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正文

幼儿国学主要学什么? 幼儿学国学有用吗?

幼儿国学主要学什么?

儿童学国学,要从“根”上学起,也就是从儒家经典入手,幼儿通过国学启蒙,对传统文化产生兴趣,为以后小学、中学正式学习国学知识奠定基础。启蒙先学千字文、三字经、弟子规、百家姓,再学论语、孟子、诗经等。

课程设置:

1、文化课程:

经典一 《弟子规》

――精读精解,学以致用。

该书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为纲,分五个部分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的守则规范。该书被认为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的最佳读物。国学堂通过解读、引导背诵及实践指导等方式让幼儿无形中将圣贤言行实行于日常生活。

经典二 《二十四孝故事》

――故事教学,寓教于乐。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中国传统美德。元代郭居敬辑录古代24个孝子的故事,编成《二十四孝》,成为宣扬孝道的通俗读物。本经典的选讲旨在通过通俗易懂的孝敬长辈的故事,让少儿形成孝亲的价值观,改变身心。但原书中有不少封建落后思想以及糟粕例如郭巨埋儿奉母等,现代幼儿教育需要注意甄别,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也可编成小故事,让幼儿表演节目,在游戏里寓教于乐。

经典三 《三字经》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在格式上,三字一句朗朗上口,因其文通俗、顺口、易记等特点,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需要摒弃,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经典四 《千字文》

千字文,由南北朝时期梁朝散骑侍郎、给事中周兴嗣编纂、一千个汉字组成的韵文(在隋唐之前,不押韵、不对仗的文字,被称为“笔”,而非“文”)。梁武帝(502—549年)命人从王羲之书法作品中选取1000个不重复汉字,命员外散骑侍郎周兴嗣编纂成文。全文为四字句,对仗工整,条理清晰,囊括历史、天文地理、人文等知识,文采斐然。《千字文》语句平白如话,易诵易记,并译有英文版、法文版、拉丁文版、意大利文版,是中国影响很大的儿童启蒙读物。

经典五 《百家姓》

《百家姓》,是一篇关于中文姓氏的文章。按文献记载,成文于北宋初。原收集姓氏411个,后增补到568个,其中单姓444个,复姓124个。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对姓氏进行了排列,而且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对于中国姓氏文化的传承、中国文字的认识等方面都起了巨大作用,这也是能够流传千百年的一个重要因素。

经典六 《千家诗》

――诗词熏陶,出口成章。

《千家诗》用以陶冶少儿性情的诗歌读本,旨在用咏歌古诗“以养其性情”。共选诗200余首,大部分语言流畅,词句浅近,易读易记,包括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李白的《静夜思》,孟浩然的《春晓》,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等名诗。通过经典古诗的讲读让幼儿从小培养国学兴趣。

经典七 《论语》

――名句选讲,奠定基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我们熟知的很多名言都来自《论语》。本书影响了全亚洲及更广范围,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被人们视为至理。本经典的学习使幼儿对我国国学经典智慧有一定了解,并实用在日常生活中。

2、体验课程:

1)国礼基础及欣赏

以春秋国礼为基础,通过幼师教学和幼儿表演教学,让幼儿对中华礼仪有一定了解,对培养幼儿尊敬师长、文明礼貌有较大促进作用。

2)国术基础及欣赏

以传统武术为主,通过专门武术教练指导简单的武术动作,让幼儿培养坚强、勇敢、谦让的性格和尊老爱幼,尊师重道的品德以及自强不息的精神。

体验课程为选修其中一门,在实际体验中更深刻的理解我国传统文化,开发潜质,提高兴趣,提高整体文化修养。

幼儿学国学有用吗?

首先,我们肯定学国学是好事,幼儿就是一块纯净的海绵,学任何东西都会有用。作为一个中华子民,学习中华文化的精髓对于中华文化传承的意义一定很大。

但是,深入去看,我就要多说几句了,国学到底是什么?近来深圳街头经常看到穿着不伦不类的所谓汉服,拿着扇子、摇头晃脑的三五人群,走进一些幼教机构集中的场所也多看到一些教小孩子背《三字经》、《弟子规》的场景……借今天的场合,我想问几个问题:一问这些所谓国学教育机构的国学专家、老师们,你们自己有没有搞懂国学是什么?五千年的文化传承是什么?难道中华文化就仅仅是汉文化吗?二问哪些有关部门,我们用纳税人的钱养活了近4000万财政供养人口,对于市场上经常出现的一些需要有关部门澄清、引导、认证的现象时,这些有关部门都在干嘛?为什么前期需要引导、梳理时不见和哪个部门有关,而在出了问题可以处罚、罚款时一堆有关部门出来了?三问教育部门和学校,国学教育应该是家长在家里教还是应该融入到学校、课堂上?

