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正文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应用题类型及解题方法?

1、画图法

小学应用题解法可分为两大类:算术方法和方程解法,算术方法最常用的就是画线段图,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画线段图是小学阶段必备技能,利用它可以解决很多类型的应用题,如和差、和倍、差倍、植树、方阵、相遇、追及、流水、过桥等问题,都可以借助线段图来理清题目中的关系,进而求解。当然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比较熟悉,完全可以套公式直接求解,但公式怎么来的?万一忘了公式怎么推导?还是要学会画图!过程、方法是很重要的!

2、方程法

当到了小学高年级时就会学习方程,这时除了用算术方法外,我们又多了一种新的方法——方程解法。方程解法几乎是一种万能的解法,对于较复杂的应用题,列方程求解往往会有柳暗花明的效果。

3、关系式法

关系式法是通过列关系式来理清题目中各种量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关系式法其实是利用方程组的思想。

4、抓不变量法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归一归总问题:归一问题,单一量不变;归总问题,总量不变。在某些复杂问题中,有时也会用到。

5、倒推法

比如已知三角形、梯形面积,求高的应用题。

6、假设法

主要用于两类题:一类是鸡兔同笼问题,一类是缺条件的题目。

7、对应法

主要运用于分数百分数应用题,利用量率对应来快速解题。

1

和差/倍问题

例①:

有三堆书,共240本,甲堆比乙堆的3倍多30本,丙堆比乙堆少15本,那么甲堆书共有几本?

解析:

减掉甲堆多出的30本,再给丙堆补上15本,三堆书的总数量变为240-30+15=225本。此时以乙堆的数量为1倍数,甲堆的数量为3倍数,丙堆的数量也是1倍数,因此1倍数是225÷(1+3+1)=45本,进而可知甲堆共有45×3+30=165本书。

2

年龄问题

三个基本特征:

①两个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

②两个人的年龄是同时增加或者同时减少的;

③两个人的年龄的倍数是发生变化的。

例①:

今年小强7岁,爸爸35岁,当两人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各多少岁?

解析:

当两人的年龄和是58岁时,两人的年龄差是不变的,还是35-7=28岁,利用和差的公式爸爸的年龄是(58+28)÷2=43岁,小强的年龄是58-43=15岁

3

归一问题

基本特点:

问题中有一个不变的量,一般是那个“单一量”,题目一般用“照这样的速度”……等词语来表示。

关键问题: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确定并求出单一量。

数量关系:

①总量÷份数=1份数量

②1份数量×所占份数=所求几份的数量

③另一总量÷(总量÷份数)=所求份数

例①:

5名同学8分钟制作了240张正方形纸片。如果每人每分钟制作的数量相同,并且又来了2位同学,那么再过15分钟他们又能做 _____ 张正方形纸片?

解析:

1. 可以先算出5名同学1分钟能制作正方形纸片的数量,240÷8=30(张)。

2. 再算出1名同学1分钟制作的数量,30÷5=6(张)。

3. 现在有5+2=7(名)同学,每人每分钟做6张,要做15分钟,那么他们能做7×6×15=630(张)正方形纸片。

4

植树问题

含义:

按相等的距离植树,在距离、棵距、棵数这三个量之间,已知其中的两个量,要求第三个量,这类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一端植树:

棵数=间隔数=距离÷棵距

两端植树:

棵数=间隔数+1=距离÷棵距+1

两端都不植树:

棵数=间隔数-1=距离÷棵距-1

环形植树:

棵数=间隔数=距离÷棵距

正多边形植树:

一周总棵数=每边棵数×边数-边数

每边棵树=一周总棵数÷边数+1

面积植树:

棵数=面积÷(棵距×行距)

解题思路和方法:

先弄清楚植树问题的类型,然后可以利用公式。

例①:

植树节到了,少先队员要在相距72米的两幢楼房之间种8棵杨树。如果两头都不栽,平均每两棵树之间的距离应是多少米?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植树问题中的两端都不栽的情况,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要理解棵数比间隔数少1。因为棵数比间隔数少1,所以共有8+1=9个间隔,每个间隔距离是72÷9=8米。

5

鸡兔同笼问题

基本概念:

鸡兔同笼问题又称为置换问题、假设问题,就是把假设错的那部分置换出来;

基本思路:

