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3到4岁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3到4岁幼儿年龄发展特点?

1、 行为受情绪支配

2.爱模仿

3.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

现在大多数孩子从三岁开始上幼儿园,所以幼儿园大班的孩子年龄多数在五岁

小班幼儿年龄特点?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小班(3岁—4岁)的孩子刚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一方面,他们不免带有一些婴儿的“痕迹”;另一方面,由于身心发展迅速,他们又开始具有幼儿期的显著特点。因此,小班幼儿的年龄特征十分突出。

(一)动作发展快

小班幼儿处于身体迅速发展的时期,而动作发展又是其重要标志。他们身体和手的动作已经比较自如,可以掌握各种粗动作和一些精细动作。由于动作发展的需要,小班孩子特别好动。由于骨骼肌肉的发展和大脑调节控制能力的不断增强,在小班这一年中孩子动作的颈部非常快。

3岁幼儿在动作发展方面已经表现出明显的个体差异。我们发现,这些差异与他们的先天身体素质、性别、个性及早期教养环境有关。

对教育的启示:为了给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活动机会和条件,小班的一日生活必须由形式多样的游戏贯穿,如通过运动游戏发展幼儿粗动作、在活动区提供各种工具和材料发展幼儿精细动作。对幼儿动作发展的个体差异,我们要予以充分的理解和接纳,并为每位幼儿提供有效的帮助。

(二)认识靠行动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仅对他们的身体发育,而且对他们的思维发展都有重要的价值。刚刚走过婴儿期的3岁幼儿,正处于直觉行动到具体形象思维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大程度上要依赖行动。

同时,3岁幼儿的口语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与中班、大班相比还较差,他们也常常通过自己的行动表达需求。

对教育的启示:那种要求小班幼儿“坐好了”唱歌、听故事的做法本身就没有尊重和把握它们的年龄特征。教师应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边做边说”或“先左后说”的行为,给他们用口头和肢体语言一同来表达思想的机会,使他们生活的更愉快。

(三)情绪作用大

情绪对3岁幼儿的支配作用很大。他们容易激动,而且激动起来就难以控制。他们对成人表现出强烈的依恋,初次离开父母,会表现的极为不安。小班幼儿不仅依恋成人,而且伙伴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情绪也有很大影响。他们的认识主要受外界事物和自己的情绪支配,他们的许多活动也都是“情绪化”的。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应该像妈妈一样去体贴、关爱幼儿,同时利用同伴群体这一宝贵的教育资源,使幼儿逐渐减少分离焦虑,尽快适应集体生活。一日生活用有趣的游戏贯穿,益于引发幼儿的积极情绪。教师还应该理解和接纳小班幼儿活动“情绪化”的特点,不要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孩子。

(四)爱模仿

爱模仿,三岁幼儿突出的年龄特征。他们喜欢模仿老师、家长和伙伴。小班幼儿正三在模仿中学习、成长的。模仿可以成为他们的学习动机,也可以成为他们学习他人经验的过程。幼儿的模仿并不是消极被动的临摹,他们在模仿中同样一有创造,有自己个性与情感的表达。

对教育的启示:从仅研究教师如何教,到重点关注幼儿如何学,放映了人们教育思想的深刻变革。成人首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不自觉的模仿行为,并挖掘其中的积极因素。教师、家长要以身作则,成为幼儿模仿学习的榜样,同时充分利用幼儿同伴群体的资源,给幼儿在游戏中通过模仿向同伴学习的机会。

(五)把假想当真实

幼儿常把自己假想的事情当作真实的事情,使他们想象夸张性的表现。成人不理解幼儿的这一特点,往往误认为他们在“说谎”。幼儿喜欢游戏,就是因为他们沉迷于想象的情景,把自己真的当成了游戏中的角色。这一特点在3、4岁的幼儿身上十分突出。

对教育的启示:成人应该充分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同时可以因势利导,引发幼儿等良好行为。根据这一年龄特点,小半幼儿在一日生活中都需要游戏,这不仅可以使幼儿充分享受童年的快乐,也是我们的教育便的非常自然。

(六)常把动物或物体也当作人

幼儿常常把动物也当成人,甚至觉得没有生命的物体也会说、会动、会想,是他们的同类。他们常和“娃娃”说话,跟小椅子“再见”,这是幼儿思维“拟人性”特点体现。正因如此,3、4岁的幼儿喜爱童话故事,自己也常生活在童话世界之中。

对教育的启示:教师要理解和接纳幼儿的这一特点,并运用这一特点进行教育,如:用拟人化的口吻于幼儿做游戏,比空洞抽象的说教有效的多,它能使幼儿保持愉快的心境,同时把教育的要求顺利转化成幼儿自身的需求

4岁幼儿有哪些独特的年龄特点?