对于问这个问题的家长,我给个题目外的建议:幼儿阶段的学习是兴趣发现,不要和别人去攀比自己孩子会什么,而要去发现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兴趣点在哪里?

幼儿国学启蒙先学什么?

在幼儿国学启蒙教育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先学习:

1. 四书五经:四书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包括《周易》、《尚书》、《礼记》、《春秋》、《诗经》。可以从简单的孩童版经典开始,通过故事、图画等形式让孩子初步了解其中的哲理和道德观念。

2. 儿童经典文学: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这些经典文学作品可以帮助孩子记忆汉字、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

3. 传统节日和习俗: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清明节、端午节等,以及与之相关的习俗和传统活动,帮助孩子了解和感知传统文化的盛况。

4. 传统艺术表演:如京剧、脸谱、舞蹈等传统艺术形式,可以通过观赏和参与一些简单的表演活动,培养孩子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

5. 孝道和礼仪:教育孩子懂得尊敬父母、长辈、师长,培养孩子做人的原则和品质,如善良、诚实、守时等。

6. 自然界和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孩子亲近大自然,了解自然界的奇妙,培养孩子的环保意识和对大自然的尊重。

需要注意的是,幼儿国学启蒙教育应该遵循孩子的兴趣和发展阶段,以游戏和互动的方式进行,保持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同时,家长和教育者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起到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

孩子在幼儿园学国学好吗?

挺好的,孩子上国学,幼儿园挺好的。上国学,孩子可以学到很多国学知识。也会吹,从小学会礼貌道理等等好多知识。那里面也有三字经。至今对于孩子来说很好学。

幼儿国学启蒙文案?

幼儿国学启蒙最好以三字经,声律启蒙来,朗朗上口,幼儿也好记忆。

声律启蒙    一东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幼儿诚信国学故事?

  从前,有一条小鱼,它的名字叫”贝贝“。它虽然有许多的朋友,但是,有一天,它突然感到很闷,想跳到外面来看看。

  可是它跳得不够高,所以它要去找”鲤鱼婆婆“,鲤鱼婆婆有一种神奇的魔法,可以帮助它跳得很高了。

  在一个长满水草的地方,贝贝钻进了一个洞里,在洞里找到了鲤鱼婆婆。

  贝贝说明了来意,鲤鱼婆婆想要考考它。于是就说:“我给你一粒种子,你把它种在地里,一个月后你带着种好的最漂亮的花来吧。”贝贝点了点头后接过种子就走了。

  贝贝把种子放在一个花盆里,每天把它浇水、施肥……日子一天天地过去了,贝贝的种子还没有发芽。

  这下可把贝贝急坏了,规定的一个月时间到了,贝贝只好捧着空花盆到了鲤鱼婆婆的山洞里。

  让贝贝迷惑的是,鲤鱼婆婆很是惊喜。

  鲤鱼婆婆问:”你的花呢?为什么捧着一个空花盆来呢?”

  贝贝一五一十地把种花的经过告诉了鲤鱼婆婆。

  鲤鱼婆婆微笑地说:“我给你的是煮熟了的种子,怎么能发芽呢?贝贝你真是一个诚实地孩子,我给你一枚戒指,你去人类大世界看完后就把戒指还给我吧。不然的话你会变成泡沫的。”

  这样,贝贝在人间转了一圈,马上就回去把戒指还给了鲤鱼婆婆。

  鲤鱼婆婆很喜欢贝贝的诚实,非常喜欢它。

幼儿国学启蒙顺序?

1 国学启蒙的顺序依次为:识字启蒙、经典启蒙、礼仪启蒙、历史启蒙、道德启蒙。2 识字启蒙是为了让幼儿能认识和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经典启蒙是为了让幼儿能阅读和理解古代经典著作,礼仪启蒙是为了让幼儿掌握礼仪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历史启蒙是为了让幼儿了解历史传统和文化背景,道德启蒙是为了让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3 幼儿国学启蒙需要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同时也需要家长的配合和支持。通过国学启蒙,幼儿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华文化。

国学主要学什么?