①假设,即假设某种现象存在(甲和乙一样或者乙和甲一样):

②假设后,发生了和题目条件不同的差,找出这个差是多少;

③每个事物造成的差是固定的,从而找出出现这个差的原因;

④再根据这两个差作适当的调整,消去出现的差。

基本公式:

①把所有鸡假设成兔子:

鸡数=(兔脚数×总头数-总脚数)÷(兔脚数-鸡脚数)

②把所有兔子假设成鸡:

兔数=(总脚数一鸡脚数×总头数)÷(兔脚数一鸡脚数)

关键问题:

找出总量的差与单位量的差。

例①:

鸡和兔在一个笼子里,共有35个头,94只脚,那么鸡有多少只,兔有多少只?

解析:

假设笼子里全部都是鸡,每只鸡有2只脚,那么一共应该有35×2=70(只)脚,而实际有94只脚,这多出来的脚就是把兔子当作鸡多出来的,每只兔子比鸡多2只脚,一共多了94-70=24(只),则兔子有24÷2=12(只),那么鸡有35-12=23(只)。

6

盈亏问题

基本概念:

一定量的对象,按照某种标准分组,产生一种结果:按照另一种标准分组,又产生一种结果,由于分组的标准不同,造成结果的差异,由它们的关系求对象分组的组数或对象的总量。

基本思路:

先将两种分配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由于标准的差异造成结果的变化,根据这个关系求出参加分配的总份数,然后根据题意求出对象的总量。

基本题型:

①一次有余数,另一次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余数+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②当两次都有余数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余数一较小余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③当两次都不足

基本公式:总份数=(较大不足数一较小不足数)÷两次每份数的差

基本特点: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确定对象总量和总的组数。

例①:

学校将一批铅笔奖给三好学生。如果每人奖9支,则缺45支;如果每人奖7支,则缺7支。三好学生有多少人?铅笔有多少支?

解析:

这是两亏的问题。由题意可知:三好学生人数和铅笔支数是不变的。比较两种分配方案,结果相差45-7=38支。这是因为两种分配方案每人得到的铅笔相差9-7=2支。所以,三好学生有38÷2=19人,铅笔有9×19-45=126支。

7

牛吃草问题

基本思路:

假设每头牛吃草的速度为“1”份,根据两次不同的吃法,求出其中的总草量的差;再找出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即可确定草的生长速度和总草量。

基本特点:

原草量和新草生长速度是不变的。

关键问题:

确定两个不变的量。

基本公式:

生长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短时间×短时间牛头数)÷(长时间-短时间)

总草量=较长时间×长时间牛头数-较长时间×生长量

例①:

3头牛4天吃了24千克的草料,照这样计算5头牛6天吃草 _____ 千克。

解析:

1. 根据题意先算出1头牛1天吃草料的质量:24÷3÷4=2(千克)。

2. 那么5头牛一天吃2×5=10(千克)的草料。

3. 那么6天就能吃10×6=60(千克)草料。

8

周期循环与数表规律

周期现象:

事物在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某些特征有规律循环出现。

周期:

我们把连续两次出现所经过的时间叫周期。

关键问题:确定循环周期。

闰年:

一年有366天。

①年份能被4整除;

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则年份必须能被400整除.

平年:一年有365天。

①年份不能被4整除;

②如果年份能被100整除,但不能被400整除。

例①:

2000年2月1号是星期三,问3月1号是星期几?

解析:

2月是个特殊的月份,首先我们要判断一下平闰年,2000÷400=5 没有余数,就是闰年。2月有29天,也就是2月1日到3月1号是29天。一个周期是七天,29÷7=4……1(天) 余1天,也就是周四。

9

平均数

基本公式:

①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

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总份数=总数量÷平均数

②平均数=基准数+每一个数与基准数差的和÷总份数 

基本算法:

求出总数量以及总份数,利用基本公式①进行计算.