1.行为以情感为主导

在幼儿时期,情绪对幼儿的影响更大,他们的行为通常以情绪为主导,而不是像成年人一样以智力为主导。

2.爱模仿

这个四岁的孩子独立性差,模仿力强。当您看到其他人在玩什么时,您可以玩自己想要的。当您看到别人拥有的东西时,您就会想要自己想要的。父母不应该仅仅因为想要孩子而满足他们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您还可以教育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交流玩耍的玩具,不仅可以使他们玩自己喜欢的玩具,还可以培养他们的沟通技巧。

3.思维有直觉的行动

依靠运动和视力进行思考是4岁以下儿童的典型特征。4岁的儿童仍然保留了此功能,例如,让他们告诉自己手中的汽车数量,他们只能数汽车用手指指点,但不要在精神上保持沉默。

拓展资料:

3-4岁时的幼儿,需要注意自信和同理心(移情)。爸爸妈妈应该不断地培养自己理解他人思想和情感的能力。这是基本的情商能力,对其他人际关系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自我教育胜于言语,父母也应该非常自信,能够理解他人。儿童的最佳学习能力是观察,而不是听原因。他们将观察周围的人如何做,如何处理事物,学习他们的行为,语言,表达方式和方法。因此,我们的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启蒙老师。

3-4岁幼儿年龄段特点?

3-4岁儿童的有四个典型的年龄特征。

首先是生活范围扩大

3-4岁儿童的生活环境从家庭扩展到了幼儿园,生活范围得到扩大。

随着各种粗大动作如走、跑、跳的发展和基本精细动作的自如使用,同时由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幼儿能够向别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和需求,能够与他人交往、过集体生活了。生活范围的扩大引起了儿童心理上的各种变化,儿童的认知、人际交往能力得到迅速发展。

其次是认知依靠行动

3-4岁儿童的认知活动依靠动作和行动进行,表现出先做后想的特点。无论是游戏还是画画,都还不能想好了再做,而是无意中拼搭出了某种形状或画出了某种形状后,再根据形状命名。讲述故事也必要有成人形象的动作表演作支持才能理解。

再次是情绪作用大

这个学前期,情绪在儿童心理活动中的作用都比较大,3-4岁儿童表现尤其突出。例如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容易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哭泣,讲道理往往作用不大。用有趣的事情、温和亲切的声调或者拥抱才能使其平静下来。

小班幼儿依恋情节强烈,在家恋父母,在园恋老师。在集体活动中,他们喜欢围在老师身旁,愿意接近老师,听老师的话。

最后是爱模仿

3岁前儿童已经回模仿,但受能力限制,模仿的对象较少。上幼儿园以后,随着模仿现象逐渐增多,3-4岁儿童的模仿特性表现得尤其突出。比如看见小朋友在玩球,自己也要玩球;看见别人玩小汽车,自己也要玩小汽车。因此,幼儿园小班,同样的玩具要足够多才好

4岁幼儿年龄特点和培养目标?

年龄特点:

4岁幼儿的确是精力充沛,但并不像大人认为的那样不合群、爱顶撞,反而十分喜欢与人接触、融入社交。只不过是富有傲慢、自信和独立的反抗意识而让人误认为不合群、爱顶撞。他们多才多艺,任何事都想尝试,不论是锯子、剪刀、秋千或三轮车,他都可以自在地玩耍或使用,例如常看见他披着花衣服模仿电视荧光屏上的明星唱歌,或是和同伴玩过家家。

  这个时期,他们成长的脚步非常快。如果他们稍稍驻足,用认真的眼光注视着某样东西时,一定是发现一些新鲜的玩意儿,接着便穷追不舍地发问:“这是什么?怎么会这样?为什么呢?”对4岁幼儿来说,这世界上的事对他们而言多半仍然是陌生的,为了了解,他们会不厌其烦地去追究。对幼儿这种穷追不舍的精神,大人常常觉得吃不消。

  4岁幼儿同时也是大方、自夸且喜欢吹牛的。如果谈到他们感兴趣的话题,往往令大人自叹弗如呢!总之,4岁幼儿已具有整个人格的缩影,日后会很巧妙地陆续表现出来。快速成长所导致的偏差和混乱,除了适用在经济上以外,也适合用在4岁幼儿身上,希望家长们以宽容的心态来面对这些问题。

培养目标:

  1、制定规则:对4岁及更大的孩子,我们可以针对他们最令人头疼的行为表现,诸如和小朋友打架啦,说话粗鲁无礼啦,制定一份规则清单。育儿专家建议,对于4~8岁的孩子可以制定不超过5条的规则。

  2、确定违规的后果:父母要清清楚楚地写明,如果违反规则,将有怎样的后果,比如说短时期内不再享受某些“好处”。(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活动作为“好处”,如出外游玩,请朋友上家里来,或者在临睡前看影碟。)一旦孩子违规时,立即贯彻行为后果。这个时候,无需警告,不用讨价还价,也没有第二次机会。如果小家伙认为有商量的余地,他们可就不大会把你的规则当真了。

