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七律长征诗配画小学? 凉州词诗配画小学生?

七律长征诗配画小学?

《七律·长征》这首律诗,描绘了红军长征途中一幅幅威武雄壮的画面,这五幅画面可概括为:腾越五岭;疾跨乌蒙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喜踏岷山雪。

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

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一颗泥丸。

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热气腾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

凉州词诗配画小学生?

儿童古诗《凉州词》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凉州词》译文:被风卷起的黄沙,好像与白云连在一起,玉门关孤零零地耸立在高山之中,显得孤峭冷寂。何必用羌笛吹起那哀怨的曲子《折杨柳》呢?玉门关一带根本没有杨柳可折啊!原来玉门关一带春风是吹不到的啊!

青松诗配画小学生简笔画?

1、第一步,在做好了画画前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在纸上先画上一条弧线,有点类似于s的形状,。画一个青松诗配画小学生简笔画的树枝

2、第二步,在刚刚画好的曲线的左下方,我们再画上一条短的曲线,

3、第三步,按照上两步的画法,我们在与之相对的右边,也是同样的画上一条较长的曲线,然后在右下方画上一个稍微短点的曲线,

4、第四步,在刚刚画好的右边曲线的低端开始往下画,先往右,再往下画,这样松树的树干就画好了,

5、第五步,按照和上面第四步类似的方法,画出松树的左边树干的线条,下面的部分用直线连接起来,

6、第六步,这里我们就开始画松针啦,在刚刚画的曲线的上面,画上三条短线为一组的松针,

7、第七步,我们要对松树的树干进行一些装饰,在树干的部分画上一些半圆的图案,非常的简单,

8、最后一步,就是给松树涂上颜色,松针是绿色,树干是棕色,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由发挥,最终的效果图如下,青松诗配画小学生简笔画就完成了。

鹿柴诗配画?

鹿柴古诗配画教程

1、首先在画面的中间画上一个方形边框,在边框的左右两侧画上云朵,右上方画上一轮太阳。

2、接着在外围画上一个方形边框,左右下角画上松树,边框的左右两侧画上山峰,天空中画上飞鸟

鹿柴古诗配画

3、现在可以涂色了,先给背景涂上浅蓝色,河流涂蓝色,松树涂上棕色和绿色,太阳涂红色。

4、继续给两侧山峰涂上灰色,中间边框涂棕色,地面涂浅青色,基本的涂色就完成了。

5、最后,我们在边框中写上《鹿柴》古诗,漂亮的鹿柴古诗配画就完成了。

诗配画灯笼?

诗配画的灯笼:

首先在左上角画元宵节灯笼和梅花图画。

然后在中心画大大的黄色圆月图形。

接着在圆月图形中填写古诗《元宵》。

再在右上角画彩色烟花的图形。

最后在右下角画童子和汤圆的图画。这样元宵节诗配画就画好了。

劝学诗配画?

劝学(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不知道你找的是不是这个?老规矩不满意请追问。再来一首原创的诗,配一幅网上搜来的画。

如今劝学

莫道年少多顽皮,不解书中有真谛。

但看寒暑十几载,几寸光阴几童趣。

少年学习须努力,心中才有小天地。

如今劝学图画里,天道酬勤当牢记。

蝉诗配画?

【诗配画】《咏蝉》

唐代诗人虞世南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白话译文:

萧疏梧桐之上,蝉儿低饮清露,蝉声清脆响亮,回荡树林之间。

身居高枝之上,可以傲视群虫,不用借助秋风,传声依然遥远。

作品简介《蝉》是唐代诗人虞世南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是首托物寓意的诗。作者托物寓意,一、二句以蝉的栖高饮露、蝉声远传暗喻人的清朗俊秀、高标逸韵;三、四句分别用一“自”字、“非”字,正反相生,充满张力,表达出对人的内在品格的热情赞美和高度自信。全诗简练传神,比兴巧妙,以秋蝉高洁傲世的品格自况,耐人寻味。

兰花画配诗?

国人爱兰,起于春秋。

屈原曾在《九歌·少司命》中道:“绿叶兮素枝,芳菲菲兮袭予。”赞颂兰花的高洁芳香之气。

清人纳兰性德也褒扬兰花,道其:“别样幽芬,更无浓艳催开处。凌波欲去,且为东风住。”

从诗词歌赋中的只言片语中不难发现,国人对于兰花的热爱,不仅在形,更在其性。

兰花在中国约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早在春秋末期,越王勾践就已在浙江绍兴种兰。魏晋之后,兰花更是用作了点缀庭院之用,这样的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古人起初是以采集野生兰花为主,后因装点庭院的作用兴起,自宫廷到士大夫阶层才开始了种植兰花的生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鲍照曾写诗道:

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思颜。

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幽兰五首·其一》

暮色之中,兰花剪影在庭院,惹人愁思,望起忽觉春意渐末。

鲍照对兰花的偏爱,明晃晃地摆在了纸笔之间。他有许多诗文,皆是来写兰:

结佩徒分明。抱梁辄乖忤。

华落知不终。空愁坐相误。

——《幽兰五首·其三》

若说魏晋是种植兰花的开始,那宋代便是艺兰的鼎盛时期。有关兰艺的书籍在宋代曾风靡一时。如罗愿的《尔雅翼》、赵时庚的《金漳兰谱》、王贵学的《王氏兰谱》等等,人们对于兰花的种植与内涵已经做出了极度的注解。兰花的君子属性,也逐渐根深蒂固于人心。如宋人陈著所写《赋虚谷黄子羽所藏吴山西墨兰三章·虚谷兮泬寥》:

虚谷兮泬寥,霜雪降兮风萧萧。

荣华兮飘摇,兰之全兮清寂寂页弥高。

虚谷霜雪里,兰花独立风雪萧条;荣华庭院中,兰花亦不减其清高。唯有这样的高风亮节,才能让无数傲然文人,为它而折腰。

更如杨万里所赞:

雪径偷开浅碧花,永根乱吐小红芽。

生无桃李春风面,名在山林处士家。

政坐国香到朝市,不容霜节老云霞。

江蓠圃蕙非吾耦,付与骚人定等差。

——《三花斛三首右兰花》

兰花与文人,似乎是天然的搭配。花中君子遇见铮铮傲骨的文人,似乎总会牵扯出一段家国天下的故事。

明、清两代,兰艺进入了昌盛时期。随着兰花品种不断增加,国人对于兰花的栽培经验也日益丰富。此时描写兰花的书籍、诗词与画卷更是数不胜数。连带瓷器等一些工艺品上的兰花图案也不断增多。

清人成鹫的《题画·其七·兰花》就曾对画描写兰花的清幽雅致:

何须九畹羡三湘,幽谷无人也自芳。

莫道丹青芗泽少,却缘入室不闻香。

兰花以它特有的叶、花、香独具四清,分别是气清、色清、神清、韵清,这便上升至了兰花精神的高度。空谷无人时暗自芬芳,画至笔尖却不闻其香。

明人文嘉则写道:

奕奕幽兰傍砌栽,紫茎绿叶向春开。

晚晴庭院微风发,忽送清香度竹来。

——《兰花》

兰花的意象总是清丽的,如同君子与美人一般,不需浓妆艳抹,也不需高调入场,只生于幽谷,孤芳自赏。才华横溢之人,最不喜喧嚣,兰花这般君子便是如此。无人知晓时,它开在山涧,万人追捧时,它依旧沉默于庭院。不管何种境地,始终保持本心。

常见苏州园林之中,窗棂旁设一株兰草。春夏之际悄然盛开,花瓣细腻,不近观尚且不可发觉。可一旦靠近,那淡雅的花瓣便似一张张花笺一般,写满诗书笔墨,写满春秋精彩。窗外是翠竹,窗内是幽兰,似乎只有这般搭配,才能凸显枕水人家之温婉。

咏兰之人多了,兰花自然也被赋予了特殊的意象。如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兰花便有了一席之地。屈原的香草美人,也是用兰花来作喻,凸显其高洁典雅的象征。“兰章”可比诗文之美,“兰交”比喻友谊之真。这些有关于兰花的意象都是在历代兰花的传承里不断弘扬到了今天。

那个昔日“幽谷无人也自芳”的隐逸之花,就这么,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苏辙《次韵答人幽兰》

春晖开紫苑,淑景媚兰场。

映庭含浅色,凝露泫浮光。

日丽参差影,风传轻重香。

会须君子折,佩里作芬芳。

——唐太宗《芳兰 》

无论是文人还是帝王,面对那样坦荡高洁又桀骜的兰花,都会不禁生出赞叹之情。这是国人所热爱的兰花风骨,亦是他们所热爱的君子风度。

-作者-

霜见十九,00后自由写手,喜爱一切古风的事物。

嫦娥诗配画?

李商隐的《嫦娥》应该有不少人读过,这首诗表达的情感一直以来众说纷纭,诗的前两句写云母屏风染上一层浓浓的烛影,银河逐渐斜落启明星也已下沉,后两句写嫦娥想必悔恨当初偷吃不死药,如今独处碧海青天而夜夜寒心。其实表达的就是孤寂凄冷之情。娥古诗配画,我们一起来感受下这首诗的意境吧!

元旦诗配画?

答:元旦诗配画如下:

诗配画.《元辰花鸟》

(农历壬寅腊月初十,新年元旦,迎新送往之作)

琼枝绿萼白霓裳,

青石班鸠偎暖阳。

隆冬无雪元辰日,

案头把酒腊味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