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儿童教育 > 正文

现代教学理念有哪些?

现代教学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

二、 全面发展的理念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三、 素质教育的理念  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

四、创造性理念   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五、主体性理念    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六、 个性化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鼓励个性发展,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七、开放性理念    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

八、多样化理念    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模式。

九、生态和谐理念    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

十、系统性理念   形成的是一种社会大教育体系,促进教育良性运行与有序发展,以满足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数学教学的先进理念有哪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的基本理念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就是说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到探索性和创造性的学习活动中来。

《新课程标准》中还明确提出了提高学生的知识与技能、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这三个目标。

因此,新课程标准理念下的数学课堂设计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实、活、新、美、趣。 (一)、实实,即课堂教学中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要稳固扎实,这不仅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基础,也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学习的基础。

因此,在课堂教学的设计必须注重实效,扎实地提高学生的素质。

(二)、活新编的北师大版教材内容丰富、灵活多变,并且从传统的书本知识向生活中的知识开放,比如说一年级的“观察与测量”、“统计”,和二年级的“方向与位置”,还有“猜测”等,让学生学习的是生动的数学,生活中的数学,有价值的数学,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美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学生不但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在教师的引导下还将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因此,课堂教学也充分体现出对学生评价能力和审美能力的培养这一人性化目标。

数学的有哪些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学生是数学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正确地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充分的发展;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不仅要关注学生观察、分析、自学、表达、操作、与人合作等一般能力的发展,以及运算、空间观念、统计、解决问题等数学能力的发展,更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健康和谐的发展;不仅要关注课堂教学的结果,更要关注课堂教学的过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依据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基本要求,在全面驾驭教科书的知识体系、知识结构和编写意图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创造的过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数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教学能力、业务水平、文化修养、教育观点、师德和思想素质的综合表现.

儿童教育发展理念有什么教育价值?

一、健康

——增强幼儿体质,培养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一)目标

1.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情绪稳定;

2.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有初步的安全和健康知识,知道关心和保护自己;

4.喜欢参加体育活动。

(二)教育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体验到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

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4.开展以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

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三)指导要点

1.教师应该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教育工作的首要位置。

2.身体的健康和心理的健康是密切相关的,要高度重视良好人际环境对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3.幼儿不是被动的“被保护者”。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在保育幼儿的同时,帮助他们学习生活自理技能,锻炼自我保护能力。

4.体育活动要尊重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和年龄特征,不进行不适合幼儿的体育活动项目训练。

二、科学

——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

(一)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

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3.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

4.愿意与同伴共同探究,能用适应的方式表达各自的发现,并相互交流;

5.喜爱动植物,亲近大自然,关心周围的生活环境。

(二)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2.结合和利用生活经验,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环境,初步了解自然与自己生活的关系;

3.引导幼儿注意身边常见的科学现象,感受科学技术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萌发对科学的兴趣;

4.引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材料开展活动,发现物品和材料的多种特性和功能;

5.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

6.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7.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发展思维能力;

8.鼓励幼儿用多种方式来表现自己的探索过程和结果,表达发现的愉快并与他人交流、分享。

(三)指导要点

1.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

2.学习科学的过程应该是幼儿主动探索的过程。教师要让幼儿运用感官、亲自动手、动脑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鼓励幼儿之间的合作,并积极参与幼儿的探索活动。

3.幼儿的科学活动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三、社会

——增强幼儿的自尊、自信,培养幼儿关心、友好的态度和行为,促进幼儿个性健康发展

(一)目标

1.喜欢参加游戏和各种有益的活动,活动中快乐,自信;

2.乐意与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

3.知道对错,能按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行动;

4.乐于接受任务,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

5.爱父母、爱老师、爱同伴、爱家乡、爱祖国。

(二)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参加游戏和其他各种活动,体验和同伴共处的乐趣;

2.加强师生之间、同伴之间的交往,培养幼儿对人亲近、友爱的态度,教给必要的交往技能,学会和睦相处;

3.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的长处和获得成功感的机会,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

4.提供自由活动的机会,支持幼儿自主地选择和计划活动,并鼓励他们认真努力地完成任务;

5.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动中,帮助幼儿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习遵守规则;

6.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

7.引导幼儿接触和认识与自己生活关系密切的不同职业的成人,培养幼儿尊重不同职业人们的劳动;