  3、做好反反复复重申规则的准备:研究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专家说:“在儿童这个年龄段,父母要想他们听话去做某事,或许得说上个百八十遍才行。”

  4、规则要公平合理:我们要了解各年龄段的相应特点,以保持合理的期望。如果你4岁的儿子总是在饭桌旁坐不住,你就要知道,通常6岁的孩子会比4岁的时候更加能够“坐得住”,而等到8岁,他们的表现还会要好很多。

  通过以上介绍,对四岁宝宝的教育方式也是有着很好的了解,因此在对宝宝教育的时候,都是要注意不能随意的进行,那在教育宝宝的时候,对它的行为出现问题的时候,也是需要进行改正,使得让宝宝知道如何做最佳。

大班幼儿年龄特点指南?

大班幼儿一般是5一7岁,有一些生活自理能力了,理解问题也比较强了。

中班幼儿舞蹈年龄特点?

中班幼儿舞蹈特一方面是为了提供幼儿自娱,爱玩是孩子的天下,幼儿通过舞蹈的学习能受到美的熏陶,另一方面能促进幼儿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只不过幼儿舞蹈是一种形象生动,更易被幼儿接受的艺术形式。

幼儿舞蹈与成人舞蹈有共同特点,但是也有其自身的特性。幼儿舞蹈具有直观性。

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

这个只能说明你不了解小班孩子的特点。小班一般3岁多一点。几乎什么都不懂,社交水平低,不会协助、合作、讨论,只停留在你模范我,我模仿你的阶段。 有很多孩子还刚从家庭到幼儿园,充满不安全感,会哭会闹,害怕来幼儿园。 这个时候的他们比较适合玩过家家,而且玩的人数不能多。一般2个小朋友一组,在一个娃娃房里一起玩或者各玩各的,简单的玩。 人多了就容易互相干扰,或者会抢玩具,容易打架等。 像医生、病人哪些角色多、需要深入交流的游戏不适合小班开展。

幼儿的年龄发展特点?

1.身高和体重

身高和体重是儿童身体发育的主要标志。从出生到成熟,儿童的身高一直在增长,体重也不断地增加。通常,女性身体发展到18岁左右停止,男性约到20岁左右停止。

儿童身体发育有两个快速期,或称两个高峰期。

(1)第一个发育高峰期

第一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0---1岁、2岁,第一年发育速度最迅速。身高比出生时增长50%,体重达到出生时的两倍。第二年与第一年末相比,身高约增长l0cm,体重增加3—3.5公斤。

2--12岁、13岁儿童的身体发育保持相对平稳的速度,其间,2---5岁比5—12岁岁发展速度要快一些。

(2)第二个发育高峰期

第二个发育高峰期的年龄是11—13岁(女)至13—15岁(男),这个年龄阶段属于青春发育期。这个期间每年身高增长的平均值约为6---7cm,体重增力口的平均量约为4--5公斤。

儿童生理发展遵循一定的次序和规律

儿童的身体发展和神经系统等各种生理系统的发展都严格地遵循着固定的次序和一定的规律。

(1)身体发展遵循“头尾原则”和“近远原则”。

①头尾原则:头尾原则是指从上到下的发展顺序,儿童身体的发展严格地遵循着头+颈一躯干一下肢的次序进行。

②近远原则:近远原则是指从中轴向外围的发展顺序,儿童运动的发展顺序是从躯干开始向四肢再向手和脚,最后达到手指和脚趾的小肌肉运动。

(2)各生理系统发育的不平衡现象

不同的生理系统的发育各有不同的模式,遵循着不同的规律。

①神经系统在出生后的头几年发育较快,到幼儿末期接近成人水平于平缓。此后发展速度趋

②淋巴系统在10岁以前发展速度非常迅速,发展量达到成人时期的200%,10岁以后发展量迅速下降到成熟期的水平。

③生殖系统中的生殖器官在10岁以前基本上没有发育,10岁、11岁以后迅速发育成熟。

④一般的生理系统,如肌肉、骨骼、呼吸、消化系统的发育过程有两个快速期和一个缓慢期。4岁以前是第一个快速期,发展迅速;5—10岁左右处于相对缓慢发展期;从10岁一11岁开始到成熟阶段又进入发展速度非常迅速的快速期。

生理发展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它制约着儿童心理的发展,所以儿童心理发展水平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受其生理发展水平和规律的制约。

在EYFS的教育中我们要怎么帮助儿童呢?

我们建议为3岁左右的儿童创造各种机会,让他们自己谈论他们的身体和感觉,尤其可以是在体育锻炼后。并且,不断的探索能激发孩子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帮助他们找到适合他们体质和运动能力的方法,好让他们积极参与活动,变得更加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