基准数法:根据给出的数之间的关系,确定一个基准数;一般选与所有数比较接近的数或者中间数为基准数;以基准数为标准,求所有给出数与基准数的差;再求出所有差的和;再求出这些差的平均数;最后求这个差的平均数和基准数的和,就是所求的平均数,具体关系见基本公式②。

例①:

用4个同样的杯了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这4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解析:

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4个杯子里水的总厘米数,再用总厘米数除以杯子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杯子里水面的高度。(8+5+4+3)÷4=5厘米

10

抽屉原理

抽屉原则一:

如果把(n+1)个物体放在n个抽屉里,那么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把4个物体放在3个抽屉里,也就是把4分解成三个整数的和,那么就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4=4+0+0

②4=3+1+0

③4=2+2+0

④4=2+1+1

观察上面四种放物体的方式,我们会发现一个共同特点:总有那么一个抽屉里有2个或多于2个物体,也就是说必有一个抽屉中至少放有2个物体。

抽屉原则二:

如果把n个物体放在m个抽屉里,其中n>m,那么必有一个抽屉至少有:

①k=[n/m ]+1个物体:当n不能被m整除时。

②k=n/m个物体:当n能被m整除时。

例①:

不透明的箱子中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球各20个,一次至少摸出多少个球才能保证摸出两个相同颜色的球?

解析:

解决这个问题要考虑最不利的情况,因为有4种颜色,想要摸出两个相同颜色的球。那么最不利的情况就是,每种颜色的各摸出一个,这时再摸一个球,一定与前几个球有颜色相同的。因此至少要摸4+1=5(个)。

11

定义新运算

基本概念:

定义一种新的运算符号,这个新的运算符号包含有多种基本(混合)运算。

基本思路:

严格按照新定义的运算规则,把已知的数代入,转化为加减乘除的运算,然后按照基本运算过程、规律进行运算。

关键问题:

正确理解定义的运算符号的意义。

注意事项:

①新的运算不一定符合运算规律,特别注意运算顺序。

②每个新定义的运算符号只能在本题中使用。

例①:

对于两个数a、b,规定a☆b表示3×a+2×b,试计算(5☆6)☆7,5☆(6☆7)。

解析:

(5☆6)☆7=(5×3+6×2)☆7=27☆7=27×3+7×2=95

5☆(6☆7)=5☆(6×3+7×2)=5☆32=5×3+32×2=79

12

工程问题

含义:

工程问题主要研究工作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这类问题在已知条件中,常常不给出工作量的具体数量,只提出“一项工程”、“一块土地”、“一条水渠”、“一件工作”等,在解题时,常常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

数量关系:

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时间=工作量÷工作效率

工作时间=工作总量÷(甲工作效率+乙工作效率)

解题思路和方法:

解答工程问题的关键是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这样,工作效率就是工作时间的倒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几),进而就可以根据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列出算式。

例①:

一项工程,甲队独做要12天完成,乙队独做要15天完成,两队合做4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 )。

解析:

本题考察的是两个人的工程问题,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求出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和。进而用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量。甲队的工作效率为:1÷12=,乙队的工作效率为:1÷15=,两队合做4天,可以完成这项工程的(+)×4=。

13

流水问题

流水问题是研究船在流水中的行程问题,因此,又叫行船问题,一般是匀速运动的问题。这类问题的主要特点是,水速在船逆行和顺行中的作用不同。

流水问题有如下两个基本公式:

①顺水速度=船速+水速

②逆水速度=船速-水速

顺水速度是指船顺水航行时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船速是指船本身的速度,也就是船在静水中单位时间里所行的路程;水速是指水在单位时间里流过的路程。

公式①表明,船顺水航行时的速度等于它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和。这是因为顺水时,船一方面按自己在静水中的速度在水面上行进,同时这艘船又在按着水的流动速度前进,因此船相对地面的实际速度等于船速与水速之和。

公式②表明,船逆水航行时的速度等于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水流速度之差。

根据加减互为逆运算的原理,由公式①可得:

③水速=顺水速度-船速

④船速=顺水速度-水速

由公式②可得:

⑤水速=船速-逆水速度

⑥船速=逆水速度+水速

这就是说,只要知道了船在静水中的速度、船的实际速度和水速这三者中的任意两个,就可以求出第三个。

另外,已知某船的逆水速度和顺水速度,还可以求出船速和水速。因为顺水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之和,逆水速度就是船速与水速之差,根据和差问题的算法,可知:

⑦船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⑧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例①:

一只渔船顺水行25千米,用了5小时,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1千米。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多少?