8.扩展幼儿对社会生活环境的认识,激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三)指导要点

1.《社会》是一个综合的学习领域。社会学习往往融合在各种学习活动中,并渗透于幼儿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2.社会学习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尤其是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学习,往往不是教师直接“教”的结果。幼儿主要是通过在实际生活和活动中积累有关的经验和体验而学习的。教师要注意通过环境影响、感染幼儿。

3.教师和家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影响源。模仿是幼儿社会学习的重要方式,教师和家长的言行举止直接、间接地影响幼儿,构成他们学习的“榜样”。因此成人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儿童提供良好的榜样。

4.幼儿的社会性培养需要家、园、社会保持一致、密切配合。

四、语言

——提高幼儿语言交往的积极性、发展语言能力

(一)目标

1.喜欢与人谈话、交流;

2.注意倾听并能理解对方的话;

3.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4.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二)教育要求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用清晰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

4.教育幼儿使用礼貌语言与人交往,养成文明交往的习惯;

5.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

6.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7.利用图书和绘画,引发幼儿对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8.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三)指导要点

1.幼儿的语言是通过在生活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而发展起来的,单靠教师直接的“教”是难以掌握的。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引导幼儿积极运用语言进行交往。

2.语言学习具有个别化的特点,教师应重视与幼儿的个别交流和幼儿之间的自由交谈。

3.语言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思维、社会参与水平、交流技能、知识经验等方面的发展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语言教育应当渗透在所有的活动中。

五、艺术

——丰富幼儿的情感,培养初步的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一)目标  1.能初步感受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

2.喜欢艺术活动,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感受与体验;

3.乐于与同伴一起娱乐、表演、创作。

(二)教育要求

1.引导幼儿接触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和感人事件,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和情感体验;

2.引导幼儿欣赏艺术作品,培养幼儿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情趣;

3.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运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4.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废旧材料制作各种玩具、工艺装饰

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理念有哪些?

1、创设情景,激发愿望,使全体学生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自觉自愿积极主动的参与口语交际训练。

口语交际是双方的,即有说的,有听的;双方是互动的,你说我听,我听你说,什么时候双方把表达的意思说完了,什么时候就结束了。口语交际训练,要使言者有意,听者有心,双方积极互动。口语交际训练,重在“练”,也就是使学生开口自由自在的说话。

学校实行线上教学,对于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有哪些反思?

停课不停学,这是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教学手段。从2月份到现在,孩子们在家已经上了近三个月的网课。

网上课程的学习,通过孩子们的学习成绩和家长的反馈来看是弊大于利。首当其冲就是对孩子们的视力影响很大,一天几门课几个小时面对电脑,👀眼睛疲劳干涩。另外,孩子们对游戏的诱惑不可抗,网课上完了,接着玩游戏。特别是现在家长们陆续复工,孩子一人在家上网课,孩子的自控力是很差的,也许有时趁家长出门了,连正常的课都没上都有可能。昨天我听一个家长说他们班群数学老师在群里发脾气,说一个班有15个孩子没交当天作业。另外还有一个弊端是上网课完了后,老师布置的作业都是有家长批改,老师把正确答案发在群里有家长对照答案去批改,批改后上传人人通,这其中不乏有孩子做不到题,家长也不知道怎么做,反正老师发的有答案,对着答案抄就行了。

你要说有什么网课经验可以总结,我倒是觉得,通过这次长时间的网课,老师们积累了操作经验,经过这么长时间摸索,倒是挺愿意采用这种形式上课,毕竟比亲自面授省心一些,不用风尘仆仆地跑去学校。

总之,对学生身心健康而言,网课是不及面授课的。

体育教学有什么理念?

你好!大概是这样:

1.教育激励

体育教学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所选用的指标可以反映与身体健康关系密切的身体成分、心血管系统功能、肌肉的力量和耐力、以及关节和肌肉的柔韧性等要素的基本状况。

体育教学的实施将使学生和社会能够对影响身体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一个更加明确的认识和理解,引导人们去积极追求身体的健康状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

2.反馈调整

体育教学是学生体质健康的个体评价标准,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规定,各校应将每年测试的数据按时上报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该系统具有按各种要求进行统计、分析、检索的功能,并定期向社会公告。

3.引导锻炼

体育教学对引导学生进行体育锻炼具有较强的实效性;同时通过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数据管理系统,学生还可以查询到针对性较强的运动处方,用于自身因地制宜的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现代教学评价倡导的基本理念有哪些?