1、国学是一个国家治国、齐家、修身的所有学术、文化的总和。含盖了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所有门类;数、理、化、天、地、生;文、史、哲、政、经、法,在国家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不但不可缺,还要不断创新,以便满足国家发展的需要。

  2、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

  3、国学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列从属地位;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4、国学,称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包括哲学,历史学,考古学,文学,语言学等。古代指国家设立的学校,如太学,国子监。

  5、国学,指以释道儒三家学问为主干、文学艺术戏剧音乐武术菜肴民俗婚丧礼仪等等为枝叶的传统中国文化体系。

  6、狭义的国学,则主要指意识形态层面的传统思想文化,它是国学的核心内涵,是国学本质属性的集中体现,也是我们今天所要认识并抽象继承、积极弘扬的重点之所在。

  7、国学”大概是与“中文”相关的一个领域,比如儒、道、周易、八卦之类的东西,甚至包括古典文学如红学、金学之类

  8、“国学”,它的内涵与外延,质的规定性,学界至今尚无统一意见。但普遍认为: 国学,就是中国独有的传统学术;它是有别于西方学术,独具特点且自成体系的文化形态;是中国固有的文化传统、人文理念和认识方法。

  钱穆先生《国学概论》

  “国学”一说,产生于西学东渐、文化转型的历史时期。而关于国学的定义,严格意义上,到目前为止,学术界还没有给我们做出统一明确的界定。一般来说,国学应是指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以孔孟儒学为核心,为主体。国学既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那么无疑也

  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这些当然是属于国学范畴,但也可以说是国学的外延了。国学以《四库全书》分,应分为经、史、子、集四部,但以经、子部为重,尤倾于经部;以思想分,应分为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儒家贯穿并主导中国思想史,其它

  列从属地位;以学科分,应分为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等,其中儒家哲学,至为重要。邓实在1906年撰文说:“国学者何?一国所有之学也。有地而人生其上,因以成国焉,有其国者有其学。学也者,学其一国之学以为国用,而自治其一国也。”(《国学讲习记》,《国粹学报》第19期)邓先生的国学概念很广泛,同时也强调了国学的经世致用性。是的,时值今日,国学更是不能趋向寺庙化,而应走出象牙塔。再兴国学,是求其思想,而并非整理古籍,辨别古书真伪,校正古书文字,考释名物制度等进行考据。在清初,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因不满、痛恨宋明理学的空谈心性的流弊便竭力推崇汉儒那种“实事求是”(也就是古文经学派的“我注六经”)的学风,而兴起“汉学”。以文字训诂、名物考释等为手段来阐释文本的意义,这种偏重学术问题不注重政治人生的考据学,到乾嘉时代盛极一时。对于这不发表思想、脱离社会实际的考据训诂,清代后期龚自珍、康有为等人都曾大力反对。当代新儒学第二代代表人物唐君毅、徐复观、牟宗三的学生弟子主办的《鹅湖》也是以宋明心性之学抗拒考据饣豆饣丁之学,以创造性地重建儒学,复兴中国文化。现在,我们暂不论考据学的是非对错,我们知道经过乾嘉学派大师戴震等人的不遗余力之考证后,到我们这一代,考据学已没有必要再加深究了--尽管至今或许仍然难以离开训诂。至于考据学被现代某些学者视为钻牛角尖的“雕虫小技”,想来是有欠公允的。那么,我们所要鉴借的国学思想是什么呢?试举几例,如鉴借儒家的刚健有为精神,来激励自已发愤图强;鉴借儒家的公忠为国精神,来培育自已的爱国情怀;鉴借儒家的“以义制利”精神,来启示自已正确对待物质利益,鉴借儒家的仁爱精神,来培育自己热爱人民的高尚情操;鉴借儒家的气节观念,来培育自己的自尊、自强的独立人格;也鉴借墨家的“兼爱”、“尚贤”、“节用”;道家的少私寡欲,道法自然,反朴归真;法家的“废私立公”、“国之四维”等等思想。追本溯源,取其精华,自然大有裨益!先贤有云:中华文化存,中国亦存.中华文化亡,中国亦亡。当时的国粹派便曾将国学与国家兴亡直接挂钩:“夫国学者,国家所以成立之源泉也。吾闻处竞争之世,徒恃国学固不足以立国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吾闻有国亡而国学不亡者矣,而吾未闻国学不兴而国能自立者也。故今日国学之无人兴起,既将影响于国家之存灭,是不亦视前世为尤芨芨乎?”美国人以门罗主义为国魂,日本人以武士道为国魂,中国的国魂便是黄帝。高旭在其〈南社启〉也说:“国有魂,则国存;国无魂,则国将从此亡矣!”又说:“然则国魂何寄?曰:寄于国学,欲存国魂,必自存国学始。”毋论国家兴亡是否与国学有着逻辑关系或是依赖关系,但于中已大可见国学之。