解析:

此船的顺水速度是:

25÷5=5(千米/小时)

因为“顺水速度=船速+水速”,所以,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顺水速度-水速”。

5-1=4(千米/小时)

综合算式:

25÷5-1=4(千米/小时)

答:此船在静水中每小时行4千米。

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

1.观察

观察,是仔细观察题型中金额的变化趋势及部位特性、标准与结果关系、题型的结构特点及图型的特点,进而发觉题型中的数量关联,把题型解释出的一种解题方法。观查要有顺序,需看得细心、看得真切,在观查时要动脑筋,要想到大道理、找出规律。

2.尝试法

解应用题时,依照自身觉得很有可能的念头,根据试着,探寻规律性,进而得到解题方法,称为尝试法。尝试法也称为“试着探寻法”。在试着时可以明确提出假设、猜测,不论是假设或是猜测,都需要目地确立,尽量适当、有效,都需要了解在假设、猜测和试着全过程中获得的结果有什么,进而降低试着的频次,提升解题的高效率。

3.列举法

解应用题时,为了更好地解题的便捷,把问题分成不反复、不忽略的比较有限状况,一一列举出去具体分析、处理,最后做到处理全部问题的目地。这类剖析、解决困难的方法称为列举法。列举法也叫枚举法或穷举法。用列举法解应用题时,通常把题中的标准以目录的方式排序起來,有时候也需要绘图。

4.解析法

从已经知道数量和不明数量的关联下手,逐渐剖析出已经知道数量和不明数量间的关联,一起到算出不明数量的解题方法称为综合性方法。

以解析法解应用题时,先挑选2个已经知道数量,并根据这两个已经知道数量解出一个问题,随后将这一解出的问题做为一个新的已经知道标准,与其他已经知道标准相互配合,再解出一个问题……一直到解出应用题所求得的不明数量。

应用解析法解应用题时,应确立根据2个给定标准可以处理什么问题,随后才可以从已经知道逐渐推倒不明,使问题获得处理。这类思索方法适用已经知道标准较为少,数量关联非常简单的应用题。

10.假设法

当应用题用一般方法难以解释时,可假设题型中的剧情发生了转变,假设题型中两种或好多个数量相同、假设题型中某一数量提升了或降低了,随后在假设的根基上逻辑推理调节因为假设而引起的转变的数量的尺寸,题型中掩藏的数量关联就很有可能越来越显著,进而寻找解题方法。这类解题方法就称为假设法。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解题方法?

        小学一年级应用题解题方法,只有两种:

①用“加法”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求“总数”,求“较大数”,等等;

②用“减法”解决问题,主要表现在:求“剩余数”,求“较小数”,求“相差数”,等等。

小学数学母题应用题解题技巧?

解题技巧可以帮助你更好地应对小学数学应用题。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

1. 阅读理解: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问题的要求。将问题中的关键信息提取出来,并标注关键词和数字。

2. 建立数学模型:根据问题,将问题中的信息转化为数学符号和表达式。将问题中给出的数量关系和条件用方程式或图形表示出来。

3. 分析解决方法:根据问题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常见的解题方法包括列式法、图形法、分析法等。选择适合题目的方法能够提高解题的效率。

4. 过程记录:在解题过程中,逐步记录推理和计算的步骤。这有助于避免混淆思路,及时发现错误,并方便复查和检验答案。

5. 审题和校对:在解答完毕后,务必仔细审题,确认自己是否准确理解和解答了问题。同时,可以逆向思考,将求解的答案带入题目中,验证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6. 多练习:多做类似的应用题,通过反复练习和解答,加深对不同类型题目的理解和掌握解题技巧。

记住,解题技巧是通过理解题意、掌握基本概念和灵活应用方法来培养和提升的。不断的练习和积累经验,结合上述技巧,会更好地应对小学数学的应用题。

小学数学递等式解题方法?

在递等式中有有乘除法的先算乘除法,再从左往右一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

小学数学母题解题方法?

小学数学解题方法主要分为以下几步:

1. 理解题目:首先要认真阅读题目,理解其意思和要求,看清楚题目中给出的数据和条件是什么。

2. 分析题目:对于母题解题方法,一般需要先确定它的解题模式,例如:找规律、分类讨论、逆向思维等。通过对题目进行分类、细致的分析和思考,确定问题的解题思路。

3. 列方程式:在明确题目所询问的对象和数据的基础上,使用适当的数学公式和方法,列出简明扼要的方程式,以便进行下一步的计算。

4. 计算解题:按照所列出的方程式和解题思路,进行逐步的计算和推理,直到解出问题的答案。5. 检查答案:对于母题解题方法,需要仔细检查计算过程及结果,是否合理、准确,是否符合题目的要求和条件,并适时进行调整或修正。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对于母题解题方法,其关键在于解题思路的把握和分析思维的能力。掌握常见的解题模式和方法,并能够熟练灵活地运用,是提高解题能力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多做练习和反复巩固,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能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小学数学图形面积解题方法?