一、以人为本的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把重视人,理解人,尊重人,爱护人,提升和发展人的精神贯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全方位。

二、 全面发展的理念   以促进每一个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与完善,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才为己任。

三、 素质教育的理念  强调知识、能力与素质在人才整体结构中的相互作用、辩证统一与和谐发展。以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和强化素质为基本教育目标,旨在全面开发学生的诸种素质潜能。

四、创造性理念   加强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并促进二者的结合与融合,培养创新、创业型复合性人才成为现代教育的基本目标。

五、主体性理念    它要求教育过程要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倡导自主教育、快乐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

六、 个性化理念    现代教育强调尊重个性,鼓励个性发展,主张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评估标准为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创造条件。

七、开放性理念    传统的封闭式教育格局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全方位开放式的新型教育。

八、多样化理念    它要求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管理体制的教育机构与部门进行柔性设计与管理,它更推崇符合教育教学实践的弹性教学与弹性管理模式。

九、生态和谐理念    倡导“和谐教育”,追求整体有机的“生态性”教育环境建构。

十、系统性理念   形成的是一种社会大教育体系,促进教育良性运行与有序发展,以满足学习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

先进的语文教学理念有哪些?

重要教学理念之一

什么是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在语文教学中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应特别关注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学生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实施建议中提出:“尤其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想象力,开发创造潜能,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理解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语文综合应用能力”。

语文能力从它的结构要素来说,主要有听、说、读、写四种能力,而且这些能力的培养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训练。

首先,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其次,在作文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

最后,在听、说、交际训练中进行思维训练。听话时要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和记忆力。说话训练可以着重训练学生说话的条理性和严密性。

智力落后儿童教育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教学原则是指导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原则,教师要顺利地进行教学工作,除了明确教学过程的特点,认清教学规律之外,还必须研究和掌握教学活动中应遵循的一系列教学原则。而正常儿童和智力落后儿童在生理、心理发展上有共性,也存在某些差异,智力落后学校的教师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切实地根据学生的特殊性,创造性地利用和发展普通的教学原则,进一步提出具有自己特色的特殊的教学原则。

一、如何贯彻缺陷补偿的原则应注意的问题智力落后儿童身心的发展,往往存在某些缺陷,缺陷的存在阻碍了发展。因此,缺陷克服本身就是一种发展,同时缺陷的克服又为进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时刻注意矫正智力落后儿童的身心缺陷,例如,思维缺陷、言语缺陷、行为缺陷等,将每一堂课和矫正缺陷紧密联系。各科教学都要着眼于智力落后儿童的发展。教学内容的设置有双重意义,一方面要教给学生一定的知识,形成一定的技能;另一方面,又要促进智力落后儿童身心机能的发展。例如:语文知识的学习,不但能使智力落后儿童掌握会读写的技能技巧,为实际生活打下基础,同时又能促使智力落后儿童的言语运动系统更灵活,思维更连贯。智力落后教育的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其中活动课包括体育、游戏、感知训练等用来发展智力落后儿童的身体机能,同时促进智力、协调能力的发展;文化课包括算术知识,读写知识等,主要用来发展智力落后儿童的心智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劳动技术课包括手工制作等,主要是让其掌握一技之长的同时,促进其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智力落后儿童教学班人数少,教学进度慢,这是保证矫正性教学工作的有利条件。班级人数少,便于教师全面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区别对待,扬长避短,因材施教,便于调动每个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和加强个别辅导。进度慢,可以保证学生充分理解教材,牢固掌握教材,有效地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就是发展学生智力,克服或减轻他们的心理障碍的过程。

二、如何贯彻直观化原则应注意的问题。即须研究智力落后学生认识发展的水平,

选择恰当的直观物。由于智力落后学生表象较为贫乏,一般来说教学过程中特别是低年级应多使用实物直观。直观教具的使用要和词语紧密结合。第一信号系统和第二信号系统不同步,是智力落后儿童的一个弱点,教师在使用直观教具时,应配之以语言,使学生反复感知,建立起相应的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巩因联系。智力落后儿童抽象能力较差,在直观发展的层次上也多以实物直观、模型直观为主。但是,教育应引导发展,教育应走在发展的前面,教育还应以矫正智力落后者的缺陷为已任。因此,贯彻这条原则,还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在使用直观教具时与语言紧密结合外,教师还应积极创设语言直观情境,用形象的语言来描述事物,让学生通过听说来感受那些语言中的形象,用生动形象的体态语言把语言所描述的形象尽量动作化、直观化,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动机,而且能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教学规律决定教学原则,我们在探讨与制定教学原则时,必须深刻认识和了解教学规律,这样提出和阐明的教学原则才有科学的依据,对教学实践工作才有指导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