  章太炎:一国固有之学,简称为“国故学“。

  一位老战士谈到国学::“我从小参加革命,没什么文化。我觉得国学就是爱国,不为受苦人说话,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

  敬亭山:我所理解的国学是“中国之信仰”,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无论星移斗转、沧海桑田,永远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无法割断的血脉。

  网友:国学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应当身体力行。

  国学如盆,水形易散,有盆盛之,人心易散,国学凝之。于是,千年来的国人,身易碎,而魂不灭,形易散,而神仍在,此之大功劳者,舍国学其谁?!

  国人如水,水无形而质不变。任山川之起伏,地势之高低,时而为滚滚江河,时而作涓涓溪流。藏百米地下,则为甘泉;积千里旷野,则成湖泊。有利器可断金刚,而无利器可断流水。

  国学,这么铿锵正大的词,以“国”之名冠在“学”上,顾名思义,是一国之学问,是整个国家之学问。

  记住:国学在,则国在,国学亡,则国亡。国学实际上是国家和民族之魂哪!

学国学的好处?

任何一个文化系统都有其永恒不朽之经典,作为源头活水,而经典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常理常道,它的价值历久而弥新,是开启智慧的最好方式。 在工作实践中和读经的体会总结的几点读经典的好处:

一、塑造人格,修身养性。

经常诵读经典的孩子,会养成孝顺父母,

懂礼貌,知礼仪,有教养的良好习惯。孩

子的生活品位和人生内涵会从更高的起点上迈步,从而不仅身心健康,而且会使成功的几率明显增加。 文化修养和道德品质的提高是我们最愿意看到的结果。 经典饱含古人的智慧修养,经典是在讲各种规律:仁义礼智信,孝悌忠信,礼义廉耻。通过读经,很容易就把孩子的道德层面提高。

二、凝神聚力,提高效率。

经常进行诵读经典的训练,会逐渐形成较高的专注力、内心宁静安详的良好读书习惯,《大学》中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讲就是这个道理,从而使学习的效率和质量明显提高。

三、轻松阅读,提升记忆。

经常背诵经典,孩子的记忆力将获得明显提高,一旦获得了这种记忆能力,记忆任何科目的知识都会很轻松,并一生保持这种超越常人的记忆力。

四、增加兴趣,增强能力。

背熟《弟子规》、 《三字经》、 《千字文》、 《易经》、 《论语》、 《大学》、《孝经》、 《老子》、 《中庸》、 《孟子》、 《文学启蒙》等经典后,孩子的识字量将达到5000字左右。 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此后,孩子作文、发言时就会出口成章、引经据典,很有深度。 读懂经典,孩子会形成博览群书的习惯。 许多诵读经典的孩子,在6岁-10岁时,能主动找书读。 从而视野开阔,智慧流溢,比不诵读经典的孩子的智商高出许多倍。

孩子怎样学国学?

古诗词、《论语》、《道德经》,三者选哪个都可以,唯一要求是:必须熟背。不背不会体会到里面的强大力量,不要以为读一读,分析一下就会了。不仅要背下来,还必须是熟背。这些是优质的营养,不要希望短期能改变孩子什么,不会,但是这个会对孩子一生起到非常好的作用。

我自己让孩子先背古诗词,然后背了弟子规,现在在背道德经。为了让他背道德经,我自己花了一年时间阅读道德经,不过受益匪浅。我相信它也会给我孩子产生巨大影响。现在他是二年级,已经背到20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