相加法:将不规则图形分解成若干个基本图形,分别计算它们的面积,然后相加求出整个图形的面积。

相减法:将不规则图形的面积看成是若干个基本图形的面积之差,先求出大的图形的面积,再减去多余的部分。

直接求法:根据已知条件,从整体出发直接求出不规则图形的面积,不需要分解或转化。

重新组合法:将不规则图形拆开,根据具体情况和计算上的需要,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图形,设法求出这个新图形的面积。

辅助线法:在不规则图形中添加一条或若干条辅助线,使之转化为若干个基本图形,然后采用相加或相减法求出面积。

割补法:将原图形的一部分切割下来补在另一部分使之成为基本图形,从而求出面积。

平移法:将原图形的一部分切割下来平行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使之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图形,从而求出面积。

旋转法:将原图形的一部分切割下来沿某一点或某一轴旋转一定角度贴补在另一部分,使之组合成一个新的基本图形,从而求出面积。

对称添补法:作出原图形的对称图形,从而得到一个新的基本图形,原来图形的面积就是这个新图形面积的一半或倍数。

重叠法:将所求的图形看成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图形的重叠部分,分别求出各个图形的面积,然后根据重叠关系求出所求部分的面积。

初中数学应用题解题思路与方法?

理清思路,从问题的思考角度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

高效课堂教学除了概念的讲解之外,主要集中在解题能力的培养上。学生不仅要理解例题,而且要做大量的练习题。在解题训练中,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明确思路,再动笔解题。培养学生解题思路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一定的解题程序去思考,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进行解题思考时,学生首先要仔细地读题,弄清楚题目考察什么,明确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然后解题。有必要时可以把相关的数据关系先列出来,以提高解题的效率,也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例如,学习求“几分之几”的方法时,教师先不必急着答题,而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经过思考,学生知道了用乘法计算,解题就容易了。从读题、思考、发现规律到最后解题,学生的思路都非带清晰,形成了良好的解题思考习惯,学习过程就易提高效率和质量。

规范解题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解题技巧

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学习例题,并创设相应的训练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大量的训练往往会导致学生忽略解题的过程而直接得出答案。这个习惯会影响解题的正确性,也不符合数学解题规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强调按照规范解题的重要性,无论是侧题的讲解,还是训练过程,都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步骤去做,以形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清晰地读题,列式,而且减少误算和漏算,提高解题质量。

另外,通过教师的示范和训练过程中的严格要求,学生逐渐形成规范的解题习惯,也能提高课堂的有序性和有效性。例如,讲解“修400米的路,第一天修了全程的1/5,第二天修了1/8,两天共修多少米?”这一例题时,学生通过讨论得出可以有两种解题方法:400×1/8+400×1/5;400×(1/5+1/8)。其解答过程,教师引导学生严格地按照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和先算括号内、后算括号外的规则,完成解题。从读题、分析思考、明确运算规则到最后得出答案。解题过程,教师的演练十分规范。学生掌握了解题规范,解题的效率和质量都得到了提高。

数学应用题解题步骤?

小数数学的应用题解题步一般如下,一丶认真读题目,把题目读懂。

二、找出已知数,未知数和要求的数。

三、根据题目的意思找出数量关系。

四、根据数量关系试着列等式,不能直接列数量等式的想办法求出需要的数量再列等式。

五、根据数量关系等式列式计算。

六、求出得数后再进行验算一下。

小学数学应用题?

就来问题是考察孩子们对于数量的认知。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用如下的方法:小猴子两次去买桃子,第一次得到了五个,钱剩下2元。第二次得到了三个,钱剩下八元。两次相比较,第二次比第一次少得到了两个桃子,多花了六元。那么一个桃子是不是要用三元才能换到。这样逻辑思维准确,向孩子传达的意思明显。希望这个回答可以帮助到你。