态破坏
除海洋污染外,人类的生产活动,例如工程建设和渔业生(围垦和滥捕等),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例如全球变暖和海平面上升,都会使海洋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改变。人类对某些海洋生物的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物资源数量减少,质量降低,也使部分物种濒临灭绝。有些海岸工程建设和围海造田缺乏科学论证,破坏了海岸环境和海岸带生态系统。目前,海洋开发活动还缺乏综合的、长远的规划、综合效益比较差。
石油污染和监测防治
沿海工业生产和海运航线上的船舶,是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因此,石油污染区域集中于沿海水域和海上航道沿线。由意外事故造成的石油泄漏,因为污染迹象明显,污染物集中,危害严重,因而倍受公众的关注,也是目前治理污染的重点。
为减少意外事故的发生,很多国家在试验新的原油装载方法。有些国家配备了除污船,用来清除港口水面垃圾和污油。
海洋权益和《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20世纪60年代以来,出现了世界性的开发海洋热潮。海洋科学和技术迅猛发展,成为当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之一。为适应国际海洋开发、保护和管理的新形势,国际社会经过20多年的努力,通过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并于1994年11月16日正式生效。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使国际海洋法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革。例如,长期争执不休的领海宽度问题得到了解决;国际海底及其资源确立为人类的共同继承财产。
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全球144个沿海国家除拥有12海里领海权外,其管辖海域面积可外延到200海里,作为该国的专属经济区,享有勘探、开发、利用、保护、管理海床上覆水域及底土自然资源的主权。我国管辖海域面积为473万平方千米,约相当于我国陆地面积的二分之一,因此,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日益重要。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诞生,为建立国际法律新秩序迈出了重要一步。但是,因为《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要兼顾各个国家的利益和要求,还有许多不完善和不明确之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例如,在封闭和半封闭的海域,周边国家主张的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就有可能存在着重叠,还有一些岛屿主权争议和渔业资源分配等问题,这些都有可能成为相邻国家关系紧张,甚至引发国际冲突的新的因素。因此,相邻国家间管辖海域划界和海洋权益,要求有关国家本着友好协商的精神,予以公平合理的解决。
德育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
1.开放性原则:不封闭、不单一
开放性是当代德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因为当代德育是弘扬主体性的德育,是尊重学生的生命个性和生活体验的德育。在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也就是说在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不仅仅局限于课本、课堂、和学校,要到课本之外更为广阔的文化和信息环境中寻找实现德育目标的资源,德育在目标、内容、方法和评价上要与时俱进,不拘一格,尤其是在内容上挖掘传统道德资源。
例如:我们在学生安全动员大会中,可以邀请当地公安部门到学校中开展相应的讲座。
2.生活性原则:贴近现实生活,为更好的生活
生活性原则意味着,德育资源的利用和开发是为了受教育者更好地生活,包括拥有更美好的现实学校生活以及经营和创造更美好的未来生活。这就要求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发现可利用和开发的德育资源。
3.创新性原则:不刻板
摆脱教育中的刻板和惰性,让道德教育焕发应有的活力
适应社会和学生发展的特点,用发展的观点来观察、分析、不断挖掘整理德育资源的深刻内涵,创新形式。这就要求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教育者要始终保持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发出新颖和独特的资源
4.经济性原则:最少投入,最大价值
由资源本身的属性决定,用最少的开支和精力达到最理想的效果
开支性的经济性是指用最节省的经费开支取得最理想的德育效果,降低成本
时间的经济性是指要把握好德育的最佳时机,注意时效性
空间的积极性是指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空间上要遵循就近原则,要尽可能就地取材,不应舍近求远
学习的经济性是指,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德育资源
5.安全性原则:保证师生生命安全;德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以保证教师和学生的生命安全为首要前提,尽量避免开展危险系数过高、对学生生命安全产生威胁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